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我想对新手爸妈说:生孩子的痛仅仅是开始,养孩子才是真正的挑战

 

作为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我最想对新手爸妈说的话是:别焦虑,别着急,别害怕,别轻信权威,也别盲从长辈,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爱孩子,去照顾孩子即可。

过度焦虑的结局就是,产后抑郁症容易找上你。

我当年就是过分焦虑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结果深陷产后抑郁,不得自拔。所幸,后来在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下得以脱险。

一般来说,作为新手爸妈最焦心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插图来自《跌跌撞撞的爸爸》

  • ①孩子频繁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
  • ②孩子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与医生体检表上的标准不一致:身高过高或过矮,体重偏轻或偏重,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 ③孩子吃饭胃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
  • ④孩子频繁夜醒,睡觉质量差。
  • ⑤孩子抵抗力差,频繁生病。

这些问题我通通遇到过,每一个问题都像紧箍咒一样揪心,令我寝食难安。

没生孩子之前,我妈妈告诉我,养育孩子极其简单,只要给孩子喂喂奶,换换尿不湿就行了。生了孩子之后,我才明白,养孩子压根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经历生孩子的十级疼痛,仅仅是个开始,养孩子才是真正的挑战!

为了在养娃路上走得更加轻松自在,脱离了产后抑郁的我开始啃一些专业的育儿书籍,包括《RIE育儿法,养育一个自信、独立、能干的孩子》、《捕捉儿童敏感期》、《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儿童发展心理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养育男孩》、《爱和自由》、《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科学育儿的硬核方法,也懂得了如何去辨别和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掌握了很多亲子沟通的实用技巧和秘诀。

《捕捉儿童敏感期》告诉我,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发展某项技能的敏感期也不一样,切莫强求一致,否则是自寻烦恼。

《儿童发展心理学》详细记载了个体从产前发育开始到青春期的发展进程,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及学步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和青春期等阶段的发展特征,系统阐述了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生理、认知、智力、情绪、语言、行为、社会性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发展状态,以及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既能找到有科学依据的教育理论,也能找到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大量优秀的教育实践案例。可以说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易读性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入门书籍。

《RIE育儿法:养育一个自信、独立、能干的孩子》《婴幼儿及其照料者》都是关于尊重及回应式的保育和教育的理念、方法。强调要尊重每个孩子及其成长的过程,教给父母们在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洗澡、陪宝宝玩耍、保证宝宝的睡眠、设立限制等日常照料和陪伴过程中,如何读懂宝宝的需要并对其做出准确的回应。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有个很特别的观点,“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回顾可爱多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我发现,作为新手妈妈,我最迷茫的阶段是可爱多0-2岁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不会说话,只会一个劲地用哭来表达不满,特别容易令人心神俱疲,无所适从。

接下来,我会结合这几年学到的育儿知识和积攒的实战经验,单独讲一讲如何照顾0-2岁婴幼儿,以及新手爸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掌握的方法。

插图来自《跌跌撞撞的爸爸》

“要向一个新生命的生物钟节奏妥协,你不会永远处在这种时间扭曲的状态……要把这段时间当做在一个没有时钟的小岛上度假,除了回应你自己和宝宝的需求、节奏之外,什么都不做。”

这段话是美国婴幼儿育养中心(RIE)的创始人玛格达·格伯写在《亲爱的父母》里的一段话。

旨在提醒我们,作为新手父母,我们一定要平衡好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宝宝的生理、情感需求。

⭐️照顾好宝宝的前提,一定是先照顾好自己。

如果你始终处于心力交瘁的状态,那你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照顾好宝宝,精准捕捉到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饿了,困了,累了,想要陪伴……

如果需要,你可以寻求并接受别人提供的任何帮助。包括请别人帮忙做一顿饭,请家人帮忙临时看护下孩子,请专业外援来做家务等等。

对于那些不请自来的帮助——经验丰富的宝妈和长辈主动提供建议,或者提出批评,你可以温和地提醒给建议的人,“虽然很感激你们的关心,但我才是宝宝的妈妈,我需要练习找到自己和宝宝相处的最佳方式。”

