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2座报亭一夜遭强拆
一夜之间,北京朝阳区的一些报刊亭主变成了无业人员。因为他们的报刊亭在2014年7月31日深夜遭遇“强拆”,以至于很多市民在第二天早晨诧异地发现,想买份报纸,都找不到地方了。8月2日,记者对此事进行报道。当时,朝阳区政府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称,朝阳区政府没有接到拆除区域内报刊亭的通知,对于区内市民投诉的拆除报刊亭情况,可能与“整治占道报亭”行动有关。8月10日,朝阳区政府对记者给出进一步回复,是移改而非拆迁,事先他们与报刊亭主做过沟通,并征得大多数经营者同意。然而,对亲历这一切的报刊亭主来说,事实又并非如此。
北京长安街、东三环附近,本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可是,对驻扎在这一带的报刊亭主来说,2014年7月31日的遭遇,把这里变成了伤心之地。据朝阳区东三环附近的一位报刊亭主林海(化名)透露,7月31日中午时分,他接到了街道办工作人员的通知,得知报刊亭将在下周进行移除。7月31日下午4点多,建国门外大街,一对经营报刊亭的武氏夫妇也接到了类似的通知——一名城管前来告知,要求他们当天下午6点之前把东西搬出去。至于为什么要搬,这对报刊亭主回忆城管当时说的话:“我是管传达的,我通知你们,你们要腾干净了。”城管还告诉他们,“这是大势所趋,一刀切。”
7月31日晚上8点,林海还没来得急收摊,三辆平时用于送报的绿色货车就出现在面前。对方表示,他们来自北京市邮政公司下属的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是来防止报刊亭被拆除的。听了这番话,林海没敢走,他守在报刊亭,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这时,城管来了,公安来了、交警来了,连街道办事处和邮政局的人都来了。据林海回忆,只见城管带着电锯,没有丝毫迟疑,对报刊亭进行了拆除。存放在亭子里的书、报纸、杂志、矿泉水凌乱地散在地上,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没有敢上前阻扰。
相比之下,同样来自建国门外大街某报刊亭的李浩(化名)经历了更多曲折。他说,8月1日凌晨1点多,有至少30名穿着制服的人、20余名便衣,还有警车、铲车、吊车等来到他们的亭子外,拉起警戒线,把人拦在线外,准备拆除报刊亭。因为没有见到任何书面文件,他52岁的母亲呆在亭子里不愿意出来,便有一些人拿着铁棍敲打亭子侧门,玻璃碎了一地,门框也变了形。其母亲见玻璃碎了,就喊“别砸了,门坏了,我给你开门!”一边伸出手想要把门打开。伸手之时,被插进来的铁棍戳破了手。
其实危机从三个月前就开始逼近了。林海告诉记者,2014年5月,他们就接到了街道办的通知,即将对报刊亭进行迁移。“没说是什么理由,也没有任何文件。”因为难以接受,包括林海在内,朝阳区100多位涉及此事的报刊亭主曾在今年6月先后两次前往朝阳区信访局反映情况,但迟迟没有得到反馈。
7月25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等本地报纸均报道称,在2014年内,北京市将对地铁口、过街天桥等位置的占道早餐车、报刊亭进行清理,腾出挤占的道路空间,同时新式报刊亭也将重新设计,力求与街道风格统一。该报道称,在7月25日之前,已有近300座报亭在近期的执法检查中因占道被查,未来一段时间,市政部门将继续协调相关单位,对报刊亭违规占道问题进行处置,且新式报刊亭的设计工作也在酝酿中,新报刊亭还准备采取小型化设计,引入自动售报系统。该新闻见报后第七天,朝阳区一些报刊亭就遭遇了不测。据媒体报道,已有72座报刊亭被强制拆除,因为找不到负责单位,损失由亭主自己承担。
8月10日,朝阳区政府回应,他们是根据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治理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和北京市报刊亭设置规范,依法移改不符合设置规范的报刊亭,其中改、移71处,规范1处,并非拆除。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报刊亭主和报刊亭零售公司的认可。图为被拆除的报刊亭。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7月31日凌晨至8月2日凌晨,朝阳区长安街二环、三环沿线共有72个报刊亭被强拆,该公司事后也没有接到任何单位下达的通知,也没有相关单位与其公司联系沟通。
对于区政府所说的“大部分报刊亭经营者原则上同意”,许多报刊亭主表示,他们之前只是接到通知要整顿,根本没有商量余地。所谓“原则上同意”不知从何而来。一些报刊亭主认为,自己也有经营许可证,位置也符合政府要求,却难逃拆除。一位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曾回复,“这是政府行为。”目前,摆在这些报刊亭主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可能减少损失。对于报刊亭主的遭遇,朝阳区政府表示,他们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区域内再次选址,按照原来的程序重新申请。至于具体的个人损失,因为非工作日原因,无法给出确切说法。
现场照片。
执法人员照片。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