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非遗人④小众古乐器守艺人:悠扬埙声越千年,非遗绝唱待“新声”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郭文静/文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宝/图
【编者按】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十三朝古都洛阳历经百转千年,遗存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世世代代传承的守艺人,在生生不息的烟火气中,赋予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的新生。
传承需要匠心坚守者,亦盼更多“摆渡人”,凝聚青春力量,让这些文化遗珠绽放更为绚丽的光彩。如何让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怎样将手中技艺催生出“非遗经济”?传承技艺、守住文化的现实困境如何破局?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研学……如今散落在城市街巷、村落的河洛非遗人,也在市场大潮中努力创新让非遗“活”起来,他们是认真的!
非遗正当时!据《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三年后,洛阳将初步建成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明确了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自然生态环境和河洛文化氛围与知识体系。
洛阳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任,也是洛阳“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即日起,大象新闻联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洛阳绿都,走进河洛非遗人,感受非遗文化魅力,讲述技艺传承故事,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鼓与呼。
【核心提示】
一间雅舍、几盆绿植、满墙陶埙……走进非遗埙舍,古埙演奏技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谢雪华正在吹奏《铜驼暮雨》,音色幽深,绵绵不绝。
在接触古埙近20年时间中,谢雪华默默坚守着快被人们遗忘的小众古乐器,“每个埙都是有生命,吹奏的不是埙,是内心的热爱。”
半道学埙,守的是“小众古乐”情怀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大约有七千年历史。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清朝时埙的传承已经断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重拾并发展至今。
作为古埙演奏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谢雪华,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从小便对竹笛感兴趣,常常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竹笛,十三四岁正式步入艺校学习竹笛。
上学期间,谢雪华被特招进部队成为一名文艺兵,这个身份的转变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乐器。在部队的一次演奏会上,谢雪华偶然听到了埙的声音,被其深深吸引,从此便走上了习埙之路。
2010年,谢雪华退伍后在洛阳成立了埙舍,将自己所学教授给学生。2017年,他凭借自身的吹埙技艺,申请了区级古埙演奏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成为了古埙演奏非遗传承人。
“埙本身是一种非常小众的古乐器,流传下来的只有埙,几乎没有乐谱。”谢雪华说。因此,爱埙之人首先要习得吹埙的本领与技巧,而后还要编写适合埙吹奏的乐谱。在谢雪华学习埙的近20年里,他编写了许多乐谱,其中也有依据洛阳风土人情编写的《铜驼暮雨》《风过洛水》《古窑寒雪》等乐谱。
技艺传承,寄望千年古埙奏“新声”
几道裂缝遍布埙身,让原本的圆形埙孔变得不再规则,埙身点缀的几朵红梅也被裂缝一分为二,埙身被磨得有些包浆,看得出这个埙陪伴主人已有些年头。
这是谢雪华人生中的第一个埙,已经用了十几年。从最初学埙时费劲的吹出声音、找准曲调,到如今到各地去演奏,一直用的都是这个埙,期间历经两次摔碎缝补,仍不舍得更换。
“这个小众的古乐器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多数人连‘埙’字都不认识。”提及古埙发展现状谢雪华说,而他所教授的陶笛、竹笛、埙三种乐器中,学习陶笛的人数最多,习埙之人寥寥无几,几乎是用教授陶笛赚的钱在反哺传承古埙技艺。
据谢雪华介绍,在全国范围内演奏埙的民间技艺人较少,开设有与古埙有关专业的高校也是屈指可数,且招录人数有限。目前,在洛阳范围内仅有100多人将吹奏埙作为兴趣爱好学习,并且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年纪都在谢雪华之上,很少有年轻群体去关注了解古埙。如今,这一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也即将面临失传的困境。
在谢雪华的非遗埙舍,入门便可瞧见一台相机与补光灯放置在埙墙前。为了让古埙被更多群体关注,他购置了专业设备拍摄吹埙短视频、直播讲解古埙历史并在线演奏。此外,他还编写了《九孔埙教材》便于传看学习。他的坚守与热爱也吸引了一些古埙爱好者跟随他学习,并有意将吹奏古埙这门古老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在未来,我希望有更多年轻群体可以关注到古埙,我也会努力让古埙演奏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了解这个古老乐器,将自己所学教授给他们,培养下一代非遗传承人。”谢雪华说,同时他还会继续坚持拍摄短视频、进行网络直播,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埙的魅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