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山出土三千年前“高科技”蒸锅,原理先进,让现代人竖大拇指
今天的人们,从米饭到菜肴,都喜欢用蒸煮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成分。可是,您还记得吗?就在我们的父辈们的时代,人们用铁锅蒸饭时,很容易出现糊锅的现象。其实不然,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9年3月,在江苏省镇江丹徒的粮山大队,考古人员出土了一件奇特的青铜器。经过科学鉴定,这件青铜器应该为春秋时期的古董。它有两部分组成,下部分很好认,三个短足,是典型的釜。可人家的重点好像不是这个釜,上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圆筒形构件。这个圆筒形构件与下面的釜贴合紧密,而且两旁还有双耳,上面还有两个吊链。
这个造型一下了难倒了考古人员,如果说两件器物不是一体,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器物吧。可人家出土时明显就紧密地呆在了一起,而且从连接部位来看,最初的设计明显就是要把它俩组合在一起。可如果说两个是一起,先不管它叫什么,用途又是个谜。因为这种加高的釜,上下结合部位漏水啊。
考古人员找相关的专家,查相关的古籍。终于,有人查到了一人叫甗的青铜器(这个字发"演"音)。它是古代的一种蒸煮的器具,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鬲,或釜,用来盛水,烧水产生蒸汽。上部为甑,有箅,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蒸屉。古人把米放在蒸屉上,把水加到釜或鬲里,在下面架上柴火,就能烧水蒸饭了。如果他们会包三鲜饺子,蒸饺也行。
这个答案对吗?从大体上看,基本上对。可是您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甗,这件蒸器最关键的部分,是那个隔开水和米的蒸屉。可出土的这件青铜器,偏偏没有任何的蒸屉,难道古代的米很轻,能漂浮在半空中吗?还是考古人员弄错了,这件青铜器根本就不是甗。
为了彻底弄清这件青铜器的身份,考古人员用最细致的观察,查找半圆形托的部位。最终,发现了蒸屉的秘密。蒸屉确实存在过,只不过,古人是用竹子或木处编成了蒸屉。可是几千年过去后,青铜的蒸锅留下来,而竹木的蒸屉却腐化成泥。
现在可以大声地说:这件青铜器就叫甗,确实是古人用来蒸饭用的。他的出土,不仅弥补了国内考古界,蒸锅发现的历史,关于甗这种青铜器存在的意义,也有了全新的认知。
虽然,这种器物出土很少,但丝毫无法埋没古人天才的设计,科学的合情合理,以至于工艺的巧夺天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