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六)水上越州,鲁迅故里
【缘起】
一说到绍兴,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自然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
上学时,这位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的作品一次次出现在语文课本中,老师让我们一遍遍地背诵史上最难背、最长的课文,却也在无形中,让我自小就对百草园、三味书屋留下无法磨灭的记忆。
绍兴,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时代就曾在课本上学习过,背诵过;陌生的是,之前从没有到过绍兴。这次专程前往绍兴,走进鲁迅故里,重温那段课本上的故事,零距离去叩拜这位经常出现在课本中的大文豪,感受绍兴这座江南水乡,千年古城的魅力。
【免费攻略】
疫情期间,绍兴的主要景点均实行限行预约制。为此,我们关注了绍兴文旅的小程序,在上面我们按照时段顺利预约了第二天鲁迅故居、沈园以及书圣故里的参观券。更令我惊喜的是,只要按照预约时段携带身份证前往,则全部免费。欢喜!
【游】鲁迅祖居
第二天起床后,发现下着小雨,看来这次与大文豪的邂逅注定要一饱烟雨江南的美景与湿意了。
绍兴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 。
打着伞,站在鲁迅广场上,这时我才发现,墙上巨幅浮雕生动地勾划出鲁迅故里的水乡风情。一端是鲁迅先生的刻像:清瘦的面容,直立着一头刷子似的短发,深邃的眼神,手中的香烟正一缕缕地飘散,先生仿佛在思量着什么;从墙壁那一边探过墙顶的竹枝在先生身边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风骨。
为了更系统地了解鲁迅,我们选择从祖居开始。一进街口,便是周家老台门,也就是鲁迅祖辈世居的地方,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
周家老台门的仪门上方悬挂的翰林匾额,以及屋脊上的官帽,都昭示着主人非同寻常的身份。
老台门共四进,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初见周家台门的老宅,略显残破的表面,却始终回荡着周家先人的精神和灵魂。
第二进为德寿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
德寿堂原名宁寿堂,“德寿”取积善有德、福禄长寿之意。鲁迅平时很少来祖居,只有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过来。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中央上方设一神龛,放有历代祖宗牌位。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源远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的。
此时外面还在下着雨,瓦檐上的雨水从老屋的四周和中间泄向地面,激起哗哗哗的响声······我在这别致的水乡大宅里,倚窗而立,静静聆听烟雨绍兴 ,梦里水乡的声音。
这种江南建筑一般每进院子中间都有一个天井,下雨天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采光,另一方面可以排雨水。
不论大小,每个天井中,靠墙根似乎都有这样的长方形的小水池,以备防火之用。
大香堂两侧是主人的生活起居空间,此为主人房。
主人书房内简单的陈设,木质的桌椅,笔墨纸烟摆放如旧,墙壁上那泛黄的画卷,依稀可见曾经的模样。
这里还设有一间专门礼佛的佛房。
第四进为座楼,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区,布置分主卧房、男、女幼童房、少爷房、小姐闺房、书房、绣房和沐浴房,以及大厨房,令人啧啧称羡。
会客厅
书房
餐厅
琴房
洗漱房
老台门里的书房、琴房、餐厅、洗漱房等一一呈现在眼前。来到这里,仿佛就像是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一般。也许是因为在课本上与现场看到的景象不一样的缘故,感觉只有到了现场才体会到那个年代特有的古色古香与古韵。
寝室内摆放着古老的雕花木床、化妆台、衣柜,圆桌、木椅等家具,将往日周家的生活起居呈现得淋漓尽致。
绣房里还摆放着一幅没有绣完的作品。
深幽的庭院,狭长的过道,石板铺成的地板,犹如一条时光走廊,带我们穿越回到那个年代,去体味老台门的韵味。
在这棵桂花树下,少年鲁迅最喜欢抬头仰望四角形的天空。于是,我也学着先生的样子,仰望了许久,引得从身边走过的游客纷纷侧目,满脸的疑惑。
这是一间烟雨中的餐厅外小天井,扑面而来的是那浓浓的江南味道,以及老台门的儒雅风范。
最令我吃惊的是,我在祖居里竟然还看到了当铺。
隔壁还有一间巨大的储藏室,可见家底之殷实。
老台门中的生活气息无处不在。来到厨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很大的一个三眼灶台,灶台旁有一个很大的水缸。以前没有自来水,都是先从井里打水,然后倒入水缸里蓄水,煮饭的时候再从水缸里舀出来。大水缸旁还有两个木水桶放在地上。
放眼望去,厨房里的家伙什一应俱全,甚至就连磨台也有。这就是江南水乡以往大户人家厨房的本来面目吧?!
