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的宝宝来上学,热门的早教你真的了解吗?
近十年来,各种各样的早教中心像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曾有人在我所在的城市西安做过调查表明:在西安,平均每一周就有一家早教中心开张营业。
2012年,我迎来了早期教育工作生涯里年龄最小的宝宝,6个月的庆庆。小庆庆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待在国外,而庆庆只得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帮忙照顾,打算等他到2岁左右也带去国外。而庆庆的奶奶经常在溜娃时听到别人家的老人们说起自家孙子上早教班之后学会了很多东西,抱着攀比和对庆庆父母有所交代的心态带着仅6个月大的庆庆来到我们机构上早教班。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对早教趋之若鹜?早教真的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吗?听听拥有7年早期教育工作经验的我来说说:早期教育,切勿本末倒置。
一、关于早期教育的误区
提起“教育”一词大多数家长都会联想到“教授知识”和“学校”。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意思是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而狭义上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综合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早期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
1、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很多人认同教育就是教授知识这一观点,所以顺理成章的认为将知识提前教授给学龄前的孩子就是早期教育,但事实上早期教育的意义并非仅此而已。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用这句话概括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相当恰当。如果只是因为知识的积累量是不足以看到一个人长大后的人生,真正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未来是否成为“可塑之才”的判断标准就则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人生格局。
得到了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赞誉和推崇、经过几个世纪流传的教育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讲述了一个天才的养成之道。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天才,他8岁就精通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9岁进入哥根廷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一生都在德国著名大学里授学。
看到这里你一定以为卡尔·威特一定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但实际上他在出生时就被认定是些痴呆的婴儿。他之所以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取决于他的父亲,也正是他的父亲将他对卡尔·威特在14岁之前的教育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老卡尔认为从出生到3岁之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时孩子喜欢重复,在重复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信息,是“硬灌”时期。“三岁看大”也是这样的原理。
给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硬灌”什么呢?大致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从这段话中看出早期教育的重点除了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灌输以外还包括规则和观念的建立,也就是通常说的人生道理和“三观”,这是奠定我们一生走多远、爬多高的关键。但如果我们只把重心放在知识的积累上而忽视规则和观念的教育,孩子也不过成长成为了“腹有诗书”的普通人甚至“恶人”。所以早期教育如果只看中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孩子行为准则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就是与早教真正的目的南辕北辙。
2、早教班不是万能的
有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观念:孩子进入学校对家长而言仿佛就把教育的担子移交给了老师,孩子成绩好是老师教的好;孩子成绩差就是老师能力不够。这种观念当然要不得。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远重于学校教育。而且以孩子的成绩判断孩子和老师的好坏也太过偏激。学校教育尚且如此,那对于学龄前孩子的教育工作,父母们更是一头雾水,所以父母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到早教中心进行早教。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能将孩子送入早教中心说明家长对早期教育是重视的,这是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其次,对于那些对教育没有明确目标和方法的家长来说,早教中心的老师确实有着更科学、更专业的理念和方法。经常与早教老师进行沟通也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使用正确又科学的方法。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早期教育的内容除了知识以外还有规则和观念后就会明白,相对于知识,观念和规则的建立更需要父母的参与,也就是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家庭氛围。
近年来蒙特梭利教育法十分流行,全国陆续出现“儿童之家”蒙氏幼儿园。蒙氏教育崇拜儿童的自发冲动,要求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活动权,主张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尽管蒙氏幼儿园因对老师专业的极高要求和教具的先进而收费颇高,但依然有很多家长乐此不疲的将孩子送入蒙氏幼儿园,希望孩子得到这样高品质的教育。试想一下,孩子白天接受着蒙氏“自主探索”的教育,晚上回到家却被父母限制着这也不许、那也不能,孩子不会混乱又矛盾吗?
有报刊曾刊登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5层,第二层就是提升自我并言传身教。这张图有力的说明了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首。
3、小时候教过的东西长大就忘了?