最重要的是自己和宝宝舒服。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做父母上,并尽可能地不理睬别人的闲言碎语。听得太多了,更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插图来自《跌跌撞撞的爸爸》

⭐️学会观察并分辨孩子的哭泣

哭是宝宝的第一语言。

太冷了,太热了,太累了,太饿了,不舒服了,受惊吓了,宝宝都会大声哭泣。这时候,你要尽可能地放松,学会观察并理解宝宝传递的信息。

你要记住,你的任务不是让宝宝立刻停止哭泣或者缩短哭泣的时间,而是去观察和了解宝宝哭泣的原因,以便精准回应。

有些宝宝哭是仅仅为了自我安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在安慰宝宝他却继续哭,一定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掌握窍门。有时候,宝宝只是没哭够而已。

所有婴幼儿都需要哭。哭泣有净化心灵,放松身心的神奇功效,我们应该允许宝宝自由表达,并且努力适应。

你要相信,宝宝的哭泣最终都会停止,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如果宝宝真的一直哭,那么最大可能是生病了,赶紧上医院看看比较稳妥。

印象中可爱多哭得最厉害的阶段就是接近满月时得了肠绞痛。那段时间真的是最煎熬最难扛的时段。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会随时哭,持续哭,每天至少三小时,而且中间很少甚至几乎不停歇。吃了医院里开的益生菌,见效也不是特别大。

后来医生建议,让宝宝趴在保持坐姿的大人的肚子上睡觉,有助于安抚情绪和排气。爸爸就好几天彻夜坐着睡觉,只为了帮助宝宝缓解疼痛。此举虽然累父母,但效果真的绝佳,宝宝哭泣次数大大降低。

⭐️换尿布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好时机

插图来自《跌跌撞撞的爸爸》

玛格达说,“对于宝宝来说,换尿布就是给情感加油,并建立关系的机会。”

机械而快速地换尿布只会给宝宝传递一个负面信息——照顾身体和大小便是令人不快的。

有些父母为了快速换尿布,甚至会随手丢给宝宝一个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宝宝会养成不关注自己的身体的习惯,养成不关注正在进行的事情的习惯,并养成不关注父母或照料他的人的习惯。

反言之。如果你始终能做到体贴地给宝宝换尿布,就能够给宝宝提供一种安全感,一种被尊重,被悉心照料的感受。

换尿布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 ①提前准备好你需要的东西,比如隔尿垫、湿巾、纸尿裤、干净的裤子、护臀膏等。
  • ②慢慢靠近宝宝,告诉他,我们要换尿不湿啦!
  • ③描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我们要脱裤子咯,你可以抬起屁股吗?妈妈要给你擦屁屁咯,擦干净了,屁屁就舒服啦!换好新的尿不湿啦,有没有舒服一点呀!

描述你和宝宝将要一起完成的事情,并请求宝宝合作,通过这些小细节告诉宝宝,照料是你和宝宝之间你来我往的舞蹈,而不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

慢下来,仔细观察你的宝宝,描述并对他发出的声音和身体动作做出回应,这是在为你们之间的终生相互尊重的沟通打基础。

插图来自《0-36月龄新手妈妈育儿绘本》

⭐️宝宝生性好动,如何选择纸尿裤

据专家统计,每个婴幼儿在小时候都要换5000多次纸尿裤。可见,纸尿裤在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今,市面上纸尿裤品牌众多,鱼龙混杂,作为宝爸宝妈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纸尿裤呢?

