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流浪气球炒成连续剧,成功的为两重大丑闻的遮羞!
本月3日,布林肯推迟访,同样在3日,美国国会八人帮罕见的举行会议。布林肯访华的表面原因大家到都知道,就是流浪气球;但八人帮开会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肯定有气球,但绝对不止气球,而且这前后事件肯定存在联系。
美国国会八人帮会议是美国总统向国会情报委员会通报政府开展隐秘情报行动的情况会议,但是考虑到事情机密性,需要尽可能小的缩小知情范围,因此只有国会参众两院各自下设情报委员会的正副主席、众议院议长和少数党领袖、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和少数党领袖参加。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但八人帮是一个将三权合一的机构。
那么,流浪气球是机密吗?它需要缩小知情范围吗?流浪气球有威胁吗?它需要击落吗?它需要八人帮开会吗?
流浪气球在1日进入美国境内,至3日时已天下皆知。流浪气球早在特朗普时期已多次光顾过美国,早已是常客,它身上的每一个零部件,美国已多次看过。根本就没有什么机密可言,更谈不上缩小知情范围了。关于是否击落流浪气球,美国军方的意见是不予击落,因此,美国军方知道,相对美国在它国周边部署的那些侦察设施,这个气球上的东西真的算不了什么,而且会授人以柄,落个对等还击,得不偿失,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威胁,更不需要击落。所以八人会议讨论的重点肯定不是这一件事。
然而,美国似乎不愿意让流浪气球的热度减弱,6日,美国几乎以一支舰队的规模,一次战役级的力量击落了流浪气球,9日,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召开关于流浪气球的简报会,召集了40个国家150多名外交官,反正是声势越大越好。而且,此后的又发生了流浪气球被击落的事件,美国的F22分别在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击落过两枚不明国籍气球,12日,美国宣称一架F-16战机在美加边境的休伦湖上空击落一个空中物体。
事情似乎还没完,在美国的大洋彼岸,在中国的山东日照附近,发现了四个不明的光斑,据报道,这是个飞艇在落日余晖之下散发的最后光辉。相关部门已采取应对措施,准备击落。
美国击落四个流浪气球,在大洋的另一侧却同时出现四个,这是为何?这流浪气球的热度为什么没完没了?显然流浪气球的背后一定有其它东西。不管是前面美国击落的四个气球,还是后面的四个不明飞艇,都有意无意的渗入了中国元素,因为只要有了这些元素,就一定有热度。它们需要用这些热度去掩盖另一些见不得人,甚至不能见人的东西。而八人帮讨论的重点不是气球,而是“见不得人”和“不能见人”的东西。那么,它们讨论的又是什么呢?
在对流浪气球一连串的操作过程中,美国还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一件是普利策奖获得者西摩·赫什发表重磅报道,详尽叙述了美国国安部门策划、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挪威军方配合,最终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整个过程。但美国矢口否认。这件事情尽管将会在以德国为首的西方持续发酵,从而影响美欧之间的关系,但这对件对美国国内来说,出发点还是为了美国利益,而且炸毁北溪管道事实上也确实也获得这方面的利益,因此,这事件对拜登来说不是罪过,反而经过一番操作后成为他的功勋章。所以流浪气球在一定意义冲淡了美国炸毁北溪管道的影响,为拜登取得在舆论上的缓冲时间,但这还不是流浪气球的意义的全部。
另一件事,就在布林肯宣推迟访华,美国八人帮开会的那一天,美国发生了一件不可饶恕的事件。这件事情在流浪气球的掩护之下几乎无人知晓,直到发现一名记者被抓,这事才开始发酵。
2月3日,一列载有 100,000 加仑氯乙烯的火车出轨爆炸,形成巨大的毒雨球,100,000 加仑氯乙烯混合着雨水将到达了为大约 1100 万人供水的伊利湖,流经尼亚加拉大瀑布,此外还有为另外 500 万人供水的俄亥俄河,毒害了所有的水、土地和空气。
氯乙烯,一类致癌物,对生态影响超级巨大,可以说50年内当地没办法住人了。而氯乙烯爆炸产生大量二噁英,二噁英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具有不可逆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毒性,被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化学物质之一。
结语:
美国八人帮与白宫讨论是什么不得而知,美国将流浪气球炒成连续剧本身对中美关系是有害的,但是成功的冲淡了美国炸毁北溪管道的舆论影响,并拖延了有毒火车爆炸案的关注度,尤其是后者,这事发生在美国国内,它造的影响将是上千万人。而且对于毒气的泄漏,美国是有教训的:1984年,美国佬在印度博帕尔开的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2.5万人直接死亡,55万人间接死亡,20多万人成为永久残废。伤亡人数不亚于、甚至超过两年后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所以美国利用美国人对中美关系的关注度成功的转移了美国国内的注意力,为两重大丑闻遮羞!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