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植物奶”蹿红全球 带来饮料消费新风尚

 

一直以来,针对动物奶,国外都有关于安全性(抗生素)、营养性(胆固醇和脂肪)和人道性(虐待动物)等方面的讨论,近年来,随着食品科技的创新,动保主义者、素食主义者以及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需求被不断放大,欧美的乳制品商开始主动迎合上述人群,使得来源安全、营养温和的植物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国外植物奶市场的突然爆发,也使很多企业因生产销售植物奶而声名大噪。

所谓植物奶,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奶”,而是一种植物蛋白饮料,是以植物果仁(核桃仁、花生仁等)、果肉、种仁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破碎、调配、均质、灌装、封口、杀菌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混浊型乳状饮料,在常温下可保存较长时间。因为外观类似牛奶,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被称为植物奶或植物蛋白奶。市场上常见的植物蛋白奶有豆奶、花生奶、杏仁奶、核桃奶、椰奶等。

有市场调研机构梳理发现:在植物奶领域,已有11家较大的创新公司获得了资本和市场的认可,总融资达到14亿美元。而国内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下,行业巨头亦在快速跟进。未来,植物奶与牛奶双轨并行的趋势将愈演愈烈。

海外:市场春意渐浓,资本快速跟进

目前,国外植物奶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除了被达能收购的两家老牌企业外,其他企业基本上是2010年之后诞生的新锐黑马。与此同时,原本的牛奶生产商也在积极转向植物奶领域,2017年,某乳制品巨头关闭了旧有工厂,改为生产坚果奶制品。

加速更新换代的不止企业,产品本身也随着消费者的饮食结构、生活观念的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历经20—30年的发展后,原本的市场主打明星豆奶,已经被现在的扁桃、燕麦、杏仁、椰子,乃至香蕉等后起之秀抢占了大半份额。以美国为例,2018年,杏仁奶在植物奶市场中的份额为64%,位居第一;豆奶排在第二,份额为13%;椰奶排在第三,份额为12%。

市场的剧变,让咖啡巨头星巴克也开始跟随潮流。2016年,星巴克按照顾客意见的排名,推出了用杏仁奶冲制的咖啡饮料。此外,英国连锁快餐品牌佩登(Pret)、24小时便利店7-11等,都在2017年和2018年增加了素食奶产品。

基于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资本也加快了进入的脚步。2016年,达能集团耗资1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一大植物奶企业WhiteWave,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另一方面,新兴的植物奶企业也吸引了投资巨头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投资。大多数欧美植物奶创新团队,都能吸引到至少B轮以上的投资,这也表明,资本对该行业未来健康、持续的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此外,这种植物奶风行的趋势还在向全球蔓延。一位22岁的印度植物奶企业家不仅得到了印度当地2.5亿卢比(约合3600万美元)的投资,还吸引了美国素食天使投资人4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在美国的奶制品零售市场,植物奶已占到15%,体量达到16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激增。在英国,植物奶也因连年保持30%的市场增长率,在2017年被政府列入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范围。

国内:双重利好刺激,企 业跨界入局

根据专业食品饮料调研公司伊诺华(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预测,全球植物奶市场的规模很快将突破160亿美元,而在更远的未来,人们在饮料消费层面的观念和习惯也将被深刻影响。

根据智研咨询统计显示,植物奶领域是我国2007年以来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2016年,植物奶行业收入为1217.2亿元,2007年—2016年复合增速达24.5%,在整个饮料行业的占比上升8.79个百分点至18.69%。预计2020年,该细分行业的市场会进一步提升达到2583亿元,占饮料制造业市场总规模的24.2%,仍为饮料制造业的主要细分品类。

植物奶的发展,可以提高大豆等农产品的深加工率和附加值,提升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振兴国产大豆、花生、核桃等农产品产业。做强做大这些产业,不仅可显著提高公众营养水平,还可保障食物供应安全,提高我国在国际食品界和国际农产品领域的话语权。

市场份额方面,植物奶市场目前仍旧被传统大品牌主导,目前份额最大的是养元饮品,为8.34%,四川蓝剑、银鹭集团、椰树集团、承德露露分列二至五位,但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足3.5%,给了后来者巨大空间。

2017年,以黑马姿态突然杀出的“豆本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为达利贡献了约1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而明显感受到危机的行业巨头们,也从2014年开始,纷纷强化或跨界布局植物奶市场。

利好消息不仅来自市场,国家也正在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企业进入植物奶行业。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中,植物蛋白饮料列于“第一类鼓励类”,而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通知里,也明确提到:“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加大力度创新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工艺,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

作为新生饮品,植物奶也有亟待解决的一些挑战。首先是营养问题。例如,某扁桃仁奶号称“比牛奶多50%的钙”,但它同时又缺乏维生素D、B12、核黄素等很多营养素。

其次是成本导致的价格问题。一夸脱(约0.946升)植物奶的售价比有机牛奶价格还要高出30%。而在亚马逊网站上,一罐杏仁奶的价格换算下来,比起亚马逊自有品牌全脂牛奶贵了一倍多。所以目前在欧美,植物奶主要针对的消费人群还是以中高端为主,要惠及普通民众,还需要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

欧美资本已经找到了未来全球植物奶市场这一价值洼地,国内行业巨头也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刺激下,迅速转向跟进。行业集中度低,为后来者增添了无穷可能,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聚焦产品专业化、渠道精准化,或许可以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抢滩模式。

( 中国食品报 张若夫)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8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