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大娘参观博物馆,指着展示柜说:这是我的!暴露了真实身份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山东菏泽市革命博物馆内迎来了一批游客,其中有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一个展柜前站了许久,一直默默盯着其中一个革命展品。
那件展品是一个针线包,在破旧的表面下隐藏着它的主人,特等功臣朱文起的传奇抗日故事。
老妇人看着看着,情不自禁落下了眼泪。一位工作人员注意到后,连忙上前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而老人仍注视着针线包,用与老友叙旧的口气说:“老伙计,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啊。”
老妇人的话叫旁边的游客们听到了,大家顿时笑出声,觉得她一个乡下老太太真是不懂事,居然说博物馆的东西是她的。但老妇人专注地盯着那个针线包,并没有在意他们的话。
冀鲁豫博物馆
直到工作人员解说起这件文物的历史时,老妇人才又开口了。她所说的故事比工作人员说得更加详细,简直就是她亲身经历一般。工作人员谨慎地问起她的名字,老人回答说:“我就是朱文起。”
工作人员大吃一惊,连忙去找人核实,最后发现这位老人说的都是真的!
朱文起
那么,朱文起老人是如何成为特等功臣的?
那个破旧的针线包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当年围绕这个针线包展开的故事,很多细节之处博物馆并没有记载下来,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朱文起老人始终记忆犹新。她还记得自己从原来普普通通的一个鲁西南农妇,正式转变成为抗日奔走的“地下交通员”,是在1941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定陶县游集村
似乎昭示着什么,这个冬夜比往常都要寒冷许多。夜深人静时,天上下着大雪,整个定陶县游集村被染得一片素白。正准备与家人休息的朱文起,突然听到了敲门声。她站到院子里谨慎地询问是谁。
来人用疲惫的声音喊了她一声“婶子”,朱文起顿时高兴地上前打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她的侄子游文斋,早在1938年就加入了党组织,现在正为了革命抗日事业在鲁西南地区不停奔走。
游文斋
朱文起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晚了,游文斋还会过来串门。游文斋解释说,他不是来串门的,他有很重要的事需要朱文起帮助。原来,因为近来日寇在鲁西南地区强化了追查搜捕的力度,定陶县城很多优秀地下交通员都牺牲了,使得党组织在这一地区的情报系统受到了严重打击,濒临瘫痪。
党组织一筹莫展,急需能帮他们搜集和传达情报的交通员,但这样的人既要机智果敢,也要有优秀的随机应变能力,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行。而游文斋忽然想起自己婶子胆大心细,是乡里邻间的热心肠,点子特别多,帮街坊邻居解决了很多麻烦,这不正是党组织需要的交通员吗?
游文斋
思来想去,游文斋决定在向组织正式提出推荐朱文起成为交通员之前,他先来向朱文起询问一下意愿,如果朱文起觉得不合适,他再另作考虑。朱文起听完后,第一反应是拒绝,倒不是她怕死,而是朱文起觉得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妇女,大字不识几个,也没什么见识,这样怎么能为八路军办事呢?
游文斋已经预先想到了朱文起的难处,立刻安慰道不识字没关系,她的工作范围涉及读书写字的部分不多,主要是需要一个能吃苦不怕累的人来跑跑路,帮助地下党组织搜集和传递情报。不过这份工作需要经常游走在日伪军之间,充满了危险,游文斋最犹豫的就是这一点。
《地下交通站》
朱文起一听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日本鬼子来后,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一天安生。她的丈夫就是被日寇害死的,村里跟她境遇相似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想要为亲人报仇,却恨自己没有上战场的能力。如今游文斋带来的邀请,正好给了朱文起一个为丈夫报仇,也能为国家为抗日做出贡献的机会,朱文起答应了下来,从此开始,正式成为党组织的地下交通员,为抗战事业奔走。
朱文起小时候被父母缠过脚,虽然后来放开了,但两只脚依然受到影响,变得有些畸形,也就是所谓的“解放脚”。这双脚让朱文起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行动有些缓慢,但她在田地里做了多年农活,腿脚结实有力,为了传送情报四处奔走的工作并没有难道她。
解放脚
在成为交通员后,为了能情报安全送达,朱文起想了很多办法。她缝了很多针线包,款式很常见。再加上当时在鲁西南地区,妇女们几乎个个都随身带着这样的针线包,外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不会对里面的东西产生好奇。朱文起就将需要她来传递的情报放在里面,带着它走街串巷,不动声色地传递情报。
