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军用饭盒的两种形状都有啥不同的优势

 

我军现行的饭盒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05~07年左右研发的“单兵野炊餐具”这是一种英式方饭盒+折叠炉具的系统,在10年代有少量使用,比如第一批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就装备了这种饭盒

另一种是近几年出现的“单兵餐具”,这是一种德式腰形饭盒

其实军用饭盒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之所以大多是腰形的,主要还是因为近现代硬质饭盒流行的时间正是以桶式饭盒为代表的的野战埋锅造饭时代。饭盒的结构形制与军队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以腰形饭盒为代表的各类桶式饭盒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之间非常流行。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军队饮食以:乱炖汤+各类干粮为主。

因为炖汤的食材除了味道可能差一些,食材取用比较灵活,且热量较足,不太容易坏肚子。制作也简单一些。

而“各类硬质熟食罐头+简易明火加热炉具”的野战口粮模式还不是十分普及,集成化机械化的快速集体做饭模式还遥不可及,因此需要桶式饭盒盛装流食。

另一方面,桶式饭盒也有利于野战条件下的就地埋锅造饭,以及解决炊事兵“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问题。

在当时饭盒材料以:锡铁、锌铁、搪瓷为主,高档一些的使用铝材,在二战后期也有用钢材的。前三者比较轻便,但是强度有限。此外圆形饭桶容量大但是携带不便、方形饭盒携带方便但是容易变形。

因此腰形饭盒在容量、结构强度、携带方便度、握持等方面比较适中,因此大量使用。

在20世纪20-30年代以后,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首先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正规军队已经可以用各类罐装、纸包装的熟食的形式,提供给前线集成口粮或单兵应急口粮,军队不再总是需要在前线收集生食材埋锅造饭了。这样的好处是能保证前线口粮基本的卫生和口感,提高伙食效率,简化后勤,保持战斗力。

以美军为例,1925年美军初步确立了A、B、C、D四种口粮

其中A口粮为营区生鲜食材口粮、B口粮为半成品口粮、C口粮为罐装熟食口粮、D口粮为应急口粮(后来还有便携即食的K口粮),在战区条件好的时候,炊事人员会用B口粮为部队提供集体口粮,不好的时候会用C口粮要么集体做饭,要么前线加热。(当然战区条件总是不好)

美军的C口粮、德军的“铁口粮”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随着熟食比例的提高,利用固体酒精块和“埃斯贝特”折叠炉(或者不用炉直接挖坑)为代表的快速加热模式也广泛使用

在上述情况下以美军、英军为代表的浅盘类饭盒因其底面积大加热快,尺寸规整携带方便,深度浅取食清洁方便等原因,开始取代桶式饭盒

实际上此时,硬质饭盒也不再总是必需了,直接快速加热(或者不加热)罐头用后即弃,已经十分常见了,饭盒也只是在必要时,比如食用集体口粮时会使用。而某些罐装应急口粮也会自带加热装置,加热后直接食用。

在冷战时期,虽然各国军队普遍还保留有各种形式的铝制、不锈钢质饭盒,实际上已经基本不再发展,逐渐也不再作为单兵必备装备携带。少数仍然在战地做饭的军队要么使用公用餐具,要么还会使用饭盒。实际上随着一次性餐具的普及,金属餐具也开始淘汰。

野外集体就餐的用具也就变得很随意了,只是集体就餐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说西方军队对食材以及就餐的归类更细致一些,人家钱多。

80年代以来随着以T口粮为代表的的浅盘口粮的的普及,集体口粮已经实现了战区封闭加热,开袋即食。而MRE或者硬质罐头明火加热的单兵野战口粮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士兵在战场吃饭,已经不需要饭盒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2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