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的困局:把鲜嫩多汁留在南方,给北方送去一句“早生贵子”
七月半,老屋旁龙眼树上一串串熟透了的果子芬芳诱人,吃上一口,那口感味道是北方人不曾体会的鲜嫩多汁。
龙眼树在南方太过常见,容易得到便不珍惜也好,“凡尔赛”也罢,南方朋友话语中每多一分对龙眼的无所谓,北方朋友便多流一份口水。
试想一下,若北方人住这南方老屋,为那口鲜嫩多汁,莫说七月半,估计六月底树上就见不得果了。
吉庆日,新床铺喜被,干褐的桂圆同红枣、花生、莲子一起被撒在喜被之上,古今一年年送给一对又一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愿。
即便在南方一些地区鲜龙眼也称桂圆,但到了北方桂圆通常指的是干制龙眼,“贵”字便取于此。
从南到北,失去“鲜嫩多汁”变桂圆的龙眼,当然不只是给北方人送去一句祝福,也会有朋友在寻常时爱那一份甜蜜,不夸张的讲我一口气就能吃一斤。
不过桂圆虽好,我仍还是对龙眼树上的“鲜嫩多汁”魂牵梦绕,想必同我一样的北方朋友会有不少。
由南到北,从龙眼到桂圆,只因鲜龙眼实在是不耐储存。
白居易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龙眼也大抵就是这个情况,成熟采摘后,若在常温环境下,一两天内果皮就会发生褐变,三四五日后果肉便失水变质,此时干瘪的果肉,可不是甘甜劲道的桂圆干。若是放置一周以上的时间,那基本就失去了食用价值。
有不少朋友瞧了龙眼棕黄色的果皮,实在想不通,在如坚果壳质地的果皮保护之下,其果肉怎么能这么快就会变质。
但事实上造成龙眼不耐储存、易变质等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就出在它看起来能放很久的果皮上。
龙眼为什么容易变质?
龙眼别名桂圆、益智、荔枝奴、圆眼等,是无患子科龙眼属多年生常绿乔木的果实。
龙眼果实由黄褐色的果皮(不同品种果皮颜色略有区别)、透白肉质的假种皮、红褐色的种子组成,消费者吃的果肉其实是龙眼的假种皮。
龙眼黄褐色的果皮,虽看上去密不透风,好像能保护果肉一样,但事实上龙眼的果皮很薄,果皮外凹凸不平、蜡质层较少,另外其果皮细胞排列疏松且没有形成连续的栓质层(栓质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蒸腾,保护果实免受恶劣条件的侵害)。
凹凸不平的果皮还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缝隙间容易积累脏物和病原菌,其二是较大的表面积会加速水分的蒸发。
总得来说龙眼果皮的特殊结构,使它的保护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因此龙眼果实被采收后,果皮很容易发生褐变,降低其商品性。
疏松排列的细胞、积累细菌的缝隙、较少的蜡质层和不连续的栓 质层,满足了微生物的生存条件,给了侵入果实的机会,从而加速了龙眼果肉的失水变质。
而除果皮这一影响因素外,以下这三种因素也是造成龙眼不耐储存的重要原因。
- 第一,龙眼的采收季节外界环境温度较高,而研究发现当环节环境温度大于25℃时,龙眼的呼吸作用较强,消耗营养的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加速龙眼果肉的变质。
- 第二,龙眼果肉的糖酸比较高,属于低酸高糖水果,较低的酸含量,会破坏维生素的结构,缩短果实的储存寿命。
- 第三,龙眼在储存阶段,其果肉还会发生自溶现象,龙眼果实采收后其含有的降解酶活性会增强,降解酶会导致果肉细胞自溶,发生自溶的细胞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进而腐烂变质。
不耐储存的龙眼,只能把鲜嫩多汁留在南方,只给北方送去一句“早生贵子”,如此这般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局。
龙眼产业要发展,“鲜嫩多汁”要更多地送往北方
龙眼树为我国南方的特有树种,原产于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前规模栽培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龙眼面积最大的国家,据FAO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龙眼的栽培面积约在470万亩左右,2020年国内龙眼总产量在200万吨以上,体量相当庞大。
据广西龙眼协会称,90%的龙眼鲜果都在南方市场销售,南方鲜果市场已多年出现龙眼过剩的局面,看看今年龙眼的价格,大家就明白了。
可能有朋友会说龙眼变桂圆,一样能卖一个好的价格,产业照样能发展,农民依旧能有个好收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关于这一个问题,我不讲得过细,聊两点供大家参考
其一,龙眼一旦要走加工这条路,从事种植的农民朋友就会完全丧失定价权,我举个我见到的例子,某地一大型龙眼加工企业,两天不收货,当地的龙眼收购价格就开始下跌,别管是否有意压价,反正果子熟了不等人。
其二,就要聊聊龙眼的第二大生产国泰国,我国是泰国龙眼的主要进口国,相对于国产龙眼来说,泰国龙眼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大规模上市时,其收购价格也就是国产龙眼的50%——70%左右,因此我国的桂圆加工厂,更钟情于泰国龙眼。
所以总得来说,打开北方龙眼鲜果市场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前基本处于空白的北方二三线市场。
而要确保不耐储存的龙眼能够确保鲜嫩多汁的供给北方市场,那就要拥有优良的保鲜技术。
其实当前龙眼保鲜技术并不是没有,不然北方一线城市市场也不会有龙眼销售了,但是可见的北方龙眼的销售价格要远高于南方市场,多花的钱就是运输和保鲜。
所以我们要着力发展的是廉价高效的龙眼保鲜技术。
这话很空,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