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玩具就耍赖?别让孩子的任性成为"惯性"
这几天天气回暖,春光正好,带着娃去公园玩,总能看到卖玩具的摊位旁,孩子和大人纠缠不休。一个小姑娘一手拿着小狗气球,一手拿着棒棒糖。站在泡泡机摊位前还想要。
只听妈妈说:宝贝,现在家里已经有3个泡泡机了,你如果想玩,妈妈下次可以帮你带上"。
小姑娘说:"不行,我现在就要"。
妈妈说:"你现在要,妈妈可以回家去拿,但是我们就没有时间在公园玩,你看是要先玩,还是回家玩泡泡机"?
小姑娘说:"不行,现在就买"。
妈妈厉声说:"不可以再买了"。
小姑娘开始号啕大哭,引得旁边的路人纷纷劝说:"给孩子买一个吧,孩子还小,哄哄就没事了,让她高高兴兴地玩多好"。面对旁边这么多"助攻",小姑娘的更厉害了,边哭边偷偷看妈妈的反应。
果不其然,妈妈还是妥协了,给她买了个泡泡机。小姑娘抱着泡泡机和小狗气球,嘴里含着棒棒糖,开心的跑开了,妈妈跟在后面直摇头,嘴里嘟囔着,不知道在说什么。
想来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商店公园看到玩具或者其他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不给买就耍赖、哭闹,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家长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认为在公共场合,没有办法对孩子发脾气,所以妥协购买;另一种直接拖走孩子,如果不走就用打来让孩子妥协。然而这两种做法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那么当孩子"当众耍赖"该如何应对呢?
在现场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有次我们带Tim去给朋友们买圣诞节礼物,在礼品店他看上了一个圣诞老人玩偶。但那只玩偶其实并不是孩子的玩具,而且价格奇高(够我们家阿姨半个月工资了),我有些舍不得入手。
我蹲下来给他解释,是他不依不饶,见我铁了心不给买,立马滚在地上哭喊。旁边购物的人都纷纷扭头来看,我拎起他就走,恨不得有传送门马上把我们送回家。
家长会因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觉得丢脸,同样,孩子在众人面前被训斥也会觉得丢脸,他们为了保住面子就会变本加厉的哭闹。
最后的结果呢,事情非但没有得到解决,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亲子关系的生分。因此,在耍赖现场,家长不要马上就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断绝所有沟通的可能。
你可以先抚孩子的情绪,让他保持冷静。孩子性格不同,冷静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比如我会采取把他带离现场,等他冷静下来再进行问题地解决办法。如果家长选择冷处理的方式,不要直接走开让孩子自己冷静,而是陪在他身边,这样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在安全感满足的情况下,他们的情绪会比较快的消散。
想要没有错,方法需思考
如果直接拒绝孩子,很容易让宝宝产生一种印象:我想要玩具是不对的。或许有的爸妈就是这样想的。那年圣诞节虽然我们把哭闹的Tim带离了现场,但还是在他床头的袜子里,放了一块橡皮圣诞老人玩偶当做礼物。
需要明确的是,如果是孩子很喜欢的玩具,有这个欲望是没有错误的。唯一需要商榷的是"需要的方式"。要让孩子知道,耍赖或者蛮横要求父母给自己购买是错误的方式。而真的想要,付出行动(可以积攒零花钱,或者小红花)去赢得才是正确买玩具的方式。
等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可以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让宝宝知道为什么不给他买,以及他这样的做法错在哪里?要让孩子参与,以及思考解决方式,最后将问题圆满解决。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下一次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事先制定购买规则
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想买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只出现一次,这就需要家长在发现孩子的这种问题后,事先制定购买玩具的规则。比如,家中重复的玩具太多就不要再买,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可以引导孩子选择其他种类的玩具,最好是家长与孩子一同选择,可以是一些有趣、益智的拆装玩具,或者贴纸、画笔等。
这样依赖,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玩,并且开发更多的玩法,以此来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何乐而不为呢?
小辫子妈有话说:
大多数孩子在遇到想要购买的东西时,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威胁家长。其实是在探索家长的底线,寻求自己的权利。如果家长同意,那么在孩子看来就是他赢了,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下一次。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得多与孩子沟通。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所有沟通的前提。所以,当孩子遇到玩具哭闹时,家长不要慌张,多用上文中的几种方式试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孩子在商场撒泼打滚,"我就要玩具",到底用不用买?
孩子和爸妈顶嘴,并非坏事情,家长如何避免跟孩子争"权力"
孩子打人或被打,不要轻易教"打回去",娃的世界没这么复杂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