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粽香,粽乡

 

新华社太原6月3日电(记者吕梦琦、马志异)粽子,是张桐记忆中最甜蜜的味道。这个有点内向的姑娘已离家11年,目前在山西太原的一家公司干平面设计工作。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村村民张清海准备把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苇叶挑回家。新华社记者 吕梦琦 摄

端午节前,只身在外的她收到了妈妈从老家寄来的粽子。剥开翠绿的粽叶,一粒粒黄米饱满油亮,咬上一口,长长的拉丝粘在嘴上、流于齿间。那种清香和软糯,是“妈妈的味道”。

她的家乡位于山西吕梁临县的一座土山脚下,那里叫青塘,曾是一片芦苇荡。

《临县志》记载,村内有一池塘,池内泉水涌出,村名亦取“青塘”二字,后村民增加,面积扩大,遂分为前、后青塘两村。

丰富的水源让青塘适宜生活,更让它与粽结缘。全村900亩耕地,400多亩种芦苇。苇叶是包粽子的好材料。

吕梁山区干旱少雨,种不了水稻,却盛产上等的糜子。金灿灿的黄米粒,颗颗饱满。

从小到大,张桐最喜欢吃的就是家乡的黄米粽,虽身处异乡,却念念不忘。当她一枚粽子下肚,远在200多公里外前青塘村的家里,她的父亲张清海正在为赶制粽子而忙碌。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村村民王春兰,正从锅里捞出煮好的新鲜苇叶。新华社记者 吕梦琦 摄

清晨,燕子在檐下巢中嬉戏,与墙上贴的大红“福”字映出一派祥和。张清海和妻子王春兰已采摘完新鲜苇叶,开始一天的忙碌。

“鲜苇叶易裂,要洗净放进大锅,小火煮1个小时才能用。”王春兰是个包粽子的好手。她说:“蒸煮后的苇叶柔软而富有韧性,不仅能很好地保持粽子的形状,也能给粽子增添独有的清香。”

发酵,是青塘粽子的特色工艺。在张清海的原料间里,一桶桶泡在水中的黄米表面凝结着白色菌层,散发着时间赋予的酸爽。5月天,这样的发酵要持续大约半个月,再将发酵好的黄米取出淘洗干净,然后做出的粽子才更加软糯丝滑。

三片苇叶交叉裹成漏斗形,装进二两黄米包好,再用细细的马莲叶绑住叶片,上锅用炉火慢煮5个小时,这就是青塘粽子最传统的做法。

“在青塘,一代代人每年都是吃这种粽子过端午节。”张清海说。

在临县,一直流传着“青塘的苇子,刘家庄的汝子”,意在称赞青塘苇叶品质好。可数百年来,上好的苇叶却没能给青塘人带来好生活。家家户户每年只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其余时间只卖苇叶。

剥开的青塘黄米粽子。新华社记者 吕梦琦 摄

“10年前,1斤苇叶最高只卖2块钱,村里人均不到2分地,支撑不了脱贫,”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说,“如果不是国家精准扶贫,只卖苇叶的日子也许还会这样过下去。”

青塘粽业规划于2012年,但真正起步是在2014年。这一年,精准扶贫在各地迅速展开,前青塘村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临县政府开始扶持这个小山村修路、建厂,大力推广宣传,小粽子逐渐发展成大产业。

2018年,前青塘村实现整村脱贫。今年2月,一个年产值达1亿元的粽子产业园在村边建成投产,吸收210名脱贫人口在园区打工。

“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2022年这个数字超过2万元。”张新文说,“去年粽子产业给村里增加了120万元集体收入,带动全村120户村民开了自己的粽坊。”

如今,青塘粽子已远销省外,并入选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张清海家的黄米粽越包越有滋味,二女儿张桐设计的宣传画贴在院子外墙上,题头印着“粽乡青塘”。

仅仅3年,张清海和妻子做粽子的年收入就从7万多元涨到近15万元,夫妻俩一心要继续做好这枚粽子。

26岁的张桐去年远嫁他乡,落户城市,但仍牵挂青塘和它的味道。“进了村子以后,你看见那成片的绿色的芦苇叶,走过去的时候,一家家都是各种各样的粽子坊,闻到那个粽叶的香气,就觉得到家了。”她说。

粽香,粽乡!个中滋味,尽在青塘。(参与采写:王怡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