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没有空调,古人都是怎么熬过寒潮的?

 

今日小寒,天气越来越冷,「过冬」成了头等大事。幸好,现代人自有36计:屋内保暖有空调、暖气、地暖;抗冷装备有暖宝宝、羽绒服、秋衣秋裤……

但如果没有这些,要怎么熬过寒冬天呢?这方面,古人就相当有经验。历史上,他们可是在西周、南北朝、两宋、明清,经历过4个“小冰期”,甚至连“下雪绝缘体”广东都有连日暴雪且冰冻数尺的记载。

小到入口吃食,大到家具建材、园林规划,他们的“过冬姿势”满满都是生活的智慧。不信?今天,小招就从住、衣、用、食四个方面,来讲讲古代人的冬日氛围感生活。

千年前的神奇暖气

别以为暖气房只是现代专属。古人在建筑方面的脑洞,可以直接出本《搭建暖气房的100种方法》。

根据仰韶文化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先祖们就懂得留住温暖。他们在房屋中间挖坑,四周垒上砖石,把炊事与取暖合二为一,搭建出了最初版的暖气房——火塘。这样的构造理念和现代壁炉有的一比。

火塘只能局部取暖,想实现全屋制暖,还得看秦朝匠人造的火墙。秦朝咸阳宫遗址的墙体中,有和炉灶相连的空心管道。炉灶一烧,管道传导热气,整个房间便像被“火墙”包裹一样,整体就有了中央空调的效果。

西汉时期,火墙实现升级,摇身一变成了川味版温室殿。把花椒捣碎,和泥涂抹在火墙上。这样一操作,不仅墙壁缝隙没了,再也不漏风,加热后还会散发香气,大写的舒适现场。

后来,考虑到火墙取暖有危险性,清朝匠人们又造出先进的“火地”。紫禁城的宫殿里会铺设地下火道。火道连接殿外的灶口烧炭,热气通过火道传导到殿内。地面取暖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和现代地暖体验感很接近哦!

N种材质的“羽绒衣”

古人冬衣图鉴,款式可比你想象得多!商周时期,天子穿黑羔羊羊皮裘,大夫、贵族穿锦衣狐裘,其中以白狐裘最为珍贵。

“皮裘”不仅华丽光鲜,御寒效果没得说。但造价昂贵且稀缺,老百姓用不起怎么办?

恰好唐朝造纸技术发展成熟,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纸上,皮裘的平替纸裘便诞生了。

用轻飘飘的纸做保暖衣?注意,这可不是异想天开。上百张楮树皮制作成纸放在一起蒸煮,煮沸后加入胡桃来增加纸的柔软度,最后将所有的纸压成一张裁剪成衣服。不仅能抵御风寒,透气性也很好。中间夹一些麻絮,助力保暖效果。设计理念就类似于现代羽绒服,最重要的是,它价格便宜,是民间红极一时的畅销款。

明朝时,棉花被大规模引入,棉衣成为御寒首选,更多局部保暖小物件也流行起来。戴上备受欢迎的帽套“卧兔儿”,贵气一整个拿捏住了!

除了这些冬衣主流,民间还有蓑衣、麻衣。蓑衣是用蓑草编织而成,是水上渔民的必备套装。麻衣则是用苎麻纤维编制而成的布衣,虽然没有华丽的彩饰,但衣料厚重,在冬季穿起来密不透风,曾经很受应试举子的喜爱。

引领时尚的御寒单品

古代的御寒单品,是宫廷剧的常客,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甄嬛传》中娘娘们人手一个暖手的“手炉”便是其中之一。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内置炭灰捧在手里可取暖。民间常用铜或锡制作。宫廷工艺有景泰蓝、描金漆、铜鎏金,称得上是时髦潮流“顶奢”。

有手炉,自然也有足炉,常称作“汤婆子”。铜制扁瓶子,里面灌上热水,外面套上精致的布套。晚上放在被子,可以暖上一整夜,和现在的热水袋几乎一样。

除了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室内常常会放置熏笼取暖。竹篾编的网罩,下面放炉子,上面放炭火,偶尔添加香草,可以用来烘衣服和被子。

清代文人李渔还发明过一种居家or办公神器——暖椅。椅案下设有一个抽屉,放置炭盆便可取暖。虽称作“椅”,实际可以暖身,可以小憩,可以当几案、当暖炉、当熏笼,就连出门都不用轿子,抬起暖椅就能走。

冬日限定的治愈食物

古人在冬天还很懂“食物治愈法”。《食珍录》《食经》等古代膳食书籍中,明确记载了冬膳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一到冬天,普通老百姓会用山药、红枣、糯米等五谷杂粮进行御寒温补。富裕一点的人家则会开始大口吃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肉类,有什么吃什么。《红楼梦》四十九回中的贾府冬季家宴上,就有关于“牛乳蒸羊羔”“烤鹿肉”等食物的描述。

虽然冬日宴的食材每家每户不尽相同,但其中有种吃法受到了一致的热爱,它就是火锅。

商代出现的“温鼎”,便是最早的火锅。古人“击钟列鼎”围坐在鼎的四周享用美食。三国时期出现了将食物分成五格煮的五熟釜,和现在的鸳鸯锅、九宫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魏时期,老百姓冬天吃火锅的习惯就已经十分普遍。清朝火锅进入了鼎盛阶段,清宫御膳房的食谱上,有一道“野味火锅”常年位居国宴之列。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全席火锅达到1550个,堪称最爱吃火锅的古人了!

历史悠悠过,古人的一些御寒智慧折射在了如今的黑科技上,而他们的冬日食物治愈法则深藏在国人的DNA中。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