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深远海养殖、渔用疫苗、全抗苗种虾,海水养殖谋突破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独家报道:
2017年10月19日,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办的“2017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与产业论坛”于浙江省宁波市富邦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围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养殖设施与工程装备、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领域,针对浅海增养殖、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化等养殖模式,以及南极磷虾研究与开发、海水养殖发展战略等相关主题进行研讨与交流,以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安排了120多个精彩报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海水养殖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等近500人参会。开幕式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协会副站长胡红浪、浙江省水产学会理事长俞永跃、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陆开宏、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王清印研究员等人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
在第一天的报告中,有13个涉及集约化及深远海养殖、鱼虾及藻类发展现状、疾病防控等专题的报告。一起来看看,这些报告都有哪些新亮点吧!
中国海洋大学 董双林教授:
环保风暴、海洋督查——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水产养殖业面临着两项禁令:严禁养殖场所污水污泥排放、禁止煤炭锅炉使用,有人就预测水产养殖产量将减少20%。董双林认为,环保风暴将预示着我国水产养殖系统集约化程度将得到迅速提高,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的利用和投入增加和环境危险增加,尤其是我国的碳排放量高达29%位居世界第一,于是,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氮磷)——三位一体的重任,值得人们深思。
董双林表示,水产养殖业应该借鉴先辈的智慧,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和谐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例如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系统功能的互补或偏利以及生态集约化养殖。他重点介绍了生态集约化养殖的几种主要模式:1、池塘养殖的生态集约化模式;2、池塘工程化内循环养殖模式;3、陆基阳光工厂化养殖;4、湖泊水库净水渔业;5、近岸碳汇渔业;6、深远海渔业。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何建国教授:
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的主要研究进展
据何建国介绍,我国“十三五”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结构主要有国家虾蟹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并研发了一系列对虾病原检测试剂盒,建立了13套适合不同盐度和地区的对虾WSS生物防控技术,肝胰腺坏死症(HPNS)病因分析与防控技术,对虾白便病因分析与预防治疗技术。
在对虾新品种的培育方面,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培育了中国明对虾“黄海3号”耐氨氮新品种1个(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2013);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高产抗病毒新品种1个(品种登记号为GS-01-001-2012);日本囊对虾“厦选1号”新品种1个。
最后,何建国重点指出了WSS流行病学及防控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调控环境阻止病毒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其二是消除健康对虾摄食死亡对虾的生态位,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针对这两点,提出了WSSV复制依赖环境胁迫的内质网应激UPR途径,另外在对虾养殖生态系统中,引入鱼类作为摄食死亡对虾的优势竞争者,并根据摄食能力、摄食方式、活动能力和生态适应性,筛选出18种鱼类,阻断健康对虾摄食死亡对虾,切断WSS的传播途径。
水科院黄海所主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关长涛研究员:
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海水鱼类是海洋渔业生产中的主要捕捞对象和人类优质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野生鱼类资源的不足和衰退,水产品供给则逐步转向依靠养殖业的发展。FAO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业正以8%~10%的年增长率迅猛地发展,鱼类养殖提供了50%以上的世界鱼类产品消费。关长涛认为,海水鱼类养殖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他介绍道,目前,我国海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10个:大黄鱼、鲈鱼、鲆鱼、石斑鱼、鲷鱼、美国红鱼、军曹鱼、河鲀、鰤鱼、鲽鱼,2016年的总产量为77.08万吨,约占全年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57.2%,其主要模式有陆基工厂化、海上网箱和岸带池塘三大养殖模式。
