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智能电动车亏损,如何走出不赚钱怪圈?
国内新能源车企市场高歌猛进,9月渗透率达31.8%。但是,哪些智能电动车企在赚钱?电驹小编梳理了部分头部选手的财报,发现赚钱的车企少之又少。
比亚迪和特斯拉是极少数赚钱的选手。即便如此,两者也是冷热不均。
比亚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日子过得确实不错。
特斯拉就有点争议了。特斯拉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当季度营收近215亿美元,同比增长56%。尽管如此,在华尔街的眼中,第三季度成绩单依然不够好。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美股盘后大跌逾6%,股价一年缩水超过40%。
连赚钱的特斯拉都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其它智能电动车企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下图的表格,清晰展示了各位选手的亏损状况。
由于其他几家车企尚未公布各自的第三季度财报,小编将以他们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进行对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其它进入销量榜前十名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几乎都在亏钱。单车亏损额度从万元到数万元不止。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无一幸免。
当然也有少部分盈利的车企,比如五菱。有信息显示,宏光mini作为五菱的“销冠”,但一辆车的利润只有几百元。
作为造车新势力,前几年出现亏损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但90%新能源车企都在亏钱,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这个现象正常吗?智能电动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吗?
为何一亏再亏?
为什么大多数智能电动车企都在亏损?小编整理了以下几个原因:
1.生产制造成本高
通过汽车生产制造流程来分析,首先在成本上,新能源车企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比如电池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前段时间,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显示,碳酸锂的价格又创历史新高,其中电池级碳酸锂涨2500元/吨,均价报57.25万元/吨,
据业内消息:今年以来,三元锂电池一度电价格涨至1500元,磷酸铁锂价格一度电涨至1200元。
而单是电池成本就占到了新能源整车成本的40%-60%,可见新能源车制造成本之高。
以特斯拉为例,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特斯拉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2%,高于55.9%的营收增速,导致毛利率较2021年3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至25.1%。
另外,作为智能电动汽车,芯片的重要性更是不必说的,近几年芯片价格也是在不断上涨。今年年初,上海电子市场的一位商户表示,“意法半导体生产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核心芯片STL9369在一年的时间里,价格从20元左右涨到了2800元。”而据介绍,一辆智能电动车使用的芯片数量,是一辆传统燃油车的10倍!
智能硬件成本增加。目前,智能电动车正在展开军备竞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硬件内卷严重。例如,激光雷达,800万像素摄像头、4D成像雷达、高通8155芯片、英伟达orin芯片、4K高清屏,三联屏、地平线J3/J5芯片、环绕立体声音响等等陆续上车,大幅抬高了单车成本。有消息显示,一枚高通8155芯片的成本大约是1万元,相当于把单车成本提升了1万元。
物流成本增加。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完成了34.38万辆的交付,低于36.5万辆的产量。特斯拉方面称,是由于物流问题所致,受到疫情影响,海运、货车的物流成本在持续走高,且供应不足。
2.内卷严重,价格战影响利润
智能电动车的内卷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赛选手多,并且逐步增加。目前,智能电动车的赛道已经非常拥挤,除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还有一些“新新势力”在不断涌入。后来者的一个大杀器就是高配低价。
例如,前几年,头部新势力主要是蔚来,小鹏,理想,但最近两年,又有新势力异军突起,例如哪吒和零跑,销量已经超越蔚来理想小鹏,进入销量榜前五名。目前,又有合创、创维汽车等品牌杀入销量榜前十名。
高配低价策略为新势力赢得了市场,但也给其它品牌带来了成本挑战和价格压力。
第二,军备竞赛,抬高成本,影响利润。
上文提到,各家车企试图通过提升配置来提高竞争力,像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800万像素摄像头、4D成像雷达等等都在上车。这些零配件价格高,抬高了单车成本,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价格却很难往上走,从而压缩了利润。
第三,价格战,直接拉低利润。内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战。价格战直接拉低了单车利润。
例如,特斯拉销量一直处于前几名,最近也顶不住竞争的压力,在10月24日宣布全系车型降价,降价幅度在1.4万元-3.7万元不等。
特斯拉降价又引发连锁反应,其它品牌不得不降价应战。结果,进一步影响了利润率。
3.前期研发投入大,利润回收周期长
