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竹林深处走出“蒸笼姑娘”

 

沈美娟在制作泗纶蒸笼。受访者供图

在云浮罗定云开大山脚下的泗纶镇,坐落着名叫杨绿村的小村。天光破云,茂林修竹连绵不绝,微风卷起了层层碧波。竹海之中,“笃、笃、笃”之声隐隐传来,本地姑娘沈美娟利落地砍下一棵罗竹,将其修整之后,往肩上一扛,向山下走去。

锯竹、开竹、开片、测量、定型、编织、固定……巧手翻飞,一个个精致的蒸笼初具雏形,再经过晾晒、烘干等工序,就成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泗纶蒸笼。

两百年来,竹蒸笼已经成了所有泗纶人的集体记忆。编竹,既是当地人的营生方式,也是小孩们玩耍逗乐的比赛,如今更是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青青翠竹,拔节而成。沈美娟在竹林里长大,又去过珠三角城市发展。家乡竹林让沈美娟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她毅然返乡,把传统手艺和现代运营思维结合,带领乡亲们编织着更大的致富梦。

去与归▶▷

编织故乡竹蒸笼梦

泗纶镇从古时起就林木繁茂,盛产罗竹,当地村民采罗竹制作竹蒸笼。这种竹纤维长、韧性好,蒸出的食物附有淡淡的竹香,所以制出的蒸笼深受人们喜爱。时间流转,泗纶蒸笼的名声越传越广,一度有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泗纶蒸笼”的说法。近年来,“泗纶蒸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编织技艺也名列罗定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做竹蒸笼的,打我有记忆开始,就已经学着编蒸笼底、织蒸笼盖了。”泗纶镇家家户户都有竹编,童年时期的沈美娟就把编蒸笼当作和小伙伴的游戏。

泗纶镇有句俗语叫“织蒸笼,唔忧穷”。种植、编织、收购、售卖,当地早就形成了一条原始的产业流程。

时间飞逝,沈美娟大学毕业后进了珠三角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白领,也顺利成了家。改变缘于一次返乡。沈美娟发现,家乡的竹蒸笼从业者主要还是老一辈的人,年轻的“蒸笼人”寥寥无几。

对于自小编竹的沈美娟而言,竹蒸笼是难以割舍的情怀。2013年,沈美娟在思虑再三后作出了决定——辞职回乡,把竹编手艺传承下去。这一决定让身边的亲友无法理解,但沈美娟选择了坚持,“竹林、竹编的意义对泗纶人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是我们整个童年记忆和故乡情结所在”。家人们嘴上反对,但是行动上却全力支持。

新与旧▶▷

传统手艺有“颜”更有“值”

资金不充足,向亲友借;请不到员工,父母亲人成了第一批“员工”;没有场地,家里的小院也可以开工。这个“家庭小作坊”为沈美娟的竹编厂奠定了基础。

网络电商方兴未艾,沈美娟尝试在批发平台上开拓客源。“刚开始订单很少,客单价只有一两百,偶尔接到上千块的订单那心里别提多高兴。”回忆起步时的艰辛,沈美娟有些感慨。

沈美娟深知品牌对于特色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创业之初便创立了“竹之森”的品牌标识,“泗纶镇竹林连片,希望我们的品牌如同竹林一般生机蓬勃”。

通过网络批发平台的积累,“竹之森”有了稳定的客源和收益,她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更多乡亲加入传统竹编的升级之路。2015年起,电商有井喷之势,沈美娟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

“镇里老一辈们把全部精力放在买卖等传统经营上,但现代消费者的要求和期待更多了,他们追求实用,也注重商品带来的情感、情绪价值。”在沈美娟看来,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注意力竞争,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善竹编这一传统手艺的文化和灵魂,“2018年,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刚兴起,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行业风口,马上就在各个网络商城和短视频平台运营账号”。

漫山绿意之间,藏着一处农家小院,沈美娟坐着竹椅,双手在竹条之间翻飞,编出一个个竹蒸笼。沈美娟的视频总以诗意的乡村田园为背景,有时她在竹林里找材料,有时是巧手厨娘,有时是小院里的手艺人……围绕竹料的制作和使用,她展开了丰富的视觉表达。

通过新形式,沈美娟宣传了品牌和产品,吸引不少人关注到泗纶蒸笼和竹编手艺,她也获得“蒸笼姑娘”的称呼。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步组建了一个包含文案策划、拍摄、设计、运营、客服和生产的团队。

“乡村振兴,一定要有产业,也要唤醒人,让人人有工可开,有价值可言。”沈美娟在这份事业找到更多价值感,也带领更多的人腰包鼓起来。她的合作社采用家庭式流水线分工的方式,分解步骤,按照每家擅长的技艺分配加工,如今已有社员100多名,带动农户200多户,全职社员每户每年平均收入4.5万元,其中大部分是留守的农村妇女。“这里工作照顾小孩和上班两不误,每月能挣3000多元,我感觉很好。”李凤很喜欢这份在家创收的工作。

根与节▶▷

产业与非遗传承携手共进

走进竹之森非遗竹编展示馆,竹蒸笼、竹礼盒、收纳筐、竹灯、竹袋……展示架上200多种竹编工艺品琳琅满目。创业以来,沈美娟不仅钻研传统的竹蒸笼编织,更结合现代需求创新开发新式的竹制品,让非遗竹编文化“活”起来。

“要让竹编的非遗文化走向千家万户,本质上需要这种文化关联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创新。”在沈美娟心里,传承家乡的竹编文化和做强竹产业是根,造品牌、讲故事就是节节高的竹身。根扎稳了,竹子自然长得又快又好。

“回乡第九个年头,我们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经营也在成长。”沈美娟看着新建成的3000平方米的办公地,穿过文化展示、运营、拍摄、制造加工等空间,满怀期待,“我希望让更多乡亲在家里就能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让他们的房子更漂亮,笑容更多”。

翠竹幽幽,满溢生机。沈美娟在互联网上的粉丝量已经突破50万,年营业额超过了2000万,成了当地电商创业带头人。2021年,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泗纶镇杨绿村凭竹蒸笼上榜,沈美娟也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2022年初,沈美娟在公司里设立了非遗竹编展示馆、竹编大师工作室、竹编研学基地。“传递好竹编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新一代的手上,希望能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触摸竹皮、竹青,感受竹子变为生活工具的过程,真正收获传统技艺中的乐趣。”沈美娟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我们希望,在任何有烟火气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泗纶竹蒸笼”。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洪铭 杨再佳

统筹:黄学佳 赵文君

■奋斗者说

青青翠竹是我们一代代泗纶人难以割舍的情怀所在,竹子来自森林,我返乡的最初目标就是助力我们的竹产业也像森林一样生机勃勃。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竹拥有高雅、正直、生机等许许多多美好的意象,无论是用于观赏或者厨房用具,家家户户一定有竹相关的物品,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把这种优秀传统与现代人的需求连接起来,让产业得以成长,让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

幸运的是,9年的摸索,家乡的竹编产业渐成规模,父老乡亲的腰包也越来越鼓,更多的人关注到泗纶竹编文化,认识到乡村的美丽,我的内心“丰盈而富足”,我很幸福,很自豪。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