在世界先进渗水网箱设施中,挪威深海渔场的建造,引来海工装备大型企业介入和中央的重视,其中钢结构板架式网箱(Steel cage system)是由主桥道(Main bridge)、双体浮筏(Catamaran)、悬臂支架(Outrigger sections)及连接结构(Intermediate sections)组成。主桥道采用高强度的镀锌钢架,其下连接两排塑料浮筒或聚乙烯管,由于该网箱设有中间的车辆通道,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1.缺少拉动产业大发展的国际化品种;2.主养模式与产业技术亟待升级;3.主导养殖鱼类的良种选育研发滞后;4.深远海适养空间拓展能力不足;5.健康养殖的应急机制与保障措施缺乏;6.产业链末端的加工产品开发不足,市场拓展受限;7.产业组织化程度亟待加强。于是,关长涛指出,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如工厂化用锅炉,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近海网箱养殖自身污染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 宋林生教授:
水产软体椎动物的免疫调节
宋林生表示,机体免疫应答是耗能过程,受到精细调控,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高等脊椎动物NEI系统可利用外源刺激直接诱导免疫细胞合成神经递质,并通过膜表面受体作用在自身细胞,调节细胞的免疫应答水平,而软体动物虽然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较完善的NEI系统,却缺乏获得性免疫系统,软体动物是目前证实的具备NEI调节系统的最低等动物。
研究证明,软体动物的免疫系统分子成员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以扇贝为例,扇贝儿茶酚胺能神经内分泌系统是由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醛类、肾上腺素等分子组成。扇贝各组织均能检测到CfNOS mRNA的表达,其中CfNOS蛋白分布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和细胞浆中,且贝类NOS具有类似脊椎动物nNOS和iNOS的催化活性。
他还介绍了长牡蛎重要的两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Glu可以诱导血细胞内Ca2+浓度和ROS含量的升高,也可促进长牡蛎血细胞的凋亡;另外,GABA可抑制炎性因子CgIL-17和CgTNF的表达,还能抑制血细胞凋亡。Glu和GABA分别作为激活型和抑制型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以“一正一负”的调控模式发挥作用。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学委会秘书长 潘克厚教授:
海藻增养殖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海藻主要种类包括海带、紫菜、裙带菜、龙须菜、羊栖菜、微拟球藻等。潘克厚介绍,2016年藻类养殖面积达140.8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86%;海藻年总产量216.93万吨,比上年增长3.83%,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年总产值在200亿元左右。此外,海藻食品及海藻食品添加剂产品年出口7.15万吨,换汇2.8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左右。
海藻增养殖具有净化水域,防治富营养化,提高初级生产力,优化海洋生态系统,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因此潘克厚建议,国家应该重视海藻和草床的修复和建设以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化。
如今,海藻增养殖技术面临着包括种业、产业结构、产量产值以及技术研发等4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机遇,潘克厚介绍,科技部在2017年将实施“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工程”等农业农村科技四大工程,为鱼虾贝参等提供饵料和水质调控,有助于发展海藻产业,提升藻类产品产量和附加值和产业地位。
最后,潘克厚对发展海藻增养殖技术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应该重视其种类、水域、区域、学科与产业结构、产业与生态环境,面向海洋环境修复和海藻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海藻增养殖技术体系,并建设若干个牵头企业和示范基地。
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 王鲁民研究员:
深远海养殖实践与发展战略探讨
我国海上设施养殖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开拓近岸海域海上小型网箱,到90年代的离岸大型网箱,再到近几年的深远海大型设施。王鲁民认为,未来深远海养殖的大方向表现在1、体系化的网箱设施养殖产业是发展基础;2、养殖鱼类提质增效是原动力;3、良好的环境是改善品质的有效途径;4、技术集成是设施大型化和推向深远海的重要支撑。
他还表示,针对我国国情,深远海养殖定位于必须远离大陆岸线3km以上,且处于开放海域;水深在20米以上并具有大洋性浪、流特征;规模化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网箱、围栏、平台、工船;具有一定的自动投喂、远程监控能力。
深远海养殖设施也必须多元化发展,目前拥有可升潜式网箱、远海岛礁浮式网箱、远海牧场式围栏、箱梁框式养殖平台、半潜式深海渔场等。另外,设施安全保障、健康生态养殖以及全链条一体化是其主要的发展路径。
上海理工大学 刘箐教授:
渔用疫苗活载体EGDe-△actA/△inlB构建及免疫学评价
刘箐指出,我国是全球水产第一大生产国、出口国,水产养殖密度为国外的十倍,连年超量无节制滥用抗生素破坏了水体生态,诱发抗药性,于是,渔用抗生素替代品如疫苗、抗菌肽、益生菌、中草药等具有环境友好、无耐药性以及可启动宿主自身免疫系统等明显优势,是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滥用及水产品安全的重要选择。
