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最灵秀 富丽的坐具坐墩,鼓凳,绣墩
宋代文人欧阳修曾写下:“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尤其是最后那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让我们仿若看到一个在富裕家庭中的女子任由春来春去,带不走那不尽的寂寞与相似寂寥的苦闷。这首《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写得悲凉婉转,一个“深”字烘托出无尽的幽怨。
或许我们现在的女性无法理解古代的女子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她们要三从四德,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动静有法是最基本的行为标准。若说这闺房里的坐具,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绣墩。
绣墩,就是坐墩,因女子常在其上覆盖一方精美丝绣之物以作装饰,彰显其华丽,才得此名。另有一说法,历来多为木腔鼓造型,平顶微凸,弧腹中空,外形尤似古代的鼓,故又称鼓墩。
说坐墩是个性十足的坐具,是因为它在造型上是姿态万千,有圆形、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还有开光与不开光之分。材质也不尽相同,有木、竹、藤、雕漆、瓷等。在这里,我们重点来看一些传统木作的坐墩。
四开光弦纹坐墩
说起这坐墩,必须得说一下开光与鼔钉等一般明式坐墩的主要特征。先说这开光,它是指鼓墩腰上的较大通透的光洞。开光有四开光、五开光、海棠式开光等。此凳四开光,便是说明坐墩有四足。腹部开光作圆角方形,开光边缘及开光与上、下两圈鼓钉之间各起一道弦纹。鼓钉是用“铲地”造法起出来,摸起来柔和细腻,使得坐墩内敛却雅致。腿子上下格肩,用插肩榫的造法与牙子相交,这样,坐墩越受力上下结合越紧密,这也是匠人们在制作坐墩的过程中精良且考究的表现。此坐墩造型浑圆可爱,雕饰简练,颇具明式家具简练却精致的风格。
海棠式开光坐墩
它为无开光,开光作四瓣海棠式,除弦纹和鼔钉外,并无其它雕饰。虽看似简单,却在造型及做工上颇为考究,上下一样,似鼓非鼓,别具特色。
直棱式坐墩
这坐墩也算是借鉴多方力量而成的,它似鼓却吸取了直棂窗及鸟笼的造法,用较为细小的木条早就出一个颇具特色的坐墩,这也是古代匠人有时不惜工料出精品,但有时却凭一个“巧”字制作出如此“惜料”的家具。自古以来,“好钢用在刀刃上”是一种物尽其宜的做事风格,但物尽其宜的另一个表现便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变废为宝!
紫檀四开光雕西番莲纹坐墩
此坐墩系朱家溍先生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的藏品之一。自清康熙年间,宫廷中大量使用西洋艺术匠师,更多的西洋风格被应用在建筑及家具中。此墩便是一件中西合璧的作品,绣墩上浮雕的西番莲纹是典型西洋纹饰的一种,它极富于变幻,且可随形而雕,线条如诗文般抑扬顿挫,舒卷间流转生姿,与开光虚实融为一体,通透且精致。
虽坐墩的样式还有很多没有一一列举,但不能不说它是一件极具变换且非常实用的家具,它不仅在室内使用,也常在庭园、室外陈设。坐墩轮廓圆润,并非棱角分明之坐具,故姑娘们的裙裾罗衫才不会因为落座时被坐具的边角挂住。美人坐绣墩,人美,绣墩精致,彼此相互映衬,也不失为一幅美丽画卷。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