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冲锋,在伞花绽放那一刻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作者:张毓津

华北某机场,晨光熹微,微风轻拂。

一大早,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航材股救生装具室官兵,便开始清点当天飞行训练所需装具。

战机着陆后,尾部会迅速释放阻力伞,帮助飞机减速、确保飞行安全。记者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跟其他救生装具员一起,收发和维护飞行训练所需的伞具。

看着大家忙碌穿梭的身影,作为一名“新兵”,记者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装具清点完毕,官兵快速将一具具阻力伞装上车,准备分发给每架战机。记者赶紧上前帮忙,双手环抱之下,竟被伞包压得一阵踉跄。一问才得知,这种阻力伞的分量不轻,两具伞能赶上记者的体重。

就这样,记者抱着“半个自己”挨个为战机分发完伞具,随即与两名救生装具员一起赶往捡伞点。这是距离处于“战斗姿态”的战机最近的地方。

片刻,对讲机里传来塔台通报:“飞机加力起飞!”记者站在跑道边,看着战机依次从眼前呼啸升空。巨大的轰鸣声,震得记者的胸腔和耳道产生强烈共振,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目送最后一架战机升空后,记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战机起飞离地阶段,是救生装具员最为紧张的时刻,因为一旦战机此时抛伞,往往意味着发生了“特情”。

等待战机返航着陆的间隙,记者赶紧复习捡伞注意事项:战机接连着陆,留给救生装具员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把握好捡伞的时机非常重要。快了不安全,慢了又可能错过。

“各点位注意,飞机返航!”等待近一个小时后,第一架返航战机即将着陆。记者与救生装具员刘树康赶紧站到预先设定的位置。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大,一架战机由远而近,以轻盈的姿态完美降落。待战机滑行到指定位置,记者赶紧按照操作流程,先举起右手,再迅速放下,示意飞行员抛伞。

“嘭!”伞花绽放,记者与刘树康一起,快速冲进跑道。战机尾部喷出一阵热浪,夹杂着航油燃烧的刺鼻气味,令记者感到颇为不适。

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们一人拽住一头,迅速卷起伞具,简单整理后便赶紧抬下跑道。身后,又一架战机已经着陆,呼啸着冲了过来。

我们立即再次就位,如此反复。记者掐表一算,在不到30分钟时间里,我们来来回回跑了28趟!更难的是,由于风向变化不定,有好几次,伞具被吹出很远。尽管记者有些手忙脚乱,但捡伞工作完成得还算顺利。

随着第一批战机全部降落,记者才顾得上喘口气。

“夜间飞行训练时,捡伞比白天更难。因为光线不足,我们只能用指示灯提示飞行员,必须动作更快才能保证安全。”记者向老兵们请教得知,捡伞不仅要求眼疾手快,更要能吃苦耐劳。尤其是夏季捡伞时,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加上战机喷出的高温尾气,伞具会变得滚烫,胳膊被烫伤是常事。

“这个岗位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每当看到伞花绽放的时候,我都感到特别自豪。”说起自己的战位,“00后”战士刘树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很快,第二批战机接续起飞。有了第一批次的经验,记者与官兵的配合默契了不少。

正午过后,换岗时间到了。我们将捡回的阻力伞一一搬上车。返回保伞室,其他救生装具员开始对伞具逐一进行细致检查,并挨个整理、折叠、打包。记者了解到,飞行训练期间,伞具一送回来就得及时叠好,确保外场供应。

一具看似轻盈的阻力伞,如何将高速降落的战机“驯服”?原来,别看这用丝绸制成的伞衣十分轻盈,主伞充气胀满后,产生的阻力作用到重达数吨的战机上,可使战机的滑行速度从几百公里每小时,迅速下降到几十公里每小时,达到快速缩短着陆滑行距离的目的。

相比捡伞的紧张刺激,叠伞更考验耐心和细致。首先检查伞衣有无破损、加强带是否完好、各部件有无丢失;折叠时,伞绳一定要捋顺……记者在心里默念着这些注意事项,尝试上手叠伞。

平整伞衣、对齐伞边、捋直伞绳、套牢伞套……整理完毕,一看时间,记者用时近10分钟。而官兵们叠一套伞具通常只需5分钟左右,熟练的话两三分钟即可完成。

“‘快’并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做到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筑牢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听了这句话,记者练习叠伞的劲头更足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叠伞,官兵还要定期检查飞行员的各类救生装具,确保万无一失。该场站保伞室组建50多年来,官兵圆满完成了各种重大保障任务,没有发生过一起伞勤事故。

结束一天的工作,记者挥手与大家告别。看着这群官兵灿烂的笑容,想起伞花绽放时那一个个奋力冲锋的身影,那一刻,记者强烈感受到,奋斗强军的力量,正在每一个战斗岗位、每一名基层官兵身上蓄力迸发……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