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你不知道的军服 中国军队最早的作战服是什么样的?

 

本文作者黄强

连续几篇文章说古代军戎礼服,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军服。我们现在回头看看,中国最早的军服,也就是作战部队的作战服又是怎样的?

有战争就有兵器,随着服饰的诞生,战争的频繁,于是就有了用于保护战士身体的铠甲。原始的铠甲就是用兽皮制作的保护服,包裹身体,抵御原始冷兵器的攻击。大致上有植物藤条编织的、藤皮组合、皮质甲胄、麻质类甲胄等几种形式。

铠甲是后来的词汇,上古时期用于保护战士身体的防护服,称为甲胄。三代时期无铠,只有皮革为甲,所以不称铠而称甲。商代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得到大量运用,铸造了很多鼎、盘、尊等礼器、食器、酒器;青铜用于军事上,一是兵器,二是甲胄之中的胄。

商代的甲胄,主要以皮革为主,头盔以青铜铸造。殷商时有铜盔,周代有青铜盔,青铜胸甲。甲即后来的铠,甲胄为盔,后世称兜鍪。

【图4-34,商代武士复原图(摘自《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夏代的甲属于用藤木和皮革制作,即藤甲和皮甲,防护的部位局限于前胸和后背。木甲使用时间较藤甲稍晚,木甲甲片以木为芯,两面贴革,然后用丝带连缀组编而成。

甲骨文中没有“铠”字,说明商代纯粹以青铜为主要材料的铠甲还没出现。这时期甲主要以皮革为材料,青铜在商代主要用于礼器,以及酒具,甚至兵器,尚未大量用于甲胄之中。在保护甲中,有少量的青铜部件,主要起装饰效果或局部增强保护功能,青铜胄多为将官所佩戴。

【图4-35,商代青铜胄】

商代、西周时期,甲多以藤、木、皮革制成。皮甲以整张兽皮制成,只能保护前胸和后背,穿着这种裹身的整片皮甲,不便作战。随着战斗经验的丰富,人们开始将皮革裁剪成大小不一的甲片,根据身体状况缝合,皮甲片不再是单层,而是多层缝合,表面涂漆。由若干小片甲片组合而成的甲,不仅贴身,而且便于腰、腋、肩部的活动,也具有保护的作用。此外,还在皮质甲上缀以青铜护甲、青铜甲泡。缀满青铜泡、甲的甲衣,防护性较纯皮的甲要牢固,抗砍击。

皮质甲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皮革的加工技术也趋向成熟,可以制作出具有相当抗砍杀进攻的甲胄。《周礼》记载:“犀甲七属,兕(雌犀牛)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合甲是指削去皮革中的里肉,合以为甲,就是采用多层皮革编织成甲,其坚韧、牢固程度也有所增强。早期的甲是单层皮革,周代的甲是多层皮革,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三百年。当时的甲分为三部分,上身、下身及下腿。上身的甲可以连缀到腰间,下身直自腰部以下。考虑到穿戴方便,交战灵活,上身合甲一般是五札(即五属),通俗地说就是皮革五层。甲片与甲片之间以绳相缀而成。

【图4-36,商代甲胄】

青铜甲在西周得到运用,据《中国兵器史稿》记载:周代的铜札叶作正圆形,多以七片为一组。青铜甲的出现,提高了甲衣的保护性,但是青铜在当时比较贵重,青铜甲的数量较少,主要供高级将领使用。士兵们只能穿藤甲、皮甲,冲在第一线搏杀。

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铁被用于兵器铸造和甲胄制作之中。《史记》中就有魏国韩锐卒身披铁铠,头戴兜鍪作战的记载。铁甲的出现,不仅说明制作甲胄的材料进一步扩大,而且也说明甲胄制作技术的成熟。战国时期,虽然有铁甲的出现,但是皮甲并没消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皮甲都是甲胄的主要品种,主要原因是皮甲相对于青铜甲、铁甲分量轻,柔韧,使用寿命长,穿在战士身上,比金属甲灵活。冷兵器时期,近距离厮杀,灵活性是很重要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硝烟弥漫,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强大的兵力,骁勇善战的军队,是国力强盛的表现。《左传》、《战国策》、《史记》都记载了很多次战斗,战争往往是步兵与骑兵、车兵的协调作战。交战的双方,都奋力厮杀,良好的盔甲,对于战士身体的保护,提高了战斗力,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最终有效消灭对手,取得战斗的胜利。

说明:本文系服饰史学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有版权。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歪酷博客:Huangbuxi.ycool.com

腾讯微博:T.qq.com/huangbuxi

作者简介: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侧重中国服饰史、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说、佛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第一本置业经济史专著,已出版《中国服饰画史》《中国内衣史》、《衣仪百年》、《服饰礼仪》等著作12本。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