我来说一下选择纸尿裤的几个关键因素:透气性、吸水性、轻薄性、防侧漏。

宝爸宝妈们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纸尿裤越薄越好,越薄越透气。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纸尿裤越薄,透气性就会越好,这样夏天使用,可以防止宝宝红屁屁。

同样材质和结构的纸尿裤,确实越薄越透气。但轻薄和透气性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纸尿裤要变薄很简单,只要添加很多胶,强行压薄就可以了,但这样会影响纸尿裤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柔软亲肤度。

纸尿裤的透气与否,关键在于表面材料和吸收层使用的材料是否透气。

我们先来看一下纸尿裤的主要组成部分︰表面包覆层、吸收芯层和底布。

表面包覆层

市面上纸尿裤的表面包覆材料基本上是无纺布面层。好的无纺布能提升纸尿裤内部的透气性。这样,水蒸气才可以畅通无阻地排到纸尿裤之外,让宝宝保持屁屁始终干爽舒适。

吸收芯层

国内市场上纸尿裤的吸收芯层,主要是由纯木浆(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SAP)构成层状结构。

底布

很多高端纸尿裤底布会选择使用感觉更为舒适的无纺布,低端的纸尿裤底布则主要由PE膜构成。

插图来自《0-36月龄新手妈妈育儿绘本》

从可爱多出生到3岁,我们用了不下10个品牌的纸尿裤,高端低端的纸尿裤产品系列都用过。

最明显的一个感觉是,高端纸尿裤通常摸上去更加亲肤柔软,吸水性也更好,吸水后整体比较均匀,也不容易红屁屁。廉价的纸尿裤通常摸上去比较硬,有点类似尼龙的质感,吸水吸多了,容易变成一坨一坨的,有些甚至还会往外渗水。真的惨不忍睹。

前几天跟刚生完二胎的闺蜜聊天,她说最近发现了一款特别好用的国产纸尿裤品牌——妈妈咪呀,其柔软程度、透气性堪比好奇铂金版,价格却比好奇铂金版实惠许多。

我好奇上网一查,原来Mamamia妈妈咪呀是中国婴儿纸尿裤行业10强企业,也算国产纸尿裤品牌中的翘楚了!“萌熊柔抱”是其主打系列,采用第四代Q吸芯体,利用3D立体工艺,多点导流槽下渗,以达到快速均匀吸收尿液的效果。这个系列的纸尿裤厚度仅1.9mm,比普通纸尿裤薄1/4,饱水量却达1.8倍。

为了证明网上所言非虚,我特意从闺蜜家拿了两片纸尿裤回家做实验。

吸水性实验

首先,我做的是吸水性实验。

我将混合了紫色色素的清水分三次倒入妈妈咪呀纸尿裤,发现它很快就会吸收水分,并且水分不会堆积在一个位置,而是非常快速地分散到周围的其他区域,并且始终保持整体均匀吸收的状态。

透气性实验

第二个做的是透气性实验。

我把热水倒入下面的玻璃瓶,上面覆一层尿不湿,并用橡皮筋固定。最上面放一个透明塑料瓶,以观察水蒸气穿透纸尿裤的效果。结果2秒钟不到,最上层的透明塑料瓶瓶壁上立刻起了一层白雾。

两个实验下来,我终于确信,这个国产尿不湿品牌一点也不输大牌,价格上还更加亲民,确实是家庭自购尿不湿的性价比之选。

当然,无论是哪种尿不湿,关键还是要勤换。再好的尿不湿也有超负荷的时候,最好2小时左右更换一次。(建议跟女孩子生理期更换姨妈巾的频率保持一致,太久了容易滋生细菌。)

最后再提一下纸尿裤防侧漏的问题。

市面上的纸尿裤大多防侧漏功能都还是不错的。想要防侧漏,最主要的是选择合适的纸尿裤尺码。纸尿裤尺码偏小或者偏大,都容易侧漏。

另一个要点是,打好纸尿裤后,一定要记得用手理一理宝宝大腿内侧的防侧漏隔边。否则,防侧漏隔边没有挺起来,也达不到防漏效果。

⭐️如厕训练

要相信,所有孩子最终都能学会使用厕所,只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如何看出孩子准备好使用厕所了呢?

