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低头弄莲子,莲子知几许?

 

*

夏季养生特约——莲子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儿女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唐·张籍《采莲曲》

采莲女

莲子——多年水生植物“莲”之果实,是中华大地所固有。在很古老的年代,中国先民就采食莲子了,对此,无论是出土文物还是文献记载中,都能找到有力佐证。

前者如:考古人员在河南郑州大河村,一处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之房基遗址的台面上,发现两颗已碳化的莲子。后者如:两千年前《诗经》吟咏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中的“荷”即是“莲”的另一名称。

碳化莲子

01

莲和荷的得名趣闻

“莲”与“荷”的得名,颇为有趣。植物中的极大多数,通常是先开花,后结果实,而“莲”则是在开花的同时,胚珠“莲蓬”即开始出现,明代王象缙《群芳谱》在论述“莲”之时,说“凡物先华(花)而后实,独此(莲)华实齐生。”

“华实齐生”,即是说莲花绽开之时,莲的子实也开始生长。而此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也。”至于“荷”的得名,有一说法认为:莲梗支撑着硕大的叶和花,当果实成熟后,莲梗还要载负沉重的“莲蓬”。支撑和载负,都是“荷重”,因此,“莲”又有“荷”之称。

此外,莲子还有莲实、莲肉、莲米、藕实、菂、水芙蓉、水芝丹、泽芝等别名。

莲子的质量,依品种、产地、农艺技术、采收季节等的不同而有差别。就采收季节而言,大致上农历大暑前后采收的莲子,称为“伏莲”或“夏莲”,其颗粒大,肉质厚、胀性好、口感酥;“立秋”之后采收的莲子,称为“秋莲”,颗粒小、肉质薄、胀性差、口感硬。

02

莲子莲芯保健功效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食用莲子过程中,体验到莲肉对人体具有多方面保健医疗作用,中医学总结为:补中、安神、益胃、强筋、利耳目、固精、止泻、止带下等,用于体虚、失眠、腰酸、遗精、尿频、白带多、溏泄、久泻等的辅助治疗,对延缓衰老、美容、预防流产及早产有助益。

莲心(莲肉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又名莲薏、苦薏、薏,具有清热、安神、强心、固精等功效。

由于莲肉干涩,莲心苦寒,中医学认为消化不良、胃肠胀满或大便燥结者,暂不宜食莲子;大便溏泄者、经期与孕产期妇女、体质虚寒者,都暂不宜食莲心,体健者也不可长期食莲心。

中国人民不仅将莲子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病,更在日常生活中,用莲子做成莲子汤、莲子羹、莲子糕、莲子酥、莲蓉、冰糖莲子、莲子罐头等,还把莲子和其他食物炖煮成莲子红枣汤、莲子银耳汤、八宝粥、八宝饭等,这些食品中的莲子,也能或多或少产生保健作用。

03

莲子莲芯药用

根据现代科研者报道,莲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莲心含莲心碱,荷叶碱、木犀草苷、芸香苷等。能有效降血脂,有助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硬化,减少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的发病率。除此之外,莲子芯还有祛痰、止咳、抑制鼻咽癌等作用.

莲肉和莲心对人体的多方面保健医疗功效,正是上述成分和其他成分的综合作用,而莲子所具有的绵长生之突出特质,可能也是它产生保健医疗的重要因素。

04

千年莲子绵长生机

对于莲子所蕴藏的勃勃生机,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写道:“今赵州宁晋县(即今河北省境内)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士,往往得之数斛者,其状如铁石,而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叶.......”

