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湖南临武县:龙须草席传承文化“香火”

 

“现在市面上的席子大多是机器编织的,没有灵气,而纯手工编织的临武龙须草席光滑柔软,素雅大方,睡在上面,冬不凉身,夏能爽汗,柔软透气、还能预防风湿病。”12月6日,在临武县麻城村龙须草编织技能培训班上,临武龙须草席传承人胡晓琴乐此不疲的讲解着,她的龙须草作品龙须玉扇获得了第三届湖南(郴州)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临武龙须草席有着600多年历史,清朝时被作为贡品,因此又称“龙须贡席”。上个世纪50年代,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被誉为“世界手工艺品之独有”。宋庆龄还亲自给临武县人民政府发来书信,信中说:“该产品工艺精致,所织文字也深具政治意义,为开展妇女生产途径以改善妇女生活,希望能设法大量产销。”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上个世纪末以来,广受赞誉的龙须草席却日渐式微,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龙须草采收时,要选择晴天夜晚多露的天气,爬上高山陡岭,用手扯下。采下的龙须草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三煮三晒’、‘两浸两露’等工序,再一根根挑选草料,把不合格的草剔除,才能织席。”胡晓琴介绍说,龙须草席的编织有严格的要求。织一床龙须草席最少要用8000多根龙须草,织错一根,一床席子就不美观了。因为工艺复杂,年轻人往往不愿意学习,前几年村里懂编织技术的只有5、6个年迈的老人了。

为了把这项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临武县对龙须草席编织技艺进行立项,通过积极争取,2014年,成功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龙须草编织技能培训纳入了郴州市巾帼脱贫“双万”工程,以此为契机,胡晓琴成立了临武县湘菲编织工艺品有限公司,经常组织农村困难妇女、残疾人免费参加培训,编织的成品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今年来,共举办龙须草编织技能免费培训班4期,带动了100多名农村困难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为适应市场需要,如今龙须草席已不局限于草席,还开发了龙须草编篮子、扇子、手提包、太阳帽、坐垫等20多个品种。“今年来,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15万元”,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是胡晓琴信心满满,“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进来,将这项文化遗产发扬光大”。(邓传秀 李荟蓉 陈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