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蒙贝乐早教盒子:父母眼中孩子的“任性”,恰好是成长的最佳契机

 


2021/09/08

“孩子突然变得任性”

之前,蒙蒙在采访妈妈们的时候,有一个妈妈提到了糟糕的两岁。在她眼里,曾经乖巧的孩子不知为何,突然变成了“小恶魔。


“我不,我就要,不准,一定”她常常陷入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中,发现一旦不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哭闹不止。


面对完全不可控的孩子,除了每天筋疲力竭地安抚以外,这位妈妈不知所措。


最后,妈妈无奈地告诉我,她的孩子不知为何,变得“任性”了。


敏感期是一种生命的号召,不可抗拒。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如果不能回应这种号召,就会感到身心痛苦。


成人口中的“任性”,不过是因为孩子在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而展现的痛苦情绪。

家长有责任在孩子三岁之前,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基础,而敏感期就是最佳的契机。


01.

什么是敏感期?

蒙特梭利认为敏感期是通过内在的动力,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一部分内容产生兴趣,这部分内容有助于他当下的成长。在某个敏感期,孩子会对特定的事物着迷,并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会消失。


02.

六大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0-6岁)


蒙特梭利认为,秩序敏感期现象在孩子刚出生的几个月就已经出现了”


有的时候,妈妈穿了某件新衣服,孩子会哭;家里的东西被挪动了,孩子会哭;不允许妈妈穿爸爸的衣服;不允许别人穿妈妈的鞋……这些都属于秩序敏感期,这是对秩序的需求。

秩序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孩子喜欢秩序是因为他迫切地需要一个有规定的环境,以此获得安全感。孩子从出生的那个月,就通过聆听妈妈的声音,记下妈妈的味道,去寻找妈妈,从而得到安全感。他们非常聪明,会先安顿好自己,不让自己感到恐惧,再去发展自己。

他们将环境中的所有物体,看作一个彼此相关联的整体。在获得安全感后,有秩序地去对环境中的某一个物体进行探索,形成对物体的深入感知。


父母需要做的,是用大致统一有规律的方式来照顾他们,让孩子始终生活在一个很熟悉的环境中。



运动敏感期(0-5岁)


“他们的行动就是他们的思考”


为什么只要孩子醒着,就会一直动个不停。因为孩子是用运动和感知来了解这个世界的。皮亚杰把这一时期叫做儿童的感知运动时期,他们的行动就是他们的思考。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是在“运动中构建自我”的。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总是动来动去的。成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很麻烦,难以控制,但运动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


这个时候,合适的刺激,对于运动的协调发展很有必要性。父母可以适时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跟在孩子身后,孩子走成人走,孩子停成人停。


语言敏感期(0-6岁)

”除了对物质的探索,0-2岁的孩子,还暴露在语言的环境之下。”


大部分家长认为阅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很多父母从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用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但过早地把孩子的兴趣引向阅读书籍,将孩子与现实生活割裂开,而忽视现实生活带给孩子的语言刺激,是不可取的。

“儿童的语言一定是在与情感相融的生活情景中学到的。当他们嘴巴里出现这个词汇时,他们的内心也应该同时出现与这个词相关的情感和感受。”

每一个词汇的表达,在孩子心中都要有与之相配的事物作为支撑。如果这个支撑是现实生活,那么孩子在需要表述的同时,也在处理现实生活的内在信息,从而得到成长。

在这个时期,父母需要做的是,将现实生活中可以触碰的事物,用合适的语言,正常的语调介绍给孩子。



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从一岁多开始,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呈现出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视野。”


孩子在这个时期能够捕捉到大人不曾留意到的微小事物。有时候,和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喜欢捡一些小的石头或者是树叶,带回家里,当成宝贝。孩子还会对蚂蚁之类的小动物产生兴趣。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捡回来的所有东西,并引导孩子将这些东西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感官敏感期(0-6岁)


“感官经验是孩子深入这个世界的钥匙”


孩子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的。他们通过不同的刺激,积累着各种体验。这些感官经验就是他深入这个世界的钥匙。


蒙特梭利认为精细感官的发展与孩子的智力息息相关。环境刺激的越多,感官发展的就越好。

父母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准备好适宜不同感官的物质或玩教具,满足孩子感官训练的需求。


社交敏感期(2-6岁)


“这是一个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


从出生的第一年开始,儿童就开始学着将自己与妈妈区别开来。在两岁左右,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后,孩子开始意识别人的存在,然后学会给予。


在这个时期,父母需要给与孩子更多的耐心。意识到耐心是一种更有效率的爱的方式。

03.

如何面对孩子的执拗


糟糕的两岁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段难熬的经历。


“每天早上,为他搭配好了衣服,他不愿穿,非要穿自己指定的衣服;家人一起吃饭,他不准爸爸妈妈吃摆在他面前的那条完整的鱼;看见妈妈穿爸爸的衣服,他会大吵大闹让妈妈脱下来;家里的东西被挪动了,他会哭;他喜欢上了按电梯,自己身高不够,又执意不准爸爸帮忙,并经常因此哭闹不止……”


这一阶段,蒙特梭利称之为“执拗敏感期”,并且要一直持续到三岁半以后。在此之间,孩子会刻板地恪守自己喜欢的物品形式与摆放位置。


当孩子出现不可理喻的情况时,我们不应该责骂,而是应该高兴,孩子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两岁后的孩子像天生的完美主义者,非要要求自己的行为,身边的物品与自己设想的一致。实际上这是因为经验过少,而恪守一种经验造成的。”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请倾听孩子,平静而又耐心地等待孩子发完脾气。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这样多次后,孩子会慢慢发现大人的确是无能为力的,引导他们自己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不要对孩子讲太多的道理。以行为主,利用原则坚持养成习惯。如果孩子把东西弄到地上,很乱,你只需把其中一个拿起,放回原位,说,请放到这里。多余的话不必再说。不要以“你看,刚才屋子多整齐啊,你把他弄乱了”这类话语来讲一堆道理,此时的孩子并不能理解你的意思。

我们应该传达给孩子的是“你应该怎么样”,而不是“你不能怎么样”。




04.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不要让父母的愿望取代孩子身上的自然性。我们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临摹我们希望他成为的样子,但成人因为认知有限,这些被临摹的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

一个孩子对一件事情痴迷,而这件事对我们而言却微不足道。为了保证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会毫无犹豫地阻止他前行,最后束缚孩子对生命的激情和由心而发的工作热情。

“蒙台梭利认为成年人需要注意,不要阻碍孩子满足生命本能的内在自我建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阻碍,未来他就难以自如地生活。当敏感期一过,如果孩子还没有获得这项技能,以后这种学习将会很费力,有时甚至会出现学习障碍。”

爱应该的样子不是过分地去干涉,而是愿意去理解和帮助孩子度过生命的湍流。请不要以“好意”为名,忽视孩子敏感期的诉求,而故意不去满足孩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