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冬酿黄酒与水乡社戏

 

文|杨莹

绍兴是一座有着 2500 多年建城史的小城 ,是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以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而称著,更因黄酒和社戏而名闻天下。千百年来,绍兴一直浸润在醉人的酒香之中。绍兴的游客纷至沓来,品黄酒、看社戏成了经典的标配。2006 年,绍兴黄酒酿制工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水乡社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立冬过后气温骤降,笔者顶着萧瑟的寒风来到绍兴,穿过小桥流水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鲁迅故里的青石板路上,感觉到空气里飘荡着一阵阵的黄酒香。鳞次栉比的店铺门口,从古越龙山、会稽山和女儿红这绍兴黄酒“三剑客”,到许多零沽、瓶装坛装的普通黄酒一应皆有。咸亨酒店的当家的非常客气,顾客买十袋茴香豆,就回馈两杯黄酒。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地挑选着。他们将赠送的一小杯黄酒一饮而尽,一扫初冬的寒意。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中唯一源于中国的酒种,而黄酒当中最有名的当数绍兴黄酒。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绍兴黄酒是中国首批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其余两种为葡萄酒和啤酒),黄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黄酒的品种众多,如山东的即墨老酒、福建老酒、广东珍珠红酒、无锡惠泉酒等,而为酿酒界所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黄酒精髓的,就只有绍兴黄酒。绍兴黄酒又称绍兴酒,绍兴老酒,基本定型为状元红、加饭、善酿三种。最早,它是越王勾践献给吴王的佳酿,吴国军士狂饮,积坛成山。

到了南朝时期,绍兴黄酒已被列为贡品。唐代王绩写的《酒经》中已对绍兴酒的特点和制作,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最脍炙人口的“越酒甲天下,游人醉不归”诗句则出自南宋诗人陆游之手。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 63 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就专门提到了绍兴酒;《镜花缘》第70 回里还有关于绍兴“女儿红酒”的描写。南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建临时陪都时,钦定绍兴黄酒为宫廷御酒,史称“黄封贡酒”。

在绍兴人眼中,绍兴黄酒是极富内涵的。譬如绍兴“女儿红”酒味甘洌,色泽橙红,口感温和,酒精度不高,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古越民俗中,谁家生了女儿,都要将几坛当地酿造的醇酒封藏在墙壁内或地窖里,等到女儿十八岁出嫁时,才掘出作为陪嫁之礼或开启招待宾客。因此,“女儿红”是酿了十八年的亲情与相思,味道愈发浓酽,开盖后,馥郁的米酒清香便扑面而来。而与“女儿红”齐名的“状元红”,则是家中生了男孩时储藏的,待到男孩取得功名时再品尝。

不管是女儿红还是状元红,绍兴黄酒入口甜爽滑润,饮后颊齿留香,但又后劲十足。绍兴人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酒习俗是乡情风俗的载体,有 “剃头酒”“得周酒”“寿酒”“白事酒”“忌日酒”“清明酒” “冬酿酒”等。在形形色色的酒俗中,“冬酿酒”最特别,它和立冬节气有关,具有浓郁的酒乡色彩。绍兴人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长时间低温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绍兴黄酒有着源远流长的酿造历史。它是一种不经蒸馏发酵的酒类,采用精白糯米、优质小麦为主要原料,汲取得天独厚的鉴湖之水酿制而成。鉴湖是绍兴的主要水源,湖水经岩层与砂砾过滤净化,水质清澄醇厚,特别适合做黄酒。此酒色泽橙黄清澈,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鲜甜醇厚,风味独特,愈陈愈香,久藏不坏,颇具“长者之风”。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做黄酒,称之为“冬酿”,并以此祈求福祉,已逐步演变成绍兴当地的一种酒俗和民俗。

绍兴东浦镇是绍兴酿酒的发祥地。镇里几乎人人都会做酒,且家家做酒、年年做酒。绍兴黄酒的酿造要经过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开耙、灌坛、压榨、煎酒这几道工序。一般来说,1 斤米可以做 1.7 或 1.8 斤黄酒。酿成四大系列,即:元红(干型)、花雕或加饭(半干型)、香雪(甜型)、善酿(半甜型)。糯米用来做加饭酒,梗米做元红(当地人称之为“梗元红”或“土绍”)。发酵的程度就直接决定酒的好坏,发酵过头酒太酸,发酵不够酒又‘嫩’了,没有味道。

在镇上的黄酒博物馆,笔者看到顺着墙跟摆放着一溜陶土坛子。原来,陶土坛在整个黄酒酿造中的地位正如葡萄酒之与橡木桶,同样是独一无二的绝配。陶器特有的细微透气性对发酵的菌种“活”性相当重要。事实上,还没有一种器皿可以代替这种古老的酒坛。而且,新的坛子还不能用来装成品酒,只有那些装过半成品酒的旧坛才行。因为新做的陶土坛难免有细小渗漏或难以发现的疵点,会导致成品酒氧化变质。

开耙是黄酒制作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酒味是酸还是甜都在这个环节决定。开耙师父在当地是很有地位的,被称作“酒头脑”,由他们根据每缸酒的表面颜色、缸内的“嗞嗞”声、手感触的温度来决定时否“开耙”。开耙后,黄酒还要进行压榨(滤去酒中杂质)、煎酒(用高温煮沸杀菌)等工序,最后再进行灌坛分装。如今,手工制作的绍兴老酒仍延用宜兴陶坛装灌,用箬叶和黄泥封口。虽然古老的黄泥封口早已远离了现代生活,但在酿坊看来,这仍是绍兴手工黄酒风味的标志之一。

