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美国丹佛忆旧

 

昨日驱车抵达丹佛市县(City and County of Denver),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合并市县,也是科罗拉多州的最大城市和首府。这个城市还是十多年前笔者也是这个寒冷季节来到的。记忆犹新。

丹佛位于一片紧邻著洛矶山脉的平原上,形成丹佛-奥罗拉大都会区的核心。丹佛的市中心位于南佩雷特河(South Platte River)东岸,接近南佩雷特河与樱桃溪(Cherry Creek)的交接口,离山脚大约15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米)远的地方。几年前统计丹佛市的约人口为60万人。

丹佛的别名为里高城(The Mile-High City),因为在州议会大楼西侧第15阶阶梯测量的高度为离海平面1英里(约1609米)。在丹佛国际机场测量的高度为5431呎(1655米)。为此,该地的大联盟球队科罗拉多洛矶把他们的主场库尔斯球场(Coors Field)里位于海平面1英里高以上的座位特别漆成他们队色之一的紫色。

丹佛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草原上的女王城(Queen City of the Plains),表示丹佛对洛矶山脉东边平原上农业的重要性。美国海军也曾把数艘军舰命名为丹佛号(USS Denver)。

丹佛建于1858年,本是煤矿小镇,建镇后不久在此发现金矿,吸引了大批淘金者。早年的丹佛是一个以煤矿、家畜和货物贸易为基础的城镇,随着铁路的修建,城市发展逐渐加速,城市经济向服务业以及物流供应转变。1861年建市,1867年成为科罗拉多行政区首府,1876年科罗拉多加入联邦,丹佛顺理成章地成为州的首府。随落基山脉地区矿业和大平原农牧业的兴起,横贯大陆的中太平洋铁路通车,以及全国大规模的向西移民开发,城市迅速发展。

在19世纪下半期,随着丹佛的发展,吸引了不少百万富翁移居此地,为城市发展带来大量资金与活力,建造了许多别墅、酒店、歌剧院等著名建筑。城市的迅速发展,也使人口大增,成为密西西比河以西仅次于旧金山的西部第二大城市。来自德国、意大利、中国的劳工不断涌入,此后非裔美国人以及拉美裔人口也日益增多,城市人口呈爆炸性增长,使得丹佛成为当时著名的城市。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先生就停留在丹佛市。孙中山当年下榻的酒店是位于丹佛市市中心17街的布朗宫殿酒店。

十多年前笔者因公务从美国奥马哈市转路到了丹佛。 当时驱车一路向西, 公路两侧都是白雪, 真是千里冰封。谢谢天公作美,没有万里雪飘,不然雪中开长途就不美了。现在这样很是写意。 公路旁边, 夏天应该是绿色的小湖在这冬天早就结冰了, 草原雪色, 千里原野, 白茫茫的一片, 分不清哪是湖水, 哪是原野。 惟余莽莽。途经雪披的草原, 竟然有橙色的草料, 喂养着成群的牛。 冬日的牛呀, 悠哉悠哉的吃着草。让我们一行人想起奥马哈闻名全美的特产 - 奥马哈牛排。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路往西, 我们到一个餐馆吃晚餐, 是当地同事推荐的, 那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餐厅。 餐厅的主人很喜欢打猎。 据说他打猎的足迹遍布五大洲。 他把猎物剥皮做成标本, 里面填满石膏,展示在餐厅周围的墙壁上, 活脱脱就是一个动物博物馆。里面有北极熊,非洲象,非洲狮子和很多羚羊的标本。 打猎是一种富人的游戏,据说美国总统川普的儿子有一次在非洲还猎杀了一头非洲狮子,曾被美国媒体大大的批评了一顿。 这家餐馆里头菜的味道很美国化, 烤鸡翅做得非常特别, 很脆, 大家最喜欢吃。后来,再有朋友去美国时,我们都会推荐如果到了丹佛,一定要去这家餐馆吃炸鸡翅。

到了内州西边, 地势从平原慢慢变到高原, 跌宕起伏的群山, 取代了一望无际的原野, 南拐上去丹佛的路, 从北朝南开, 一路上全是越野车, 或者小型箱车, 像我们的小车在往丹佛高原上奔跑, 压根就看不到. 幸好我们的林肯车子马力够大。到傍晚, 华灯初上, 抵达了丹佛. 我们找到了下榻的希尔顿旅馆, 是一个套间, 有全套的厨具, 会客厅和卧室。

第二天九点多, 我们开车到一个滑雪胜地。一路上, 刚上高速路, 远处的雪山映入眼帘, 带着清晨新鲜的空气, 夹着一丝冰冷, 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出乎意料的是, 在礼拜天的早上, 高速路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真是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看着美丽的雪山, 我赶紧给一个女同事一个任务, 照相。 她拿着相机照了好些相片, 同事们都说她在照相上是蛮有天分的。

到了滑雪地的停车场, 吓人一跳, 停满了车, 到处都是人。 由于我们不会滑雪, 我们买了溜雪(英文叫snow tubing),就是坐在一个轮胎里, 从半山腰溜下来。 度假村的主人做了四个滑道, 从慢到快, 第二道还设计了一个突起, 下滑的轮胎撞到那道雪槛, 飞向半空, 倏然落下, 再继续滑行到谷底。 非常刺激。每一个道, 开始时, 负责人用力转轮胎,增加旋转力度, 让你旋转下滑, 甚是好玩。