旁边的房间里还摆放着脱谷机,墙上上挂着装菜、装米用的各类竹筐、竹篮等物品。
【游】三味书屋
走出祖居便是一条小河从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此刻石板路面被雨水冲刷得光滑发亮,小河里停靠着绍兴水乡的标配——乌篷船。以前绍兴水运比较发达,水乡人家一般走出家门就可以坐船出行。
一船看尽绍兴的繁华与沧桑。绍兴水多,有水便有河,有河便有船,乌篷船是独属水乡的灵动。慢悠悠摇晃的乌蓬船,包裹在江南烟雨中的流水人家······
从鲁迅祖居出来后,过一个小桥就来到了寿家台门,也就是鲁迅塾师寿镜吾家人世居之地。
寿家台门,在临街河道的一侧,台门斗的外檐廊之上挂着两只大红灯笼,远远望去,格外醒目。漆黑高大的门扇,笔直地挺立在粉墙黛瓦之间,中间留一狭窄的入口,供游客入园参观。
过了第一进台门斗,就是以前江浙一带民居常见的天井,由屋宇院墙围成,地面用石板砌筑。
进来后先来到思仁堂,是寿家祭祀祖宗,举办红白喜事,迎来贵宾的场所。从额枋上悬挂的匾额,可以看出,寿家先族对儒家核心思想——以“仁”为社会价值理念的崇尚。
在退堂屏额上悬的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镜吾中秀才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
说起重游泮水,由于时过境迁,或许有的人不解其意。其实,它是清朝科举时代的一种庆贺仪式,在当时,童生入了县学,称为入泮,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考取了秀才,从此时算起,如果能够期满60年,家人就要以曾考中生员并享高寿而为之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典礼上须再行入学仪式,犹如初入泮新科生员,加之贺寿之礼,场面甚是盛大。对于寿镜吾老先生来说,在那个时代,如此高寿,能够重游泮水,这样的庆典未必多见。
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去看望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魏人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穿过天井,看到三余书屋,我急忙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原来这是仿照“三味书屋”的陈设的“三余书屋”。“三余书屋”是“三味书屋”的原名。
此时只见一位带着口罩的老先生端坐其中,真的有种私塾的感觉。这是“三味”早读活动,以重现鲁迅作品的一些场景,感受鲁迅当年读书的环境。
随后我们来到寿家台门的后楼,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卧室摆设超过了当时寿镜吾先生实际的生活状况,其实他过着更为俭朴、清苦的生活。
再往后,便是三味书屋,一个三开间的小花厅,原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
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
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以前上学一直没懂什么是三味,难道是各种味道的三味吗?来到这里才知道,原来三味并不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各种味道的味,而是指“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中间匾额之下挂着一幅画,画中有一只鹿,象征“福禄”,因为当时读书人都是为了高官厚禄。旁边竖着鲁迅的老师寿镜吾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对鲁迅有极大的影响。
如今,三味书屋里,那幅画还在——肥大的梅花鹿依然伏在古树下,只是“人都到哪里去了?”的叫声早已换作一幅寿镜吾老先生的相片,搁置在案头。
看完三味书屋让我更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这里读书的情景,从课本里读到的和现场看到感觉不太一样,现场看到的更多是课本里没有的。
书屋隔壁便是老先生“便饭小憩”之地。老旧的木躺椅、桌子,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坚固结实耐用,墙面也是粉刷过的,地板铺的光滑平整,无不透露出其生活极其节俭、清苦。
【游】鲁迅故居
走出三味书屋,正好遇到一个旅行团聚在这里听导游讲解,我们就蹭了过去,才知道原来鲁迅和周恩来竟然都是周敦颐九世孙周澳的后人。周恩来与先生不仅同宗同族,还是远房亲戚,先生的母亲鲁瑞,是周恩来祖母鲁氏夫人的堂侄女,算起来两人好像还是同一个辈分?
