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一段泡茶教学视频,村姑陈挖出5个误区,全都是泡茶大坑,没谁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天气太热,没心思吃饭。

随手洗了一盘水果,有李子,有荔枝,有葡萄,就当是午餐了。

甜滋滋的水果,能增加许多幸福感。

正在吃着喝着,茶友发来一个视频。

并说道:村姑,这个视频你一定要看,槽点太多了,给你做素材。

呃,人在家中坐,创意天上来?

茶友说,是啊,某音上这些误导新人的内容太多了,全是胡说。

在好奇心的趋势下,点开了视频。

首先,不得不说,其中的主播颜值很高,纤纤玉手,柔若无骨,非常漂亮。

然而,从她开始泡茶到出汤结束,自己的眉头则越皱越紧。

不为别的,只因全是“雷”。

那条视频,几乎囊括了茶圈中大部分耳熟能详的冲泡误区,结合起来看,堪称劣质茶的冲泡“宝典”。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名曰浑水摸鱼,这位茶掌柜玩的就是这招。

反正新人都是韭菜,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忽悠起来就方便多了。

《2》

视频中,主播总结了5个泡茶诀窍。

第一,除了绿茶,喝其它茶类之前一定要洗茶,尤其是老白茶、老熟普。

真相是,大多数品质好的茶,都不用洗。

即便是存放了很多年的老白茶,只要品质好,也不必洗茶。

洗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洗茶叶。

具体做法是,用沸水稍微浸润茶叶,再将第一冲的茶汤倒掉不喝。

当然,说是洗茶,实际上清洗的作用微乎其微。

仅仅几秒钟的接触,顶多只能把表面上的浮尘洗去,却洗不掉隐藏在内部的杂质。

比如,像是乌龙茶、红茶等,有经过揉捻的茶类,呈条索状,就算有脏东西,也被裹在了茶叶皱褶中间。

又比如,被存坏的白茶,会生出种种杂味、异味,或是沾染上灰尘,品质下滑。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洗茶确实能去除部分杂味,但也无法改变茶叶变质的事实。

所以,对于好茶来说,洗茶根本是多此一举。

从产区、工艺到储存,各个环节都是干干净净,每一泡都不舍得浪费。

如今,洗茶又演变成了醒茶、润茶、发茶等,各种不同的叫法。

殊途同归,目的都是相同的,不过是为了掩盖劣质茶的缺陷罢了。

《3》

第二,泡茶的水温不能太高,沸腾后晾至85℃左右。

曾经有段时间,茶圈中流传着许多关于“泡茶水温”的传说。

有说嫩芽嫩叶的绿茶,不能用沸水泡,否则会破坏维生素的;

有说冲泡红茶的温度不能太高,不然茶汤容易发酸发苦,不好喝的;

还有说只有老茶才能沸水泡,其它一律用温水的……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先是去了狮峰龙井村,看到当地茶农也是用沸水来泡绿茶,瞬间想通了。

绿茶杀青的温度那么高,那些不耐低温的养分早就挥发了,区区沸水,何来如此大的威力?

再是分别用温水和沸水,泡了白茶、岩茶、红茶。

结果发现,用沸水泡出来的茶汤,香气层次丰富,汤水稠滑、醇厚,更有内容。

而温水泡出来的茶汤,香气略显单一,汤水的厚度也有所欠缺,没有把好茶的风味完整地呈现出来。

至于那些被沸水冲泡以后,太酸、太苦的茶,必然是品质有问题。

好茶不怕沸水烫,才是至理名言。

况且,谁家茶桌上天天摆着温度计,每时每刻都测量水温呢?

这样泡茶,岂不是要让人看笑话。

《4》

第三,注水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到茶叶上,在盖碗的4点钟位置定点注水。

这个环节,是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

泡茶,无非是用水浸润茶叶,如果不让水碰到茶叶,那还叫什么泡茶呢?

此外,在4点钟位置注水,难道比5点钟、6点钟更好喝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茶不遇水,注定难以释放充足的内质,定点注水,也只会让干燥的茶叶漂浮起来,无法释放茶味物质。

美则美矣,缺少实用性。

编造出所谓的“4点钟位置注水”,无非是担心劣质茶当中的苦涩物质太多,释放太快,且耐泡度太低。

转移视线的手段,实在高明。

不过,真正的好茶,可容不得这样糟蹋。

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第一冲开始,就把沸水尽情浇注在干茶上,最好是环壁注水。

用水流在盖碗里画“の”,确保每一片干茶,都能充分接触到水,释放养分。

不用担心茶叶会被烫坏,好茶,没你想得那么脆弱。

《5》

第四,不要急着出汤,每一泡坐杯的时间都要延长5秒。

拜托,有点常识好吗,真正的好茶,哪里经得起这样闷泡。

泡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

不过,如果是劣质茶,这样的做法也就情有可原了。

理由很简单,养分不够,闷泡来凑呗。

正常情况下,用盖碗泡茶时,在茶味没有被泡淡之前,一律建议快出水。

因为好茶的内质充足,不需要闷泡,就能得到一杯香气滋味饱满的茶汤。

刻意闷泡,反而会让茶叶当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过量释放,造成滋味浓酽苦涩。

但劣质茶的产区、工艺乏善可陈,营养物质匮乏,快出水泡不出太多味道。

若是这样的茶汤被客人喝了,肯定会暴露真相。

而恰好闷泡能遮掩品质差的事实,实在太寡淡,闷一闷再出汤。

再不行,就拿去煮茶,用高温压榨,总不会没味道了。

就像,脸上长痘痘,粉涂厚一点,以为人家就看不见了。

但是,懂行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根本骗不过。

《6》

第五,盖碗里的水不要完全沥干,留一些下来,平衡茶汤的滋味。

这个方法,在过去很常见,又被称为“留根法”。

有些茶友担心,茶叶泡着泡着味道就淡了,而前面又太浓,担心风味失衡。

因此,想出了这个办法,以为能让每一冲的汤水都保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在,已经不流行“留根法”了,因为弊大于利。

留根,也就是让少量的茶水留在盖碗底下,继续和茶叶进行接触。

那么,这部分的水,会不断刺激茶叶释放内含物质。

归根结底,和闷泡没有太大区别。

并且,盖碗内部还会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两泡茶中间间隔多长,闷泡的时间就有多久。

可想而知,其中包含的苦涩物质,有多么充足。

它就像是“药引子”一样,让后续的每一冲茶汤,都带着极为浓酽的味道。

冲泡好茶,真心不提倡留根。

如果是内质不够充足的茶,这样泡,也只是昙花一现,耐泡度不尽如人意。

泡好茶,还是沥干得好。

《7》

写到这里,长舒一口气。

仿佛心中积攒的那些情绪,被完全释放了出来。

果然,写作是件很解压的事情。

至少在自己的作品里,可以说真话,讲事实。

确实如茶友所言,整段视频,全是错的,几乎没有可取之处。

但是,说真话的后果,往往就是被人怀疑,有攻击同行之嫌。

所以,有些时候,还是闭嘴得好。

乖乖喝茶,再努力写一些泡茶的正确方法,从茶具到水温,再到注水手法,尽量详细。

大家看过之后,自然能分辨好坏。

更多关于泡茶的知识

大壶泡茶、大杯泡茶、盖碗泡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方式?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