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晨读|在家健步

 

在家时间多了,健身成了第一要务。我的主要健身方式是在家里轻松地走起来。

封控期间,我尝试了闭环健身的好方法,那就是在家健步走起来。

我的住房,处在楼层中的最后一室,通俗说,这种房型叫“南北通”。南面是主卧连阳台,阳台外面就是丽园路。北面是稍小的次卧,窗外是小区的主出口,外面就是曾经车水马龙的陆家浜路。这是从西面徐家汇的肇嘉浜路,一直通到东面南浦大桥的东西主干道。我在家的中段,即主次卧室之间,在重新装修时,把它打造成宽宽的开放式走廊,集客厅、餐厅和书房“三功能”于一体。

疫情袭来,足不出户,我先将走廊上的沙发、餐桌椅等稍作移位,就形成了一条可以行走、快慢随意的步道。目测下来,从南面阳台到北面窗口,南北总距离约有二十多米。试着走一个来回,就是四十米,十个来回即四百米,一百个来回超四千米,合计就是八千步。嗨,足够我健步走啦!

打开手机,开启“微信运动”功能,可以自动计步。把手机往裤兜里一塞,随着走动,步数就会累积起来。我每天饭前便后,总要走上半小时。此举真是一箭双雕,既可防便秘,又利于消化。有时,看书看得眼花了,或电脑前打字打累了,也走上个半小时,以此让头脑稍作清醒。有时,向家里领导主动请缨,去阳台晾晒衣物,或到门外扔些垃圾,跑前忙后,承担些家务活,假装殷勤,以博老婆一笑。这样,每天分时段走上几次半小时,累计步数总在万步以上,基本达到疫前水准。

我因前年动了腰椎手术,去年动了心脏手术,如何康复,使健康尽快回归,成了我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了。听专家说,中老年最好的健身方法是游泳、太极和走路。在这可谓“铁人三项”活动中,我看泳池太潮湿,不利腰病。我属急性子人,打太极缺乏耐心。那么,就只剩“走路”一途了。

退休后的我,有更宽裕的时间,每天确保不少于两小时的健身。先用一小时走路,从居家朝南走,一直走到黄浦滨江,再从卢浦大桥下走到南浦大桥。有兴致的话,还走到了十六铺码头。一大圈走下来,总有万米之遥了。再用一小时,到附近健身房,先在各种运动器材上拉上几记,或推上推下弄弄,然后洗个热水澡回家,这一天的健身任务就算完成了。总之,因地制宜且量力而行。

这几年来,除了健身,就是字画,这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闲时赏赏画册碑帖,动动毛笔。写字是静功夫,它与太极拳相比,更适合纾缓我的急躁情绪,我还把它看作是心与手并用的一种健身方式。过去,看书看得头昏脑涨,写作写得天旋地转。现在,不想劳累自己了,这阅读与作文,就退居到第三、第四吧。

当然,对于爱书如我,有闲散时间了,却因身体渐差年岁日长,且旧书市场渐行渐远,已无法如早年那样,到地摊到旧书店,去淘我喜爱的心仪之书。一俟退休,面对家里二十多年来淘回的旧书,心想,就在家里淘吧,把过去淘的这些宝贝玩意,当时还来不及整理和阅读的旧书,寻觅疏理,重读一过,倒也读出不少心得和感想,写了若干淘书记读书记,还编成一本新著《在家淘书》。宅家居然还有如此收获,这是意外之喜。

如今,这一切仿佛远去。在家时间更多了,要做的事依然可以做。比如练字,比如阅读和写作。但是,健身却是第一要务。而走路,是我健身的主要形态。时下走路,还有一大好处,就是预防心理疾病。据说,人如长时间待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肢体不能多运动,或洞穴,或铁罐,或地下室,所见有限,看不到大千世界,看不到人头攒动,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氧气,也缺少与人沟通交往的机会,都会或多或少有心理障碍。如今,虽然居家的条件因人而异,但总比那些地方要好许多。居室小些,或有跑步机的,可多走上几步,这叫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吧!那么,我们就在家里轻松地走起来。

在家健步,增强体质,并借以缓解心中的郁闷和烦恼,藉此想想曾经的快乐,以及难以忘怀的人间温情。(韦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