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乳制品赛道引发关注,需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理念不断更新、对于奶制品认知不断深化,奶酪在中国消费者群体中的受认可程度正不断提升,成为投资者广泛关注的新赛道。近期,多家乳制品公司均相继加码布局奶酪赛道,使得过去这一相对小众的行业日益引发关注。
上海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蔡美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奶酪一个是非常典型的西方膳食的代表,怎么把这种高营养密度的食物融入中餐中是当前营养行业持续关注的问题。
此前,中国奶业协会制定的《奶酪创新发展助力奶业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提出了奶酪行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国奶酪产量达到50万吨,奶酪零售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欧睿国际近日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奶酪行业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尽管人均消费仍低于欧美国家,但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奶酪生产国和消费国,零售渠道销售额有望在2026年达到235亿元。
从供给端看,奶酪政策出台叠加资本涌入,国内市场品牌众多,奶酪板块已成为未来乳制品行业发展重要阵地。东亚前海证券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奶酪品牌主要包括中国品牌妙可蓝多、法国品牌百吉福与乐芝牛、新西兰品牌安佳、美国品牌卡夫等。同时,多家国内企业纷纷进军奶酪市场,包括蒙牛、伊利、光明等;此外,奶酪棒市场,还有奶酪博士、认养一头牛等新锐品牌。
在不少企业,奶酪的强劲增长动能正在凸显。根据A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三季报,其1至9月营收38.29亿元,同比增长21.78%,其中奶酪业务实现收入29.59亿元,同比增长29.6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7.46%,较去年同期增加4.77个百分点;熊猫乳业三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同比增长16.94%,营业收入重新恢复正向增长,尤其是第三季度净利环比实现高增长,而在公司的公告中,奶酪奶油板块正是公司着力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业务持续增强。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李鑫鑫认为,奶酪赛道发展空间大,已经成为乳制品行业中高景气度赛道,尤其是我国零售端零食及家庭奶酪发展空间巨大,大单品有待培育,同时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有望共同加强奶酪品类的消费者教育。
对此,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介绍,中国的奶酪市场近年来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高速发展、高速扩容的阶段,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疫情深化国民对于乳制品的认知。此外,奶酪的高毛利等也是整个产业端持续加码的重要原因。
不过,产品同质化仍是目前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欧睿国际的报告指出,当前已呈现同质化趋势,包括产品包装辨认度低、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资源争夺等,已使行业内部无益消耗加重。
与此同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使得全球物流行业和贸易发展受挫,影响了奶酪原料的进口,部分冷链产品检出新冠病毒的负面新闻也为中国冷链运输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防控更加精准和科学,新冠疫情对行业的运输、流通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朱丹蓬认为,疫情客观上加强了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品质食品及营养等的需求程度在提升,对于中国奶酪市场有加速作用。
“中国奶酪市场在近三年得到高速发展,但目前看主要还是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未来各大品牌还应积极推动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整个奶酪消费到了一定的规模和节点之后,企业应转向研发这一块去发展。”朱丹蓬说。
对此,奶酪博士创始人陈昱桦也表示认同,“作为舶来品,中国市场出现了’奶酪棒’等诸多乳制品创新产品,但是在奶酪生产的核心设备、原辅料等方面,仍以进口为主。核心技术研发和奶酪品类的产品创新,是众多奶酪品牌发力的方向。”
据悉,今年10月,奶酪行业新锐品牌奶酪博士在安徽滁州落户超级工厂,并成立奶酪营养研究所。据悉,奶酪博士超级工厂总占地约8万多平米,总投资额将超10亿元。陈昱桦介绍,超级工厂旨在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奶酪文化推广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行业发展。
来源:新华财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