首先,宝宝必须在生理方面做好准备,以便他能够控制膀胱和大便,直到他到达厕所。如果他的尿布能维持一个早晨都是干的,这是他做好准备的一个征兆。

其次,宝宝必须在认知方面做好准备。能够理解整个过程,明确知道他在使用厕所时应该做什么。

最后,宝宝必须在情感方面做好准备。能够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去上厕所,而不是拉在纸尿裤里。

再来提供几个有利于宝宝如厕训练的小窍门:

①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使用的坐便器,使他们产生身体上的安全感。

可爱多早期用的是儿童坐便器,后期用的是阶梯凳,辅助孩子自主如厕。

②为宝宝选择简单宽松的衣裤,方便孩子如厕时自主穿脱。千万别让孩子穿连体衣裤,超级不方便。

③对于宝宝在如厕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应予以持续的支持和温柔的谅解。别动不动就责骂宝宝,让孩子对自主如厕失去信心。

④尊重宝宝在如厕认知、时间和方式上的差异性。不要因为其他同龄人学会上厕所了,就使劲强迫自家宝宝自主如厕,这样只会让宝宝产生强烈的抗拒和逆反心理。

⭐️喂食和自主进食

无论是母乳喂养,用奶瓶,还是在餐桌边吃饭,最重要的是提供尽可能安静,少干扰的进食环境,让孩子专注于自己内在的饥饿节奏。

插图来自《0-36月龄新手妈妈育儿绘本》

当宝宝5-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吃辅食了。刚开始要让孩子先适应用勺子喝母乳或配方奶,等孩子适应勺子了,再让孩子适应新食物。

所有的喂食应该在父母的怀里进行,这样会给宝宝提供身体上的安全感和情感支持。

添加辅食时,每次应适量添加一种食物,宝宝适应后再逐渐加量。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应避免食用麦片、面包、鸡蛋、柑橘类水果,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坚果和花生酱更不应该给婴幼儿食用,它们不但会引发过敏反应,还会增加婴幼儿窒息的风险。面包圈、棉花糖、爆米花、一整颗葡萄等也不行,它们容易卡在喉咙里,造成宝宝窒息。

我给可爱多买过的花式宝宝餐具。

对于刚学会自主进食的宝宝,选择一套能固定,且不容易摔坏的餐具很有必要。因为宝宝们一兴奋就容易手舞足蹈,随时有可能把餐具和食物打翻,弄到地上去,导致你大半天的心血白费。

我最近发现了一款高颜值,带吸盘,能保温的hagaday宝宝注水辅食碗。不锈钢的餐碗不怕摔,吸盘可装可拆,满足各个年龄宝宝的饮食需求。

下层的塑料碗可反复加热水保温,即使家有宝宝吃饭拖拉,也不用怕饭凉了,吃下去伤脾胃。夏天,大人还可以把它拿来当甜品碗,下方丢几个冰块,上方吃冰激凌,也不容易融化。

另外提一下,学步期的孩子吃饭不像婴幼儿期那样好伺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口感、颜色或味道,突然拒绝吃某些食物。我们可以在准备食物的时候,至少提供一种他会喜欢的食物。

千万不要试图用哄劝或贿赂的方式诱惑孩子进食。记住,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健康的食物,孩子吃不吃,吃多少,由他自己决定。

你要相信,孩子绝不会让自己挨饿。饿了,自然而然就会大口大口吃饭了。

⭐️入睡和夜醒

说到睡觉,要记住一个基本的育养原则: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不需要哄睡,也不需要什么花招,孩子可以找到自行入睡的方式。

无论是小憩还是晚上睡觉,到了该休息的时间,我们只要营造出一种平静安宁的气氛即可。

如何判断宝宝疲倦了,需要睡觉了?

