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女游客混入老道外,和东北爷们儿喝桶装啤酒,南北差异太大

 

哈尔滨老道外,老哈尔滨人的记忆,除了老建筑的追忆,更是对美食的探索。食物,往往凸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一个时代的温存,它包含了生活的真性情也体现了当地人的脾性。在老道外随意走走看看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条巷子,巷口的食铺充满了记忆的颜色。

遮阳篷下,坐满了人,所有人都在喝着酒聊着天,这样普遍的平凡场面似乎不足以引人好奇,但教人发现奇迹的是,酒桌上的所有食物都以黄纸为盘,并且这些食物以熏酱为主。人群里除了少许拿杯子喝哈啤的,其他人基本都是以盛酒的”桶“直接干,这不仅凸显了东北人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情,也将延续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有人说熏酱熟食的吃法是当年老毛子留在哈尔滨的味道,干肠,松仁小肚,鸡丝干豆腐,猪尾巴等,如今成为哈尔滨人最深的记忆。

1910年的中华老字号,在哈尔滨市有多个分店,但在老道外的北五道街上的这间正阳楼店却具有风味。它沧桑,古旧,虽不在巴洛克建筑内,但历史的气息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痕迹。在这里,看不到游客,全是本地人,或者生活在这里的东北其他地区的人,所有的谈笑风生中尽是一口大碴子味。认识或不认识的都可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最后自己算自己的账走人。

在遮阳棚下有一个行装很酷的老人,他穿着一身黑色衣服,手上戴着黑色手套,脑袋十分光亮。就在我拿着相机准备拍下眼前一幕幕有趣的街景的时候,他向我招手了,示意我过来坐下。顿时,我的出现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仿佛这里从未出现过游客。

“你是在街拍吗?”“你是摄影师吗?”“你是学生吗?你是来完成作业的吗?”等等此类的困惑。坐下来之后,自然也是点了一些纸包熟食,只是对于在这里的人而言,喝酒聊天似乎才是主事,吃什么并不重要。然而,这不是一间酒馆,却有茶馆的风味。

人们的时间很充裕,在这个闷热的天气里,不像南方人喜欢深居,喜欢闲藏,他们反而会坐一下午,一纸鸡丝干豆腐就可以吃上半天的,唯一不断在更新的就是啤酒了。

有人说,除了哈尔滨市的哈啤,在国内其他城市所喝到的哈尔滨啤酒都不够味。这话是真是假,难以查证。但哈尔滨人喜欢喝啤酒,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坐在遮阳棚下,不久就来了一场大雨,但客人并没有散去,依旧从容的喝着酒聊着天,吃着小肚,还有一颗颗大蒜。

去过茶馆喝茶的人应该有所了解,时光闲散,一切缓慢。尤其是在旧城区,小城镇街边的老茶馆,非网红店更不是景点,一壶茶水往往几块钱,更为传统的时候才几毛钱,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安徽临涣老茶馆,坐在那儿的感觉就如今天坐在哈尔滨的正阳楼前。

只不过茶水换成了啤酒,瓜子变成了熟食,但氛围却是如此一致。雨水不断的打落着这座城市,老道外的旧建筑在阴沉的雨天里格外魅力。在我将这里与茶馆画上等号的时候,陪同的朋友却想到了巴黎。巴黎多雨,坐在街边咖啡馆一边喝咖啡一边看街上风景的时光实为浪漫。但他认为坐在杂乱破旧的老道外的北五道街上喝着啤酒,吃着熟食,看着雨中风景这与在巴黎并无两样。

不论是临涣的老茶馆,还是巴黎的咖啡馆,这正阳楼前的一切画面都是几代人温存的记忆。它可能无法代表整个哈尔滨人的生活习性,但却成为一部分人的时代岁月。这段岁月,跨过了一个时代,却依旧焕发着生命,成为这一部分人对产生时代追忆的时候,正阳楼便成了他们的去处。

于是我们从下雨坐到雨停再下雨,几乎是整个下午的时间,周边的人都没有换成新面孔,仍是那一群人,对时代和生活产生追忆的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