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小孩喜欢的这些“糖果”、“邮票”千万不要碰
你能想到吗?
这些看上去非常可爱的卡通贴纸
竟然是新型毒品!

这是一张像贴画的新型毒品
——“LSD致幻剂”,俗称“邮票”
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
无色无味
但毒性极强
犯罪分子会将“LSD溶剂”吸附在纸上
浸泡饮料或者直接含服
还有下面这种指甲盖大的小纸片
被密封装在塑料袋内
看上去就像是一张邮票

以前
我们觉得毒品离我们平常老百姓很远
但现在
新型毒品却出现在了我们和孩子的生活中

毒品恶爪,已悄悄伸向00后
其实,毒品早已不只是成人世界的鬼魅
贩毒分子早已将他们肮脏的双手
伸向了未成年人
这批贩卖“贴纸毒品”的都是一群00后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安全警惕性低
利用学生关系传播
赠与食物是正常现象
虽然看上去
只不过是一张比指甲盖还小的纸片
但这种毒品的“威力”却是摇头丸的3倍
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
只要将这张小纸片含在口中
吸毒者会开始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只需100微克
(相当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
就足以让人在视觉、听觉和记忆上产生幻觉
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
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曾经就有一位澳大利亚的16岁中学生
在误食用“LSD致幻剂”后幻想自己能够飞翔
遂从阳台跳下身亡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

毒品的毒性不分年龄
有一位外国艺术家
曾在食用“LSD致幻剂”后
画了很多幅自画像
没想到随着毒性阶段性的发作
她的画作变得越来越诡异、惊悚

孩子喜爱的“糖果”可能也是毒品!
2018年10月
一种新型毒品“糖果”被海关查获
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下
却是摇头丸

生活中
像这种卡通贴纸、可爱的糖果
都非常受孩子欢迎
一旦有歹人引诱
孩子很有可能就会走上歧途
伪装的毒品宛如“披着羊皮的狼”
央视新闻就曾报道过一款
在KTV售卖的“潮流饮品”
很多青少年为追求“时髦”
而去尝试了这种过度包装的陌生饮料

哪里知道这其实是一款
含有γ-羟基丁酸的新型毒品
它无色无味,喝下可能会
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
不止有上面这些华丽的“外衣”
狡猾的贩毒分子还会将毒品伪装成
下面这些看似无害的“小零食”
以诱骗青少年吸毒
▼







这些“食品”是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的
它只可能是别人拿来给你“尝”的
孩子要警惕“零食诱惑”
家长千万不要追求“时髦”
不给毒品任何可乘之机
作为家长
可以教育孩子远离毒品
却无法保证毒品不会变着法子
伪装、潜伏在孩子身边
所以,家长请务必关注孩子成长
警惕孩子的反常现象
一定记住三点警示:
1.未成年人不要涉足不良场所,避免与不良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在外面,有陌生人递给你的饮料、零食,千万不要去尝试。公共场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食物,离开了坐位再回来时,千万多留个心眼,不要再吃桌上的食物。
2.家长要认真履行监护责任,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生活、学习、交友情况,帮助子女禁绝接触毒品的可能性。
3.相关职能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向未成年学生广泛宣讲毒品的种类、危害等禁毒知识。
有些事永远不能试!
有些路永远不能走!
有些错永远不能犯!
每个人都要谨记于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