快捷搜索:

黄茶会绝迹,你相信吗?

 

纵观茶叶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正山小种、黑茶、普洱、白茶都火了,但是,你发现没唯独黄茶,好像只有黄茶不仅没有火,近些年越发少了,少到很多人都没有喝过黄茶。

上次听我们一个学员说,她是来到莫道上实践课程的时候,才得以品饮黄茶,以前对于黄茶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它是六大茶类之一而已。

很多人在不知道一种茶是黄茶的时候,很容易将其当做绿茶来看,当然,我也不例外。

黄茶与绿茶及其相似,这点毋庸置疑,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黄茶算是绿茶的一个意外中的衍生品,其初制工艺跟绿茶相比也就是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当然也正是这道工序决定了黄茶茶与众不同的风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它的产量。

制作工艺的特殊性,使得其产量较少。

闷黄是指茶叶在杀青或者初揉之后趁热进行堆积,这样堆积的茶坯在湿热的作用下会发生黄变反应。黄茶种类的不同,闷黄的先后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湿胚闷黄和干胚闷黄两种。

闷黄的过程很难把握,闷黄的过程就是非酶促氧化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过长,程度较深,就变成了黑茶;而变黄的程度不够重,又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成绿茶。

闷黄的工艺难以控制,茶叶的含水量、茶叶的温度、闷黄时间的长短等都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湿热条件下,茶叶的含水量越多、叶温越高,那么茶叶的变黄速度也就越快。

闷黄的次数也各不相同。比如蒙顶黄芽需要三闷三炒,君山银针需要两烘两闷,都是闷炒交替进行。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时需要边烘边闷,所以又称为“闷烘”。

黄茶对于生产地也极为“挑剔”。

黄茶生产地区很少,主要集中在四川雅安地区、安徽霍山地区以及湖南岳阳等地。非景色宜人、山川秀丽之地不可,这些地区多雨量充沛,土壤层较厚,而且微量元素含量较高。

生长环境的限制也使得黄茶产量较少。

相较于其他茶类黄茶的受众较少,当然宣传也不多。

现在的市场上,黄茶的品种不能说没有,但是着实不多,且不说正宗的了,更少。

由于一部分工艺条件的限制,黄茶的一些品种正在逐渐消失,不知道现在市场上还见不见得到广东的大叶青茶,留存较多的也多是下面几种了:

黄大茶类:

1.霍山黄大茶:产自安徽省霍山县

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

2.广东大叶青:产于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

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老嫩均匀,叶张完整、显毫,色泽 青润显黄,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淡黄。

黄小茶类:

1.沩山毛尖:产于湖南宁乡县沩山

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2.北港毛尖:产于湖南岳阳北港

条索卷曲重实,金黄显白毫,滋味非常醇厚。

3.远安鹿苑茶:产于湖北远安县鹿苑寺一带

色泽金黄,香气馥郁芬芳,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4.平阳黄汤:产于浙江泰顺县及苍南县

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 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品,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黄芽茶类:

1.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 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久置而其味不变。

2.蒙顶黄芽:产于四川的蒙顶山

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金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为黄茶之极品。

3.莫干黄芽:产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

莫干黄芽外形细紧多毫,色泽绿润微黄,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浓醇,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成朵。

六大茶类就是六大茶茶,缺少一种都不算中国六大茶,黄茶在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上比较严格和苛刻,但是越是如此,我们才越不能让其消失,弘扬和保护、继承并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

2018年2月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黄茶国标,于6月1日正式执行。

标准介绍:

GB/T 21726-2018 黄茶

本标准于2018-6-1代替GB/T 21726-2008 黄茶

本标准规定了黄茶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做形)、闷黄、干燥、精制或蒸压成型的特定工艺制成的黄茶产品。

黄茶新国标的正式执行说不准是黄茶的一个发展时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