想着想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也叫周家新台门,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正屋五开门五进,现在保存下来的大都是后来仿造的。被誉为“民族魂”的一代文学宗师就诞生于斯,让人对这方圣土肃然起敬。
周家新台门,此台门修于清朝嘉庆年间,那时周家正处于鼎盛时期。1881年9月25日,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就诞生在这座台门内,并在这里生活了18年。
鲁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台门对他的影响。鲁迅先生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鲁迅亲身感受到了整个家族从显赫降为小康,再从小康走向没落的全过程。
一座新台门,不仅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周家新台门的第二进与祖居一样也是“德寿堂”,典型的江南敞厅风格。
匾下挂“松鹤图”大堂画一幅,并配对联一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两排红木太师椅分列两侧,这里是周家各房公共活动的地方,用来举行红白大事和接待贵宾。
这座古朴的宅院,屋顶的瓦片、镂空的窗户、廊柱、木门都是青、黑色调,墙面是白色,黑白分明,以及盆景一样精致的绿植······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素雅。
鲁迅小时候生活起居的房间
从小鲁迅就在这里长大,如今房间里还摆放着木架床、书桌、笔砚,让我联想到幼年鲁迅在这里写字的场景。
1910年7月到1912年2月,鲁迅回绍兴任教时住在这里。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是在这里写就。
这里有个天井叫作桂花明堂,种植着两棵桂花树,鲁迅小时候,经常坐在桂花树下乘凉,听继祖母给他讲“水漫金山”、“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
走过卧室区,穿过厨房、回廊和一个小院,就来到了我童年时代十分向往的“百草园”。鲁迅故居的 “百草园”,它几乎与鲁迅齐名,它是鲁迅儿时的乐土, 也是我最期待的地方。
因着鲁迅笔下那充满童趣的“百草园”,在我的记忆里深深的扎了根,承载了我青少年时就喜欢文学的梦。所以,我希望拜瞻他笔下真实的“百草园”,在这样的魅力下,我也算完成了一个夙愿吧。
突然,我眼前豁然开朗,一个清新的园子展现在眼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周围短短的泥墙根······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想起课文中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这里的一切是如此的熟悉。
那是一个不小的院落,里面有一块巨石,上书“百草园”几个大字。
我站在刻有“百草园”三个醒目字的大石头面前,环视眼前的百草园,它已经没有了鲁迅笔下描写的那么大,眼前除了短短的泥墙根和一口井、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外,很难再找到曾经的痕迹与踪影,游心生遗憾,感觉自己的心在书外。
看着那盘静默的石井栏,井口很小,水很浅,游人穿梭,漠然从旁边匆匆而过,好象忽略了它的存在,而我却独自徘徊于石井栏边,甚至想找出鲁迅当年的一个脚印。
认真读着石头上的鲁迅文字,心生怅然。梦已不在,眼前物是人非,空生几多感慨。
这个园子现在被修整得整洁,还种上了油菜花。据说,这里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种不同的花草。
转了一圈,我终于在泥墙根下看到了鲁迅和润土。
今天有幸走进鲁迅故里,圆了我的一个梦,一个关于百草园的梦。
从百草园转出来,我在另一个院中看到一个方形水池,水上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很有气势,可见鲁迅先生祖上还是很兴盛的,可惜后来家道中落,整个院子被朱家买去,改为朱家台门。
方池南岸建有一临水歇山顶半亭,后柱联为“地似三山春似海,花为四壁船为家”,此联为台门新主人朱阆仙的亲家、清末著名书法家陶浚宣(1846—1912)手笔;横额“鱼乐国”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的墨宝。
亭北石桥,直通池中船厅,计有三间,中间一间朝南开门,门楣上方悬有“乐水”匾;西首一间朝西开门,门楣上方悬有“宛在水中央”匾。
来到水池北岸,正对着“鱼乐国”时,我发现它竟然是一个临水的戏台。这样的临水戏台在江南一带的大户人家比较常见,每逢节日,都会请戏班来家里演出。在这里我再次遇到了鲁迅和润土,自己也仿佛与他们一起去听《社戏》······
