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才知道,乙蒜素居然和大蒜无关,“臭名远扬”的杀菌剂,骗了谁?

 

杀菌优秀的乙蒜素,竟然以“臭名远扬”而闻名

众所周知,乙蒜素是一种效果非常优秀的杀菌剂,无论对真菌性病害,还是细菌性病害,都有非常优秀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对病毒病及植物促长也有一定的功效。

乙蒜素具有较强的内吸功能,且这种内吸性是具有双向传导特质的,如通过叶面喷雾能防治根部病害,通过灌根的形式能防治部分叶部病害。

除此之外,还具有杀菌谱广(真菌、细菌、病毒病)、见效快(24小时即可控制病菌蔓延)、安全无残留(半衰期极短,适合农作物收获前抢救性施药)等多种特性,且与其它杀菌剂无相交抗性,混配后还能相互促进杀菌效果。

但让人们真正记住乙蒜素的,并不是它优秀的杀菌效果,而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浓郁臭味。

甚至用“臭名远扬”来描述乙蒜素,也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无论是乙蒜素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还是最终使用者的农民,都饱受这种臭味的折磨,以至于很多企业不敢开工生产,农药流通渠道不愿进货销售,农民朋友不愿使用。

从而导致如此优秀的一个国产农药产品,目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证件仅为36个,其中单剂26个(含原药),混配剂10个,而且证件资源利用率非常低。

尴尬吗?

乙蒜素真的和大蒜无关吗?

也正是因为乙蒜素的蒜臭味,加上名字中带有一个蒜字,这就让很多朋友想当然地认为,乙蒜素就是大蒜的提取物。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很多人都被乙蒜素骗了数十年。

事实情况是,从大蒜体内提炼的物质叫大蒜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

大蒜素是大蒜粉碎氧化后,大蒜体内的蒜氨酸酶被激活,继而分解合成为大蒜素。

而乙蒜素为模仿大蒜素分子结构而研制的仿生农药,也就是经过人工合成的生物农药,主要成分为硫化钠和硫磺粉的工艺合成,虽然保持了大蒜的臭味,以及和大蒜素相似的结构,但本质上是与大蒜没有直接关系的。

虽然大蒜素也可用于农业杀虫杀菌,但相比于仿生农药乙蒜素的低成本,大蒜素的成本就高了很多,制作代价也更高,因此,大蒜素目前主要用于临床医学和饲料添加剂,当前作为农药登记仅有一家企业。

乙蒜素的实际应用及注意事项

乙蒜素杀菌机理是通过渗透溶解病原体的细胞膜,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体正常代谢,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当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防治对象主要有水稻稻瘟病和烂秧病、棉花枯萎病和立枯病、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苹果树叶斑病和褐斑病、大豆紫斑病、油菜霜霉病、甘薯黑斑病等。

混配剂主要有咪鲜胺+乙蒜素、三唑酮+乙蒜素、噁霉灵+乙蒜素、氨基寡糖素+乙蒜素。

登记防治对象主要有水稻稻瘟病、棉花枯萎病、辣椒炭疽病、苹果轮纹病等。

但乙蒜素的功效远不止这些,在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立枯病等土传病害时,采取乙蒜素+噁霉灵、甲霜噁霉灵、克菌丹或甲基硫菌灵等进行喷雾、灌根、底施,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防治杨树溃疡病时,可采取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的配方组合,用泥巴调成膏剂,对病斑处进行涂抹,能取得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乙蒜素酸性较高(PH值2.85),在和氨基酸等酸性肥料混用时,会增加乙蒜素的腐蚀性,使用量过大,就产生了潜在药害风险,尤其是对幼苗期作物进行灌根处理时,即便是单独使用乙蒜素,也建议减量使用。

与其它杀菌剂混用时,应先稀释乙蒜素,后添加其它杀菌剂,以免造成药液浑浊反应,尤其是碱性农药,是禁止与乙蒜素一起使用的。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进行脱臭乙蒜素的研发,一旦获得成功,就克服了臭味大的弊端,这也是让乙蒜素这个老产品,重获新生命的核心要素。

#中国地道风物#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