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御寒三件套

 

小时候,家家经济都不宽裕,很多家庭没有汤婆子与热水袋,就算有的话,也都孝敬给老一辈用了。那年,不知是谁发明了用盐水瓶取暖,一下子,盐水瓶成了热门物品。

弄堂里的“小辫子”捷足先登,因她母亲在医院的后勤部门工作。那天早上,她在弄堂里第一个捧着用毛巾裹着的盐水瓶逛悠,引得我们一帮小鬼直围着她打转,并用手捂在瓶上想沾点热。“小辫子”把我们男生的手都打掉了,说龌龊死了,只让几个小姑娘把手捂在瓶上,还不停地问她们:热口伐?

后来,我们这些弄堂里的“小鬼头”,都吵着向爷娘要盐水瓶,爷娘没办法,蟹寻蟹路、虾寻虾路,都设法帮孩子们弄来了。一问,才知有的向在医院当护士的亲朋好友讨的,有的通过料瓶商店营业员开后门买的,有的干脆去药房买了瓶盐水,把盐水倒掉给孩子用的。后来蓬莱市场开始大量供应盐水瓶,弄堂里的小朋友人手一只盐水瓶,围在阿祥师傅箍桶摊旁玩刨花,成了弄堂里的一道风景。

当手捧盐水瓶取暖成为弄堂里的寻常事时,那天早上,“小苏北”在弄堂里出现后,一下子吸引了小伙伴们的眼球。原来他戴着一双雪白的纱手套,双手捧着盐水瓶,在弄堂里悠闲地来回走动。“小黑皮”摸着手套问道,哪里买的?“小苏北”说买不到的,是咱爹单位发的,现正流行着呢。说着脱下手套给“小黑皮”说,你戴着试试?又把盐水瓶塞到“小黑皮”手里,问怎么样,舒服口伐?“小黑皮”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捂着盐水瓶叫道,真适意、真适意!

没过几天,小伙伴们各显神通,都戴上手套,捧着盐水瓶来弄堂里玩了,只是手套有各式各样的,大多是白色的纱手套,也有偏黄的再生纱手套,更有上面附有黑色橡胶的纱手套。“小辫子”则戴了一双伊娘替她结的白色绒线手套,颜色差不多,也算能混混腔势。

那年春节前几天,天特别冷,弄堂里冷冷清清的。我与“小扁豆”上“小黑皮”过街楼上的家去玩,忽然看见“小辫子”不知为啥,在弄堂里慢慢地走来走去,手上也不见手套与盐水瓶,她在干什么啊?“小黑皮”嘟囔着。你看你看!她头颈上裹着什么东西?“小扁豆”突然有了新发现。三人再仔细一看,原来“小辫子”戴着只绒线的头颈套。鹅黄的颜色,配着她深红的棉祅罩衫,格外漂亮。

“小黑皮”赶紧拉着我与“小扁豆”,冲到了弄堂里。“小辫子”见来了“观众”,停下脚步,大声嚷着,看啥格看,没看到过是口伐?人家南京路上戴头颈套的人已翻天了,不像阿拉迭条小弄堂,还木知木觉。“小扁豆”问她戴着热口伐?“小辫子”说不要太热哦,我都出汗啦!

“小扁豆”说,我叫我好公也去买。“小扁豆”有个宝贝他的好公是全弄堂出名的。“小辫子”讲这是紧俏货,有钞票也不一定能买到好看的颜色。“小扁豆”说不要紧,那我叫好公去买好看的绒线,叫我阿姨帮我结一只,她手可巧了呢!

“小辫子”的鹅黄色头颈套在弄堂里“卖样”了几天后,弄堂里小伙伴们各显神通,颈上都戴上了头颈套,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

冬日的午后,弄堂里的小伙伴们,围在阿祥师傅的箍桶摊旁,玩刨花、晒太阳。阿祥师傅看着我们一式都戴着手套、捧着盐水瓶,颈上戴着各色头颈套,不禁笑出了声:你们这不是御寒“三件套”吗?这帮“小鬼”有腔调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7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