沿着方池北岸前行,有一用四块巨石雕凿而成的圆洞门,门楣上的额题“磐庐”,为民国年间书法家汪恂所题,门联“泽绵文阙里,墅傍小琅琊”由清代“娄东派”画家何诗孙撰书。
据悉,此立石原为明代重臣朱赓之物,清光绪年间被朱家台门原主人朱阆仙购进,置于台门池畔,并命其宅为“磐庐”。
圆洞门背面门楣额题为“云谷绍芬”,也是汪恂的手笔。
如今的朱家台门内还有一个“鲁迅笔下风情园”,即通过“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几个主题陈列馆,将绍兴特有的民俗风情、历史典故展现在旅游者的面前。
走出新台门,沿着一条雨巷前行不久,便看到一座石牌坊立在路口,上书“德邻”两字,坊联为:翠竹虚心有节,君子朴实无华。据说,此牌坊是鲁迅逝世后当时政府赐予的。
来到主街上,回望这座两柱冲天的“仁里”石牌坊,只见牌坊两边各有一个石狮端坐,坊联为“旭日辉仁里,祥云护德邻”。
从鲁迅故居出来,走在街上,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房子,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
号称天下黄酒源绍兴,伴着一阵酒香,我们路遇绍兴黄酒馆,只见门口一副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我们相视一笑,飘过。
继续前行,只见孔乙己身穿长衫,戴一副眼镜,手捏一粒茴香豆,两个孩子围着他要茴香豆。
鲁迅笔下的这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鲜活地站在我面前。我仿佛看到,他给每人分一粒后,看看碟子里的茴香豆已不多,就用手罩住碟子,忙说“多乎哉,不多也”。
说到喝酒,孔乙己喝的正是这绍兴黄,至于“茴”字的四种写法,至今我也没搞明白。
孔乙己令咸亨酒店名满神州,也使绍式名菜成了来绍旅游者品味古城食文化的一大流行“食尚”。
鲁迅纪念馆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使其与该地区传统街巷肌理保持统一。其外观采用绍兴台门建筑形式,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竹丝台门;地面采用绍兴传统的青石板。
由于沈园的预约时间眼看就要到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放弃参观,留点儿遗憾,也给自己一个再来绍兴的理由。
临走时,我们在鲁迅纪念馆对面欣喜地看到墙上有“民族脊梁”四个镏金大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鲁迅先生应该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独白】
虽然此前我并未来过绍兴,但早就在课本中领略过它的风采。因此,刚一步入其中,似乎闻到了一股久违的气息,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润土、咸丰酒店、孔已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立马呼之欲出!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任凭时间飞逝,历史巨变,文字像是时光机的传输带,带着我们回到鲁迅先生的小时候,看他和小伙伴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听他的朗朗读书声······
从鲁迅祖居到鲁迅故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俨然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但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仿佛鲁迅先生并未离去,而是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里。
环境孕育人才,人才也影响环境,绍兴的水土滋养了一代文豪,鲁迅还之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将故乡的风土人情推向了全世界。
让我们重温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的一段话吧:“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走进鲁迅故里,我们才明白了什么叫“民族魂”!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七)水上越州,爱情名园》
往期回顾:
「原创」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五)水上越州,书卷桥城
「原创」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四)水下狮城,梦幻小学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