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刘映虹‖寄与爱茶人

 

“茶痴”话茶

我们海陆丰将爱喝茶(包括爱吃擂茶)的人称之为“茶姑婆”。为什么是“茶姑婆”而不是“茶外婆”,我还真说不上来。姑且放着,只说说那个对“茶姑婆”说出“咦~你这个茶姑婆啊”的人吧。你能想象得出他的神态和语气吗?那满脸的笑意,有无尽温馨的意味,就像一湖春水荡漾,泛起的微澜一圈圈弥漫开去。嗔怪的口气里,尽是欣喜,抑或,还有那么一点惊喜——就是这样的,海陆丰人几乎都爱喝茶,就像一种代代相传的习俗,更是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或许,对于小“茶姑婆”,说话时还会带了动作:轻点其脑门,或是摸摸他的头,要么勾起右手食指“刮”一下他的鼻尖,蜻蜓点水一样,再要么就在其脸上那么一划,风般,无限温柔……这样的画面,总是带点调侃,带着轻松与抑制不住的欣然。总之,爱茶到了极致的人,我不说,你也自能体会这些举动下蕴含的深深情结。

“茶姑婆”这三个字,道尽了喝茶的资深,却道不完爱茶的情浓。无关年纪。

而我这个“茶姑婆”何止爱茶,那简直是嗜茶如命。我爱茶。如痴,成狂。不为过。

记得以前老爸看我身体虚弱,炖点高丽参给我吃,交代喝了参水,最少要24小时不能喝茶,免得让茶水削了参水的功效。于是,这24小时对我来说就成了痛苦难熬的无数个分分秒秒了。别说24小时不喝茶,一小时我都扛不住啊。一次所谓的“进补”过后就是长久的“提参色变”,以至于只要是跟忌喝茶有关的食物,我都相当抗拒。

平日里,端一大口盅的茶,咕嘟咕嘟,牛饮,是我的常态。即便是出游,其他东西可以不带或少带,一壶茶水一定是要的。保温壶里,及脖颈处的茶水热气袅袅,融入那一潭里的,有我满满的元气。它是我工作的提神补剂,也是我解决口渴赖以续命的必需品。

千万别说我这样,是对茶叶的亵渎。想想,跟命一样重要了的,我心底里该有多尊重它。何况,我自有我的品茶时。

闲暇时,我就是那个典型的江南女子了。

在家品茶的时光,是惬意而闲散的,未必要一身曼妙的旗袍紧裹。着一袭宽松的衣裤,最好是会呼吸的棉麻质地,舒展到每一个毛孔都贪婪地张大着嘴巴。那种放松,最是喝茶的好状态。

坐于茶几前,荷叶形的茶盘上,一口紫砂壶,一个茶漏,三个玲珑的茶杯,旁边再卧上一只寓意美好的茶宠,俨然已成最美组合。

茶具无需高档,但一定是雅致的。

紫砂壶质朴而端庄,圆润的体态,流线的身形,大家闺秀,出得了厅堂,撑得起台面。

至于茶杯,可以是配套的紫砂杯,亦可以为骨瓷杯。大小以拇指和中指环起来轻拈仍有余地为恰到好处。我喜欢骨瓷的杯子那种纯粹干净的白,不要有任何图案的也很美呀,没有其他色彩的冲击力来喧宾夺主,它可以让你更专注于品茗;我也喜欢青花瓷图案,古典的中国风,藏蓝的颜色,沉静不浓烈,契合了喝茶的心境;外面有点小碎花,杯体假镂空设计的,也是我爱。尤其满上一杯红茶,端起从外面看,一个个小镂空圈圈被红色填满了,晃动杯子,总感觉茶水就在杯外,将溢未溢,于杯,是点“小心机”;于品茶人,有一种别致的余味。里和外,出与入,似乎有界而又无限。一个茶杯,一副剔透的玲珑心。

茶叶罐,当然也要“很中国”。大红底子圆鼓鼓的,是喜庆的灯笼;圆柱体,牛皮纸的底色,上面描绘花鸟草木虫鱼山水的,就是一幅祖国大好山河美好风物的壮丽画卷……

烧一壶水,温杯,揭开茶叶罐盖子,轻拈一撮茶叶,投入壶中,注入开水洗茶。倒掉洗过的茶水,再加沸水泡茶,然后将茶水倒入茶漏里,过滤撇去杂质,再冲进杯里。但其实大多时候我更愿意不用茶漏,直接提起茶壶完成“关公巡城”,最后“韩信点兵”。我喜欢茶壶一俯一仰皆成文章的大气磅礴。倒茶时,茶壶好似化身为龙,出茶汤的流畅,是降下甘霖的慷慨豪迈;龙抬头,又似见其腾跃云端的呼啸苍苍。一收一放,尽在眼底。氤氲的热气,一缕缕萦绕眼前,伸手即可触摸、采撷祥云朵朵。瞬间,人间就是天堂。

端起一杯绿茶,茶汤翡翠般通透。那抹清新,是春天的竹林,那苍翠欲滴的叶子,哧溜冒尖的笋芽儿,婉转缠绵的鸟鸣,以及那溪流淙淙的山涧。玛瑙样的是红茶。这是怎样的一种红呢?对了,就是酒红里的只有红没有酒,剔除掉酒的烈性,余下那种红,温润平和没脾气。

凑近鼻尖闻一下,绿的,红的,一样的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呷一口,有甘甜一下子挟住你的心,就像骏马驰骋草原,一望无边,头顶上还有辽阔苍穹,精气神,一下全开了,这是绿茶带给你的。而醇厚的,是红茶。红茶更需细品慢啜,它不会一下子让你眼前一亮,它的气质是让你越品越有味,且弥久回味。

我爱茶,却不挑茶,家乡大枝大叶的粗茶,我大碗地喝;有朋友送的稍微好的茶,我也能细细地品。

我未必多懂茶。但在我心里,无论什么茶,都自有它的味道和品性。每一片茶叶,都来自于大自然,采撷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还收获了勤劳的茶农给予它们的悉心养护。

它是有感情的。“情至深处,甘之如饴”,它经受了采青、杀青、揉捻、烘焙等一系列的分离之苦、蹂躏之辱、熬煎之痛,为的就是回报给我们一泓甘泉。

它也是有个性的。有时入口即给予你满嘴的苦,待你慢慢咽下,余下的就全是回甘了。它在教育你:先苦后甜,先承受,再享受。它没有“说”空话,倾泻而下的沸水曾将它击落至底,在滚烫灼身里它没有沉沦,而是迅速翻转、升腾,最终绽放成花。它是在告诉你:扛下苦难,涅槃重生后就是升华。

喝茶之喜好,虽在于口感的不同,但很多时候,也有心情的因素。同一种茶,心情不同,处境各异,喝茶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好心情,可以品出好味道。而茶能给予你的,是一天里的一小段慢时光。就像一部长剧,剪辑下来的那一节,不一定轰轰烈烈有多么精彩,却实实在在给了我们一个沉淀自我的空间。在沏茶、赏茶、闻茶、品茶的过程中,让你慢慢地放下了心气儿,将一些不良情绪驱逐出去。倦怠时,喝一口茶,抖掉疲乏,调整思绪,再次出发。

从某种角度看,茶道也是为人之道,“静”与“和”可以说是茶之精髓,也是品茶的绝佳境界。“静”是不浮躁;“和”是求大同存小异,于自己,就是一种和解。人在江湖飘,“小隐隐于林”是不可能的,那么,可以偶尔在饮茶的时光里,学着“偷”这么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心境,岂不快哉?

此刻的我,正学白居易:“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请勿微信投稿!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投一稿, 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