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黄鼠,曾经是皇家的贡品
塞上大同,地处雁门关外苦寒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加上这里曾经是北方各民族长期争夺、聚居、融合,形成了特殊的风土人情。大同地区虽然不是物华天宝,却也有许多土特产居全国之首,比如恒山黄芪、大同黄花等等,但有一种野味上品曾经是皇家贡品,却鲜为人知,到现在或许本大同人也知之甚少了。说起来你可能不大会相信,也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那么这种野味是什么呢?是黄鼠。
在大同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这几句谚语:“天鹅、地鵏、黄鼠肉”,这三种野味人们把它当做珍品。在明清时代大同人争相捕食,在当时大同人吃黄鼠,就好像西安人吃羊肉泡馍、北京人吃烤鸭、南京人吃板鸭、广东人吃龙虎斗一样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大同黄鼠又名貔狸,当地人称“地羊”,腿短而肉肥,主要食物不外乎豆、谷类。元代文学家许有壬专门写了一首黄鼠诗,其文如下:“北产推珍味,南来怯陋容。瓠肥宜不武,人拱若为恭。 发掘怜禽狝,招徕或水攻。君毋急盘馔,幸自不穿墉。 ”这首诗首先把黄鼠列为北产的野味珍品,南方客人初次见到望而生畏,看着肥白如瓠的黄鼠肉,有想起黄鼠活着的时候见人作揖,就不忍心用刀箭伤它,而用水灌其穴而活捉。另外明朝人镏绩《霏雪录》里说:契丹国西京(大同)产大鼠名貔狸,形似鼠而足短极肥,自公、相以下皆不得尝。常以羊乳饲之,北使携至京烹之,进御,盖极珍重之。辽代如此,元代黄鼠仍是作为御食贡品,并在大同专门设立有管理捕捉黄鼠的机构。
大同黄鼠之所以味道鲜美,被列为贡品,是和大同一种土生植物密切相关的。此植物名“地椒”,是一种漫生的草本植物,每年秋天,在大同地区满山偏野均可见到。地椒有蔓藤,贴地而生叶,开紫色的花,浓香扑鼻,是黄鼠最喜欢吃的植物。当然了,地椒也是大同当地大姑娘、小媳妇儿的最爱,她们把地椒采摘下来,用来填充香囊。另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四.地椒》也有记载:“地椒,雁门土人煮羊肉,香美”
特别是六十年代,大同人捕食黄鼠达到高峰,几乎捕杀殆尽。黄鼠和其它鼠类性格相近,喜欢储存食物过冬。每次找到一个黄鼠穴,其实就等于找到一座小型粮仓,里面是玉米、豆子、谷子、黍子,一应具有,居当地老年人回忆,粮食竟有斗量之多。而今,大同人仍有捕食黄鼠的习俗,特别大同云州区西坪镇一带的乡民。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首部诗集《鸣玉集》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