《五杂俎》

被埋于土中的中国古莲子,不只是赵州宁晋县一处据载,20世纪初,人们在中国辽东半岛新金县普兰店东郊发现了多量古莲子,1918年初夏,孙中山先生东渡日本,带了中国出土的古莲子四颗,作为礼品之一赠送给日本友人田中隆,对他支持中国民主革命藉表感谢之意。

孙中山

之后,田中隆请日本古生物学家大贺一郎对中国四颗古莲子进行研究。大贺一郎对之进行测定,认为四颗古莲子约有千年之久。并且,对它们精心培育,竟荫芽生长出新株。后来,中、日、美、俄等国人士和中国农民,陆续在普兰店及中国多处地方挖掘到古莲子,经培育研究,有不少也萌发了新株,充分确证了古莲子的绵长生机。

05

莲子莲芯民俗逸事

颇为有趣者,莲子以它所具有之特点,自古以来与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少关联。

众多莲子在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莲蓬之中,“籽满莲蓬”正是对它的生动形容,因而在中国有些地方的民俗中,有以莲子作为贺礼之一,赠送给新婚喜庆的家庭,寓意为“多子多福”“子孙满堂”。

莲心味苦,中国人民把它用于启迪和劝谕人们的为人处世。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诗作: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

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寄人》

此诗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劝导人们应吃得起苦。但是因“莲”与“怜”同音,“怜”字既有“怜悯”“怜惜”“怜顾等含义,也有“喜爱”“疼爱”“爱慕”等意思,并可引申为爱情、恩情、情谊、思念等。李群玉上述诗句中的“莲心谐音“怜心”的含义是前者,其深层意涵是:劝谕人们不要把对他人的怜悯心抛弃了。

李群玉

再者,“莲子"谐音“怜子”。子”的含义甚多,“儿女”"男子"“你"和“您”,是其含义的数种,因此,与“怜子”谐音的“莲子”,曾被用于隐喻爱情,南朝“乐府”《西州曲》即是历来常被不少人士提及的实例: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06

莲子验估盐汁浓度

此外,很值得一叙者,在中国历史上,莲子曾对熬制食盐及其产品之检验起了一定作用。中国古代制盐,为取得效益,须先观察莲子在卤液中呈现的上浮或下沉状况,借以测估卤液中的盐分大致浓度,然后再决定该卤液是否值得用于熬制食盐。

对于莲子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状况,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写道:“(石)莲入水必沉,唯煎盐成卤能浮之。”石莲是经霜之后的颜色暗沉、质地坚实的莲子,投入比重小于莲子的普通水中,必然下沉,只有在含盐分浓度高的卤液中会上浮。

石莲

早具体记载用莲子测估卤液盐分大致浓度的文献,是编撰、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的《太平寰宇记》,作者为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930-1107)他在书中写道:“取石莲十枚,尝其厚薄,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收盐,三莲以下浮者,则卤未甚。”也就是说浸入卤液中的十颗莲子,上浮的若不到三颗,那么此液浓度低,是不值得用于熬制食盐了。

《太平寰宇记》

在宋代,取莲子测估卤液大致浓度,还被用于检查盐商出售食盐之质量,宋代历史学家姚宽(号西溪,1105——1162),一度被任命担任产盐地区台州(辖境为现今浙江镇海、宁海等地)的主管官员,为杜绝盐商熬制出售质劣之食盐,他也采用“莲子试卤法”,见载于他撰著的《西溪丛语》:“予监台州杜渎盐场日,以莲子试卤,择莲子重者(五颗)用之。卤浮三莲、四莲,味重;五莲尤重。莲子取其浮而直,若二莲直,或一直一横,即味差薄。若卤更薄,则莲沉于底而煎盐不成。”

从上述记载看,姚宽用五颗莲子测估卤液的盐分浓度,分为四个等级:五颗莲子全部竖直浮于卤液上面,表示盐分浓度最高;三颗或四颗莲子浮于卤液上面表示浓度次高;两颗竖直浮于卤液上面,或者一颗竖直颗橫向浮于卤液上面,表示浓度稀:全部莲子沉于卤液底部表示浓度更稀薄,不能用于熬制食盐。

宋代创用莲子测估卤液盐分浓度的办法,后世沿用的九百年里,具体做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该法以今日之科学知识与技术衡量,当然显得很粗浅而不精密,但以宋代当时的科技条件而言,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而应予肯定的发明,无疑有其重要历史意义。

——摘自《民以食为天——百种食物漫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