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紫砂壶三兄弟,莲子、掇球、掇只,你分得清吗?

 

紫砂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喜欢的茶具,它始于始于北宋,盛于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当中,有数不清的制壶高手,创造出各色各样的壶型,而其中有几把壶十分相似却又不同,它们分别是:掇球、掇只、莲子。今天,自观堂就详细说说三者之间的区别。

莲子壶

莲子壶是三者之间最早出现的,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更早就已经莲子壶器形的存在了。据说,莲子壶是由古代南方煮莲子粥所用的莲子罐演变而来,为“罐”状,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想分辨莲子很简单,只需看看壶把根部有没有“尾巴”,有的话就是莲子壶,瞬间和掇球、掇只明显区分开来。

掇球

掇球壶,形如其名,就像是多个球掇在一起,从上至下,环环相扣。据了解,掇球是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首创,以莲子壶为原型,把壶把把下的耳朵去掉,壶颈加高,壶盖更接近半圆形,壶钮更圆润,盖里也变化成双层。且掇球并不单一,可分为邵大亨的“大亨掇球”、邵友廷的“友廷掇球”、程寿珍的“寿珍掇球”。

掇只

在《宜兴县志》中记载了一把千金之壶,那就是“掇只”。它的原型也是莲子壶,创始人也是邵大亨,它只是把莲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盖里也变成了双层。

掇只

这么一看,莲子壶能区分了,但掇球、掇只却难分辨,这里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看“足”。“掇球”更讲究“球”的圆润,壶盖较高,呈半圆形,正面看是没有“足”的;而“掇只”壶盖较扁,鼓腹下而收足,“足”做得很明显。

掇球

这样一说的话,大家是不是能分清莲子、掇球、掇只了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