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炒菜机器人真能成为小白的福利?周入10万,一天1万?

 

听闻一90后创业者用炒菜机器人代替人工周入10万元营业额,一天1万~!有点夸张吧?!不过细算一下,这还真有可能~!按其说的一台带有9个窗口的智能炒菜机,一个小时能出200份餐。中午2个小时是白领集中赶场时间,就是400份,按每份20-30元算,这还是有可能做到,周入10万元营业额,一天1万~!不算太夸张~!

如果是一个小店,聘3-4个师傅不停做标准化动作在2个小时看能否完成这个高强度的任务。从做生意角度看,人工这一块估计就去一大块了!从菜品看,虽是机器出餐,感觉比人工要干净,至少不会有汗滴入菜的担忧,同时味道不会重油重口味,健康才是第一位。对于白领来说,中午休息时间短,速度第一位,口味第二位,如果能9个窗口出9个口味,每周菜单换换,那中餐、晚餐都一并解决了!

现在感觉“懒人经济”真能让人“变懒”!鱼香肉丝、腰果翡翠虾仁、麻辣小龙虾、蒜蓉西蓝花.....这些菜对于小白来说,简直是一道“天书题”!总梦想着,要是有个啥能喊一声“妈咪妈咪哄”就能跳出来就好。炒菜机器人感觉可以跳菜!

腰果翡翠虾仁、麻辣小龙虾、蒜蓉西蓝花、鱼香肉丝、

炒菜机器人的三大突破

1、自动搅拌。感觉这个有点像大师傅的颠勺。搅拌器通过KSD探温,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搅拌器会根据不同质体的菜肴通过自动搅拌系统完成自动烹饪。

2、数码控制的双光谱红外加热。感觉这个就是炒菜中的上乘功夫--火候!上加热器采取谱射方式加热,对肉食品的热渗透极强;下加热器通过传导方式加热,主要对蔬菜进行渗透。根据上下加热器的不同特性,由数码控制对不同菜料进行相应的热量投放,达到恰到好处的火候,使得菜肴不会烧糊,也不会半生不熟。

3、鼓气系统,在炒菜时对内胆的菜肴实施强制性补气,确保菜色鲜亮。通常饭店里的大厨炒出的菜颜色都很鲜艳,主要是他们炒菜时一般不用锅盖,使锅内的菜不缺气,再加上大厨在不停地翻炒,甚至把菜抛得很高,其目的是就是让菜受气充分,确保菜色鲜艳。

看上去还挺神~!

从冬奥会开始,炒菜机器人走进大众视野。智慧餐厅的“做饭机器人”,不仅能做中餐的麻辣烫、宫保鸡丁、煲仔饭,还能做西餐的汉堡、意面,而且也可以煮饺子、煮馄饨、调鸡尾酒。

在青岛即墨区跨境电商小镇,也出现外貌酷似“饮料柜”的炒菜机器人。餐厅员工将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进柜体,扫描食材餐盒上的二维码并点击“系统启动”,机器人就开始自动炒菜,鱼香肉丝、腰果翡翠虾仁、麻辣小龙虾、蒜蓉西蓝花......每道菜只需要5分钟就能摆上餐桌。家常菜中比较难做的红烧肉,鱼香肉丝等,炒菜机器人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最难得的是,每炒一道菜,机器人都会自动刷一次锅,餐厨垃圾会一并碾碎清理。这对于即不会做菜,又不想做菜的小白来感觉就是那个福音--“妈咪妈咪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业收入就达到4.6万亿。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用工需求,催生餐饮机器人产品线日渐丰富。对餐饮小店成本来看,人工是最大的成本,好的炒菜师傅,炒着炒着人就炒没了,不是工资的算术问题就是工作环境问题,这些在寒冷的行业冬天里都是一个头疼问题。但现在似乎看到一些曙光,目前餐饮机器人商业模式的落地主要采取了购买和租赁两种模式,对于餐饮行业而言,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免费试用期降低了使用门槛。这也许也是餐饮行业的“妈咪妈咪哄”了。大师傅与机器师傅同台竞技,中国的味蕾又会绽放出何种滋味?值得期待~!“妈咪妈咪哄”--出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9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