我国有近30家科研单位开展渔用疫苗相关研究,涉及病原27种(类),其中病毒10种(类)、细菌14种(类)和寄生虫3种(类),而减毒单增李斯特菌是国际上使用最成功的疫苗载体,通过选择单增李斯特菌野生菌株EGD-e,敲除其毒力核心调控基因actA/inlB进行减毒,成功构建疫苗活载体EGDe-△actA/△inlB,对水产动物具有比人体更高的安全性。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 王春琳教授:
我国青蟹养殖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春琳介绍,我国的青蟹养殖基本以拟穴为主,除了浙江、福建、广东等传统青蟹养殖地区,上海、江苏及山东沿海陆续有一定的养殖规模。2016年,全国甲壳类水产品捕捞量为271万吨,养殖量为441万吨;其中青蟹的捕捞量为9.1万吨,养殖量为14.9万吨。
目前,国内的青蟹养殖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王春琳提到,如今青蟹还无选育的新品种,全国的青蟹种苗混杂;此外,青蟹的人工育苗技术还不够成熟,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较少,且不受重视;在饲料板块,目前国内大部分青蟹养殖以低值贝类、杂鱼为饵料,配合饲料在青蟹实际生产中占额较少;在养殖模式和环境方面,当前青蟹养殖模式传统单一,忽略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为此,王春琳对青蟹养殖产业提出建议。针对良种选育,他建议选育适合当地养殖的新品种,其指标包括耐盐、耐温、抗病、生长快、品质优、温顺等特性;在人工育苗板块,他认为,产业最低需苗量4亿左右,育苗单位容量可达40家。“完善育苗技术,鼓励中苗培育、分级养殖,并开发SPF苗种。”王春琳建议道。
在应用推广配合饲料方面,王春琳提出应该加大青蟹营养生理及需求研究,加大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配合饲料的研究,以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为目标,并以示范带动全面推广。在养殖新模式方面,他认为良好的水质是青蟹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应该以注重养殖环境为导向,提倡在池塘种植物以改善环境为特色的养殖新模式。
此外,王春琳还从病害、减少互相残杀、应对自然灾害、扩大养殖区域、探索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等方面对青蟹产业提出思考和建议。
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睿博士:
PRIMO(普利茂)全抗苗种虾的选育和养殖特性
哪个国家的南美白对虾产量最多?无疑是中国。据马睿博士介绍,自2013年起,中国对虾产量不断减少,而其他国家均有增加,而且是快速增加。其中越南2016年产量涨幅超过60%,按此趋势,中国的世界第一对虾强国称号很有可能在明后年被越南、印度取代。而相对于不断减少的总产量,中国对虾消费总量却在逐年上升,2014年后中国对虾消费总量大于产量,中国成为对虾净进口国,对虾价格、苗种价格也在连年攀升。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正面临着严峻困境。
在他的报告中显示,2016年中国对虾总体养殖成功率仅有3成左右。在马睿看来,这与虾苗退化、盲目追求生长速度、病害滋生、“育种者锁”等有极大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种源着手。“PRIMO种虾公司致力于培育无特定病原(SPF)南美白对虾家系,即PRIMO(普利茂)全抗苗种虾,其拥有高抗力以及耐受白斑病(WSSV)和早期死亡综合征(EMS)的特性,适应于任何环境生长,经特别设计的选育程序帮助养殖户克服其养殖过程中的局限性。”马睿表示。
在会上,马睿详细介绍了PRIMO种虾的特性和虾苗在市场上的表现情况。据他介绍,海茂集团主营产品为南美白对虾亲虾、幼体及虾苗,全年可生产销售虾苗120亿尾以上,通过分布全国的30个生产销售分场,将产品辐射到全国各主要对虾养殖区。“据统计,2016年PRIMO(普利茂)全抗苗表现优异,养殖户投苗密度平均值为6.9万尾/亩,养殖87天,长到41头/斤规格,亩产为1371斤。PRIMO(普利茂)全抗苗种虾之所以会有如此良好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虾在生长过程中的可分配能量是一定的,因此根据其基因不同,分配给生长、抗病和耐受等表现性状的能量也会有所差异,由此形成携带不同基因的虾在市场上表现差异,而PRIMO(普利茂)全抗苗种虾在抗病力和耐受力上表现突出,发病时有机会进行补救,适应环境性强。”
水科院黄海所主任 曲克明研究员:
我国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养殖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全部或部分养殖水得到循环利用的系统工程。曲克明介绍,循环水养殖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养殖对沿海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水系统中的生物净化膜在系统中可以起到净化养殖水的作用。此外,由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态环境均受人工调控,因此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且进一步向工业化转变。
目前,我国海水循环水养殖企业已达140家,循环水养殖面积100万㎡,仅占全部工厂化养殖面积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会上,曲克明介绍了水循环养殖技术的主要主要研发历程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科技创新和贡献:1、阐明了养殖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原理,攻克了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制出循环水养殖工程关键装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提升了循环水养殖技术水平;3、集成创新了水处理工艺,构建了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技术;4、通过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创新,加速了我国水循环养殖产业的发展。