在需要出门传递情报时,朱文起会把自己打扮成乞丐婆子,把针线包故意做得破旧脏烂,放进手上挎着的菜篮子里,然后拿着有豁口的破碗一路沿街乞讨,就从日伪军的眼皮底下走过去。
有一次,朱文起带着情报从日伪军的一处哨岗楼下经过。有个伪军闲着没事干,想耍耍威风,故意眼神恶劣地盯着朱文起看。朱文起毫不示弱,立刻瞪了回去。伪军觉得自己有些丢脸,想教训教训这个乞丐婆子,就把她拦住要搜身,伸手夺过朱文起的篮子,动作粗鲁地翻查。
伪军看到了那个针线包,喝问朱文起里面装着什么。朱文起从容地拿起针线包,从里面摸出几根针朝着伪军的脸上晃,伪军吓得连连后退。朱文起这时就解释说是纳鞋的针,伪军便不耐烦地把她推走了。就这样,朱文起安然地经过了日伪军的关卡,成功将情报送到组织手上。
纳鞋底的工具
因为朱文起的表现非常出色,当地的党组织还在1941年批准了她的入党申请。之后为了在当地建起一个完整的情报系统,朱文起再次打扮成乞丐婆子,假装四处流浪讨饭,在日伪军的眼皮底下展开了情报工作。
有次朱文起需要将一批传单送到定陶县城。当时定陶县城已经被日寇占领了。他们在每个城门入口都设置了关卡,对过来的行人进行严格的检查。百姓们要是想进城,必须得带着所谓的“良民证”。朱文起在收到任务后,没有再打扮成乞丐的模样,因为她知道乞丐一般很难搞到“良民证”,也很难进城。
良民证
朱文起去准备些寻常可见的蔬菜杂物,先把传单放在篮子里,再将蔬菜杂物盖到传单上面,打扮成要去集市的小贩,举止如常地走到县城的入口关卡处。她远远看到日伪军的时候就把“良民证”拿出来,从伪军中选中了一个看起来最年轻的,然后在他们走过来检查的时候主动抓住那个年轻伪军的手,把“良民证”塞过去,嘴上还十分热情欣喜地与他打招呼:“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姥姥家那边的妗子啊,瞧瞧你这气派的衣服,真有出息啊!”
良民证
年轻人一般脸皮比较薄,被朱文起当众这样热情亲切的一招呼,虽然完全没认出她是谁,却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认识她,还以为真有这么一个人,就这么让她混弄过去了。被朱文起顺利带进城里的传单当天晚上就贴满了定陶县城,日寇气急败坏地四处追查,却始终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不过百密也有一疏,朱文起往来的次数多了,渐渐地日伪军记住了她这个人,开始怀疑起她的身份来。朱文起将情报妥善地藏在身上,像往常一样去往了县城,但这次她被日伪军拦了下来。日伪军对她进行了彻底的搜身,好在朱文起早有警觉,这次没把情报放进针线包,而是封进了衣服的夹层里日伪军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但还是不肯放过她,想要把她带走继续盘问。
日伪军
朱文起见势不好,立刻往地上一坐,像泼妇撒泼骂街似的扯着嗓子开始嚎啕大哭,一边哭还一边嘲伪军们大喊:“就知道欺负我一个老婆子,你们有本事就去前线打鬼子啊!”
伪军被她搞得狼狈不堪。这样的泼妇怎么可能是八路军的交通员。被她这样一闹,周围围过来一大群路人,大家都义愤填膺地看着这个场景,伪军生怕继续闹下去脸面就丢尽了,不好收场,只好叫她站起来赶紧滚。朱文起再次成功地传递了情报。
日伪军
到1944年的时候,叛徒王子杰投靠了日寇,大肆残杀抗日人士和无辜的百姓,惹得当地人都对他恨之入骨。当时他的警卫员秦锡爵是党组织安插过去的眼线,为了能拿到秦锡爵搜集到的情报,朱文起打扮成一个媒婆,用残疾的“解放脚”徒步走了一整个白天,顺利地进入了王子杰的驻地。
当时秦锡爵与其他王子杰的军官待在一起,朱文起见状脸上带起笑容,笑眯眯地跟秦锡爵说:“那门亲事你愿不愿意呀?人家姑娘可是等你等得着急了。”在场人哄堂大笑,秦锡爵红着脸,顺理成章地从屋里走出来,将情报交给了朱文起。
朱文起连歇都没歇,当即带着情报又连夜走了回去,一直走到凌晨一两点,终于将情报送去了组织,这才累得瘫倒在地。她带回来的情报非常有用,党组织凭此成功抓住了王子杰,给了他应得的审判。
朱文起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朱文起在定陶县政府工作,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后来她主动响应号召,将岗位让给更年轻更优秀的人,回到老家默默无闻地享受晚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前去博物馆参观,没想到却发现了自己曾经用过的那个针线包,过往记忆全部回溯,她不禁感慨万千,说出了开头那句话:“老伙计,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啊。”
记载了朱文起英雄事迹的书
虽然遭到了周围参观者的嘲笑,但她并未生气。她在退休后从未向人说起自己的功绩,只在工作人员向她核实身份时才讲述了过去的经历。博物馆方面对她油然升起了敬佩,见她穿着朴素,似乎家庭状况不太好,想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但朱文起老人却说自己现在很满足,什么都不缺,只是希望没给政府添麻烦。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就是朱文起一生的写照。功臣可以不提功名,但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她的贡献,向所有如朱文起一样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致敬!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