  • 他揉眼睛或者闭上眼睛。
  • 他的动作慢下来了,或者动作不那么有力了。
  • 他变得安静并且平静了。
  • 他不玩东西了。
  • 他看上去不那么专注了,或者发呆发愣。
  • 他开始吮吸手指了。
  • 学步期的孩子变得有攻击性了,爱哭闹,会打人或者咬人。

尽量保证宝宝每次都在同一个地方入睡,且睡觉的环境是宽敞的,简单的。千万别搞一串风铃挂在宝宝的床头,让孩子因为分心而无法正常入眠。

如果宝宝在夜里醒来并且需要喂奶,那就尽可能地做到平淡对待,并减少刺激。如果能借助小夜灯来哺乳或用奶瓶喂奶,就不要开大灯,让环境暗示宝宝,他只是饿了需要吃奶,但现在不是一天的开始。

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会自己睡觉,并且能够自我安慰。所以,宝宝夜醒时,你做得越少越好。这样有利于宝宝减少夜醒,开始睡整觉。

最后说一下,建立在尊重理念上照顾婴幼儿的十项原则:

  • ①让婴幼儿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要敷衍了事,或者转移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求快速完成某项任务。
  • ②当你可以完全与个体儿童独处时,请保证优质时间。不要只满足于管理群体儿童,更要关注个体儿童。
  • ③了解每个儿童独特的沟通方式(哭声、语词、动作、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势),并教给他们你的沟通方式。请不要低估儿童的沟通能力,哪怕他们不具备或者只有十分有限的语言能力。
  • 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儿童的认知发展,或把认知发展从整体发展中剥离出来。
  • ⑤将婴幼儿视为值得尊重的人。而不是把他们视为可以随意摆布的物件,或者脑袋空空的小可爱。
  • ⑥诚实地向儿童表达真实的感受。不要刻意伪装自己的感受。
  • ⑦教育儿童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
  • ⑧将问题视为学习的机会,并让婴幼儿努力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要溺爱,不要总是帮助他们解决一切问题,致使他们碰不到一丝一毫的困难。
  • ⑨教会信任以建立安全感。不要有不可靠或经常不一致的言行,那样只会教会儿童不信任。
  • ⑩重视儿童每个阶段的发展质量。不要揠苗助长,急于让他们达到发展中的各个里程碑。

⭐️3岁以后

3岁以后的宝宝,自主能力会比较强一些,不需要事事依赖父母,但也会变成父母眼里的“麻烦精”。

他们可能会偷偷打开你的化妆品盖子,把你的护肤品全往自己脸上涂;他们会趁你不注意,偷偷爬上高高的书架,一点也不考虑地从高处跌落的后果;他们会把所有玩具搬出来摆在地上,不玩了也不肯收拾;他们会偷吃你藏在柜子里的零食,并且一本正经地说自己根本没偷吃;他们会穿大人的高跟鞋,会挑食,会不肯午睡,会往马桶里丢东西,会往嘴巴里塞不知名物体……

​这个时候,建议你陪孩子读一读《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有很多关于孩子行为习惯、身体健康、家庭安全和交通安全的科普知识解答,可以帮助孩子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 “为什么不能一直玩,不睡觉?”
  • “为什么不能往马桶里乱扔东西?”
  • “为什么不能挖鼻孔?”
  • “为什么不能说谎?”
  • “为什么不能吃太多糖?”
  • “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脸?”
  • “为什么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
  •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要用的东西?”

有时候,大人说了一万遍的道理,孩子不一定听得进去。书上写的内容,孩子却能看得入迷,并且记在心里。这点在我们家可爱多的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所以,可爱多3岁以后,我会花更多时间陪伴亲子阅读,使孩子变得更讲道理,更懂道理。

请相信自己,我们是孩子最棒的爸爸妈妈,因为我们是这个世上最爱他们的人,没有之一。

参考资料:

1.《婴幼儿及其照料者》(第8版),[美]珍妮特·冈萨雷斯-米纳、黛安娜·温德尔·埃尔 /著,张和颐、张萌/译,陈英和/审校。

2.《RIE育儿法:养育一个自信、独立、能干的孩子》,[美]黛博拉·卡莱尔·所罗门/著,邢子凯/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