汽车本身的产业链长也是出现利润压力的一大原因。其中,前期研发制造这一环节,不但投入大,且时间线长,导致新能源车企利润回收慢,主要体现在:
第一,整车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智能电动车的竞争,首先是纯电专属平台的竞争,传统的油改电平台缺少竞争力。这就要求车企投入巨资从头研发纯电专属平台。此前,埃安投入了30亿用于打造AEP2.0纯电平台。只有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规模效益,但目前智能电动车销量达到规模效益标准的很少。
新能源车最主要的就是智能化和新能源(电动化),这两者的研发投入占比也是最大的。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芯片”卡脖子的事件频发,新能源车企都逐渐认识到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开始自己研发芯片、操作系统等。
像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继续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核心技术领域布局,研发总投入超58.10亿元。不仅如此,前段时间,长城汽车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与魏建军、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但芯片自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金钱的投入,还有时间成本。据知情人士介绍,如果做一款全新AI芯片的话,从设计到量产最短需要2年的时间,其中芯片设计和验证至少需要1年,流片、测试、量产基本上也要接近1年。对芯片来讲,两年的时间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周期。即使是迭代一款芯片,也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
第二,自研电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电池”,其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挤压了下游车企的生存空间。车企试图通过掌控上游材料端,来降低下游的成本压力。
例如,今年一月,比亚迪与智利签署了锂矿开采合同,以6100万美元拿下智利8万吨锂矿开采权、7年的勘探权以及20年的生产权。虽然该项交易最后被叫停,但近期又有消息称比亚迪将收购非洲锂矿。
开采周期方面,据知情人士介绍,如果以盐湖提锂为例,整个提取过程需要经过晾晒、沉淀等多道工序,时间跨度一般在12-18个月,至少一年以上。如果再加上项目开发周期,则需要8-10年。而锂辉石矿项目,从开采到生产,也需要2-3年的时间。
如此长的开采周期,让新能源车企在短期内无法回本,更不用提利润了。
“时间就是金钱”,换而言之,无论是原材料开采还是芯片研发,都需要投入“双倍”研发成本,而这都将是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回报的大支出。
如何走出“不赚钱”的怪圈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状态都是“只出不进”。车企们该如何走出这个“不赚钱”的怪圈呢,来看看少有的几家盈利车企是如何做的。
1.进行全产业链的整合
由于汽车“新四化”带来了变革,在产业链方面,新能源车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智能电动汽车的“命门”,就在于在电动化布局和智能化布局这两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池和芯片。
如果单靠购买“成品”,价格方面也是不可控的。像之前,埃安的一名高管就曾公开吐槽电池贵,跟华为合作价格不受控。“钱都去哪儿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有些明了了。
由此可见,全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性。而在这方面,或许没有人比比亚迪更有发言权了。
在造车之前,比亚迪是制造电池的,后来又涉足手机代工,电子部件等等。如果认真算的话,造车可以说是比亚迪的“副业”了。
比亚迪开始造车并进入新能源领域后,又凭借其电池起家的天然优势迅速布局,开发出了刀片电池、CTP技术等等,不仅实现了动力电池的自给自足,还与许多的汽车厂商开展了合作,比如为特斯拉、丰田等车企提供电池,一跃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翘楚。
得益于全产业链的整合,让比亚迪能够把利润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提升工厂产能和效率,降低成本
在制造端方面,工厂要提升规模效益,提升产能和效率,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10月份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向全球交付超过7万辆车,连续3个月迈入“7万+”的交付层级。而这得益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线的扩大改造,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精进。
据特斯拉官方介绍,上海工厂升级后日产量可达3千台。这造就了国内目前最快仅1到4周的交付提速,目前上海工厂产能已超75万辆,成为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大超级工厂。
3.优胜劣汰
新能源车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淘汰期。从目前车企们的“赚钱”能力中,也能窥探一二。
短期内新能源车企亏损属于正常状态,但长期发展下来,经过“市场筛选”后,持续“不赚钱”的车企终将倒闭,剩下的少数车企能够存活下来,并且有钱可赚。
最终谁能“活”下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或许是传统车企,或许是造车新势力,又或许会是一些“新新势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