立冬这一天,黄酒博物馆里还举行立冬开酿仪式。古朴的酒坛、红色的木桶及蒸桶的热气四处弥漫,鼓乐声伴随着酿酒吆喝的声以及充满酒乡情韵的舞蹈……在数字化的今天,古老的绍兴黄酒依然遵守着千百年来的规则不曾改变。一场别具一格的浓浓的酒俗风情文化展示,演绎着千年酒都黄酒的历史。

在鲁迅故里,笔者还看到了水乡社戏的表演。“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的习惯。社戏是为祭社而演的戏。绍兴旧时习惯,每年春秋两季要祭社。春祭叫“春社”,秋祭叫“秋社”。祭社之日叫“社日”。社戏一般在庙台、草台、河台、街台等场所演出。戏台搭在祠庙里,就叫庙台;搭在路口或空旷处,就叫草台;搭在河岸边,就叫河台;搭在临街,就叫街台。浙江绍兴境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水乡泽国”为社戏的孕育、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腴的土壤。社戏的演出,因与绍兴独特的水乡环境完美地结合,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社戏的兴盛,成就了绍兴的古戏台。

“社”是古代的乡村组织。旧时各社各村都有定期演戏的习俗,民间称为“年规戏”。村里有了年归戏,循俗就须写信或派人把六亲九眷请来看戏。鲁迅先生在《戏社》一文问中说的:“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就是指此。社戏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歌舞,是一种具有酬神祀鬼性质的民俗活动,经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无数次积累、融合,在宋元时期完成祭祀活动与戏曲表演的结合,形成“社、祭、戏”相统一的格式。

随着戏曲的繁荣,元、明时期,民间社戏活动极为鼎盛,特别是春祈秋报、节日盛典、迎神赛会等时日,各乡镇群众云集,戏场锣鼓喧天,极为热闹。明朝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有陶堰司徒庙夜演社戏的记载。 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 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每逢庙会、冬至、大年,社戏成为水乡绍兴最“露脸”的演出

由于演戏的目的不同,社戏剧目常规分为彩头戏、突头戏和大戏三部分。彩头戏,也称“口彩戏”,主要为恭祝发财、晋官的吉利戏剧。突头戏,当地称“骨子毁”,是为正戏作铺垫的戏剧。其剧目情节曲折,有较高艺术性;演技上唱、做、念、打各方面均见功夫。著名剧目有《龙虎斗》、《英列传》、《双龙会》等折子戏。彩头戏和突头戏一般均在白天演出。大戏即正戏,绍兴人称“平安大戏”,傍晚开始演出,著名的大戏如“目莲戏”,演出中根据剧情发展,插演鬼戏。

平安戏的剧目多是短小的折子戏。规定先闹“头场”、“二场”,后面大敲一通锣鼓。之后,照例演出闭着眼睛也能背着出来的五个讨彩戏,然后才逐个演出“头家”(为首的执事者)所点的戏。“头家”点戏时往往先问剧团的班主来了哪些角色,然后因角色而点戏。大演戏的是整本戏,《双核桃》《倭袍》《双龙会》等都是常演的大戏。不过大戏的中间也一定要穿插一些《男吊》《女吊》《跳无常》等鬼戏。鲁迅先生很喜爱这些鬼戏,连台词都能一套一套地背出来。

绍兴的水乡戏台,十之八九造在土地庙前的小河里,俗称“万年台”,又称“水台”,它汇集了建筑、戏曲、书法、宗教等多方面的艺术文化,是迄今保存在绍兴境内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着明、清以来绍兴境内戏曲声腔发展和繁荣。据统计,解放前绍兴府至少有六七千座古戏台,而现在全市仅剩下 300 多座。2012 年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绍兴水乡社戏民俗活动在钟堰庙戏台、马太守庙戏台、城市广场戏台、马山东安村戏台、柯岩鲁镇戏台、鲁迅故里戏台等场地举行。

绍剧、越剧、绍兴鹦哥戏、绍兴目连戏、诸暨西路乱弹、新昌调腔等极具绍兴地域特色的传统戏曲,在这六个戏台轮番上演,观众可以站在岸上看,也可以坐在船上看。戏台搭在湖中央的,湖面上挤满了小划船、出畈船、乌蓬船。2013 年,水乡社戏大型展演活动作为“非遗十年 ,美丽绍兴”系列活动之一,以钟堰庙戏台为主场地,以马山镇东安村戏台、鲁迅故里戏台、柯岩风景区戏台等传承基地为分场地,组织社戏演出。水乡社戏被评为绍兴市八个非遗品牌活动之一。

社戏深深地植根于绍兴人的心中,除了时令节气,凡有喜庆之事,也会搭戏台演出,或请知名的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或请民间的戏班子。笔者出了鲁迅故居,走访绍兴老街的时候,看到古桥边上聚着一个民间的社戏班子,几个中老年人在那里吹拉弹唱。随着“锵锵”的锣声,演出开始了,街边的看客都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图。看来,绍兴人早已把社戏这项民俗文化,当做生活的一部分,自觉传承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