最后,曲克明对我国循环水养殖技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产业应该往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与产品质量安全方向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 王启要教授:
溶藻弧菌群体感应调控及其条件致病机制
海水鱼类细菌病害主要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水产动物病害种类达200余种,每年养殖病害发病率达50%,损失率达30%,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而溶藻弧菌是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病原菌,其特征为弧菌属、条件致病菌以及宿主广泛。
经研究表明,RpoE蛋白介导温度调控溶藻弧菌胞外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sp的表达,且不依赖于LuxO就可调控LuxR,还验证了RpoE蛋白和AphA、LuxR蛋白共同调控LuxR基因的转录,RpoE蛋白依赖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与不同启动子亲和能力的差异实现调控毒力因子与应激之间的转换。
总之,溶藻弧菌中介导温度对毒力调控的跨膜信号具有转导性,溶藻弧菌很聪明,能够在养殖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在条件许可下,转化为毒力因子让自己在宿主体内更活跃,这些信号来自于宿主细胞或者杀它的某些细菌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活性氧、铁、营养盐、PH值,控制其群体感应,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水产养殖技术和病害控制措施设计一些新策略。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 吴雄飞研究员:
基于品质改良的大黄鱼养殖技术与实践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但随着酷渔滥捕,资源衰竭,海洋捕捞已形不成渔汛。当前,大黄鱼养殖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导致品质不高和养殖效益的下降,而随着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由于海湾传统小网箱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大黄鱼表现出肥满度升高、体色异常、体脂含量增加等状态,因此开展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吴雄飞就当前养殖大黄鱼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他分别从大黄鱼的外观、肌肉质地、常规营养。氨基酸营养、脂肪酸营养等五个评价指标进行大黄鱼改良技术的研究的汇报。
吴雄飞认为,不同饵料养殖大黄鱼体型存在着差异,且配合饲料养殖个体体型更趋于细长;不同的养殖模式会影响大黄鱼体型,且水流、养殖空间是重要因素。
最后,吴雄飞指出了大黄鱼品质改良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暂时还未建立全程养殖品质化管理技术体系;2、缺乏大黄鱼品质质量标准;3、跨区域转运养殖的疫病、防疫、检疫体系不完善;4、设施投入成本偏高,养殖工艺和技术有待完善;5、养殖区域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不足;6、产品保鲜技术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市场对品质产品稳定持续的需求。
宝来利来水产微生态研究所所长 李建:
我国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应用
据李建介绍,微生态制剂的广泛使用和接受已经10多年。前几年,我国的微生态制剂销量已经达到15万吨以上,市场规模超过30亿,年使用量在20-25万吨,具一定规模的微生物制剂生产工厂有150余家(目前具体数据有待调查)。微生物制剂不仅在海水鱼类、对虾等不同品种中应用广泛,也适合多种养殖模式。
他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上应用较多的是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蛭弧菌等几类细菌以及EM菌群,主要应用于生长促进剂、免疫治疗剂、水质改良剂和生物发酵剂,其功能包含:1、净化水质、改善底质、分解有机污染物;2、防止动物体内及水体有毒物质的蓄积,解毒、排毒、祛毒;3、激活水产动物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及耐受力;4、强化诱食、改善饵料系数、调理肠道,增强吸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养殖动物生长;5、抑制、杀灭有害菌、预防疾病;6、培养饵料生物、促进肥水等。
虽然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应用很广泛,但是也存在产品使用标准不规范和施用技术不明确等问题。对此,李建提出了相关的方向建议: 1、免疫微生态;2、抗感染微生态(替代抗生素);3、定向培养(营造菌种生长环境);4、稳定性方面(工艺、保存、运输);5、建立规范、有效的微生态制剂评价体系;6、复合微生物制剂;7、微生物制剂及代谢物与其他添加剂(如多肽、有机酸或者中草药等)的配合使用。
据了解,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浙江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万里学院、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承办。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今天的会议有13个精彩的主题报告在会上分享,小编稍作整理,仅与未能到场的朋友们分享。明天,会议还有关于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营养饲料与疾病防控、对虾工程化养殖论坛4个专题100多个报告即将呈现。敬请期待明天小编的报告整理。
1. 作者 | 杨帆 庞涛 程纯明
2. 来源 | 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
3. 本文为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