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血糖仪,到底准不准?

 

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时最担心的可能就两点:血糖波动大(怎么平稳的血糖又升高了!),血糖仪的准确性(我测的血糖到底准不准?能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血糖水平?会不会偏低或偏高?)。那么咱们在家自己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到底准吗?实际值和测量值差多少?测得的血糖值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吗?其实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选择和判断:

1)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 对血糖仪准确性的要求,目前国际上遵循的是 ISO15197-2013 标准。要求患者同一部位血样血糖仪测的全血结果和生化仪测的血浆结果之间的偏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也就是说,至少 95% 的测试结果应满足以下情况:当血糖浓度<5.6 mmol/L 时,应在±0.83 mmol/L 偏差范围内;当血糖浓度 ≥ 5.6 mmol/L 时,应在±15% 偏差范围内。举个例子:当血糖测定值为 3.9 mmol/L 时,实际的血糖值应为 3.9±0.83 mmol/L,即 3.07~4.73 mmol/L。

2)被检标本(即血样)造成的偏差 首先说说药物和体内干扰物。当体内存在较多乙酰氨基酚、维生素 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等物质时,会造成血糖波动,表现出来的就是血糖值的改变(即“血糖仪测不准”)。 其次是血样放置时间。室温下,血细胞中的葡萄糖会进行糖酵解,放置时间越长,血糖仪测得的结果越不准确。 不得不提的是指尖血与静脉血的差异。通常血糖仪采用毛细血管全血,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不同方法校准的血糖仪,其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时,可能就会存在不同的误差或偏差。

3)糖尿病患者的状态也会影响血糖值 紧张情绪、过量运动、长期睡眠障碍、吸烟酗酒等,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血糖仪不准”,可能是因为仪器本身造成的不准,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我们自身原因造成的“不准”。

同时还要指出,血糖仪使用或操作不规范、错误,也会导致“不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