距离滑雪场一个多小时,有一个米勒-库尔啤酒厂。 库尔啤酒是美国第三大啤酒品牌。有好几个厂地. 在丹佛的产地座落在落基山脉的黄金城(Golden), 据说当年西部淘金时, 在科罗拉多州的大城市, 曾经是州府 (后来州府搬到丹佛去了)。 这个城市被选为库尔啤酒的产地, 据说是因为这里的水质特别好, 清新, 富含矿物质。 导游小姐给我们仔细介绍了生产啤酒的全过程, 还让我们品尝他们的啤酒。一个个超级巨大的发酵箱,一条条长长的传送带,一瓶瓶的啤酒被装送起来,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第二天, 当地友人安排了参观美国国家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和国家气象研究中心。在里面了解了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利用。这个再生能源研究所在美国蛮有名气的, 有三任美国总统访问过。里面还介绍了氢气作为能源驱动的将来汽车,当然也包括核电,风电和水电的制作机理。在巨石城(Boulder)的国家气象研究中心, 里面介绍了气象研究的各种方法, 和全球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气候变化, 介绍了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 和现代计算机在天气研究中的应用。那里有全美国有名的计算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气象研究中心的建筑物是由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精心设计的建筑精品,融合了在科罗拉多州到亚利桑那州这个区域少数民族的一些建筑元素。

一个意外插曲是在我们去国家气象研究中心的途中, 想去一个叫红岩石的公园, 那附近有个叫恐龙足迹的山脉。 远远开去,真象是一条卧趟着的恐龙。 快到的时候发现冰雪导致道路太滑, 封山了。 我只好调转车头, 小心翼翼的, 以每小时24公里的时速, 慢慢的开到坡底, 上了高速路。一路上真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 后来,我们再次光临这个地方,果然是好地方。 红红的岩石,像个坐着的大狮子,昂首向天长啸。

在丹佛, 我们参观了美仑美矣, 壮丽大方的州府办公大楼。 导游介绍说, 这个办公大楼是举世无二的,也是不可再重新建造的, 因为里面用的玫瑰红花岗石, 产于丹佛附近的一个矿山。整个矿山都采完了,所有的玫瑰红花岗石都采光了,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山了。 据说每一块玫瑰红都有一个天然的图案, 经导游讲解,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同事还在州长办公室找了州长常坐的一个高脚椅子坐了下来,导游戏称他为州长 (Governor )。导游是州府办公大楼里的员工,免费给游客介绍大楼和州的历史,逸闻趣事。

与州政府办公大楼隔街相望的是一个很有历史的旅馆,曾经接待了包括孙中山, 英国女王, 和好几任美国总统。外表看来很别致但很朴实。想不到国父孙中山先生竟然到过这里。

当时已经是十二月份,接近新年,丹佛市到处都张灯结彩的,州政府大楼里有一颗大大的圣诞树,扶手每隔不远处就是一些圣诞节的装饰品。 离州政府大楼不处有一个大楼(好像是州高等法院),外面全部都装满了彩灯, 别有一番味道。

丹佛市的自然科学博物馆设计的非常吸引人。里面的展品可谓是别具匠心, 动物标本逼真到可以以假乱真。对于地球的演化, 南美洲, 北美洲各少数民族, 和各大洲动物的种类和陈列, 对于太空的探测方法, 都介绍得非常详细。

在回来路上,我们顺道游览了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人工湖筑成的大坝, 号称西半球第二大大坝。非常出人意外的是即使在历经零下15度的严冬,湖面还是没有结冰, 碧绿的水傲视白白的积雪,依然缓缓流动, 可谓大开眼界。

最后说点题外话

美国文化根植于英属殖民地时期,随着当地的环境发展出独立而独特的文化,包括了西班牙-墨西哥的牛仔文化和后来的数波殖民潮的强烈影响——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总体上说,美国文化最显著的影响来自北欧,特别是德意志、英格兰和爱尔兰,以及后来的意大利、希腊、和中欧犹太人的文化影响。原为奴隶的非裔美国人也保存了一些自西非带来的文化。美国的地理名称往往反映了英格兰、荷兰、法国、西班牙、和美国原住民等等的综合历史成分。

当地人热爱体育,是NBA丹佛掘金队的主场所在地,也是冰球强队科罗拉多雪崩队(Avalanche)主场,更是美式橄榄球丹佛野马队(Broncos)的根据地。体育节目的直播收视率很高,很多当地人也喜欢在有比赛时到相应体育场馆为主队加油助威。

丹佛是美国西部交通枢纽。七条铁路干线、多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城东北有斯泰普尔顿国际机场。城市紧靠景色秀丽的落基山,气候宜人,市内多公园、绿地,环境优美,成为旅游胜地。主要文教设施有科罗拉多州历史博物馆、丹佛艺术博物馆、红岩室外圆形剧场及丹佛大学等。


《鹊桥仙▪走进美西大沙漠》——佚名
空灵悠远,苍凉野逸,
如入洪荒之境。
飞车过处秃丘移,
遇奥特、棕榈相迎。
黄昏临近,蓦然回首,
惊见梦般云影。
彤霞彩晕拥金乌,
天光舞、引人入胜。

更多文章请您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鹰瞳世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