与“早教是万能”的相反的观点是“早教无用论”。这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学习能力,就算记住了长大也会忘记。
在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在晚饭后拉着我的手在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教我背唐诗,听父亲讲那时候他教我背过的唐诗没有一百首至少也就九十九,然而当我慢慢长大父亲却发现曾经那些他教给我的古诗我尽然忘记了八成。
记忆中父亲拉着我的手背唐诗的画面还算深刻,但那些唐诗我确实不记得了。但这真的说明我已经忘记了吗?不是的。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总是高于其他科目的成绩。小学时,我记忆和背诵古诗的能力经常被老师夸赞。同一首诗别的同学要10分钟才能记下而我通常3-5分钟就记住了。进入初中,我对记忆和理解古文十分得心应手,我学古文从不用刻意死记硬背通常都是在理解后很快就记住了。原因自然是归功于父亲那不自知的“早期教育”。
从我的体验可以说明,很多人只看到早期教育中教授的内容在长大后被遗忘了。但其实他们只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比如记忆能力、理解力、思维能力。这才是早期教育真正的作用。
小时候家人带我们去旅行也是如此,我们可能不记得自己去过哪儿、见过什么样的风景、吃过什么好吃的,但家人陪伴的那些快乐、风土民情的体验会永远留在我们潜意识里成为我们性格和见识的一部分。
二、不同年龄段的早教重心
英国德斯蒙德·莫里斯创作的人类行为学著作《裸猿》中有这样的解释:人类幼年时期持续的时间很长,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会生理成熟,不像其他生物,例如其他哺乳动物,大概一两年便可繁育后代,昆虫类的生物所需的时间更短。人类漫长的发育过在生物学中称为:幼态持续机制。这种机制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幼年时期的延长,可以让人类在父母和其他成年人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但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和位置都不同,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通过磁性共鸣成像技术记录了脑部发育过程。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是从额叶开始成长发育,然后逐渐过渡到后面的枕叶。脑科学家们认为,需要根据脑的发育状态进行合适的刺激。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需要考虑。
1、0-1岁:建立依恋关系,加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
心理发展:对于0-1岁的宝宝最好的早教莫过于妈妈爱的表达。孩子刚刚从生理上与妈妈分离,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是惶恐、不安的,这时他需要妈妈无时无刻的照顾和陪伴。当他饿了、拉了、无聊了他都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这时妈妈就会来给他喂奶、换尿布、逗逗他。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宝宝就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得到爱的滋养,他知道自己是被妈妈无条件接纳和爱着的,在妈妈的生命中他是最重要的,从而与妈妈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
生理发展:在0-1岁这一年中,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是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老人常言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就说明了这个过程发展有多迅速。根据“一睡二抬三翻四撑五抓六坐七滚八爬九长牙十站十一扶周能走”的规律对宝宝进行早教,加强宝宝在各月龄的能力提升。
2、1-2岁:建立安全感、培养专注力是重中之重
心理发展:1岁后的宝宝大多开始走路,这时他们急切的希望去探索这个世界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探索的愿望,所以会对妈妈既依赖又想独立。这时妈妈除了及时满足宝宝的情感需要以外更要适时放手,鼓励宝宝去探索发现他感兴趣的东西,这是建立安全感的有效途径。
生理发展:1岁后的宝宝语言发展明显开始突飞猛进,有简单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听懂成人的日常用语,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走、跑、跳的大运动也日益灵活。这一时期的宝宝可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进行视、听、嗅、味、触的感官刺激。另外 ,当孩子出现对某一事物保持长时间关注和兴趣时请不要打扰他,让孩子安静地沉静在他的乐趣中,这时是培养专注力的最佳方式。
3、2-3岁:接纳与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心理发展:“可怕的两岁”到来,宝宝会变得格外叛逆,好奇心更强,依赖心理与分离焦虑情绪也更加明显。这时妈妈需要更多的耐心来接纳和安抚宝宝的情绪,在安全的前提下辅助宝宝满足好奇心,同时提升孩子各种能力。
生理发展:宝宝已经有了基本的语言能力,稳定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除此之外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如: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中鼓励宝宝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在尝试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判断和总结。市面上也有大量的益智玩具家长也可以和孩子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学习能力。
总结
早期教育是更高层次的教育,他不局限于教授知识更在于规则和观念的建立。如果只关注孩子在早教中心学到多少知识就背离了早教真正的目的。根据孩子不同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帮助孩子生理和心理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才是关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4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