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美食|黄酒
黄酒也称为米酒,属于酿造酒,是中国的特产,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一席。黄酒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它不同于白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客家人自古就有自行酿造黄酒的习惯,因为酿出来的黄酒与别的地区有所不同,所以被称之为客家黄酒。又因为客家黄酒旧时都是由客家妇女所酿造,而且客家人的女儿快生孩子时,母亲总要提前酿好黄酒,等外甥或外甥女出生时,送过去给女儿做月子吃(常常一个月要吃完一缸黄酒),主要是煮“鸡子酒”吃。所以,客家黄酒又叫客家娘酒。
旧时,几乎每个客家主妇都会酿造客家黄酒,人人都是民间酿酒师。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几乎不用怎么教,她们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种土法酿米酒。有意思的是,同村人之中,往往还会就酿造客家黄酒而互相叫劲,暗地里比试,看谁家酿的黄酒更好喝。谁家酿的黄酒好,谁就特有面子,说话也有底气。
酿造黄酒主要依靠的是经验,而且在发酵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往往同一个人,不同时期酿出来的黄酒也不一定就完全是同等质量,也会有好有差的。因此,陆河民间有“酿酒无老师傅”的说法。意思是说,哪怕是再厉害的酿酒老师傅,也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不同的缘故,而酿出比较差的客家黄酒来。
前面说过,客家妇女生了孩子之后,满月之前有吃“鸡子酒”的习俗。客家人说的“鸡子酒”,就是把客家黄酒倒进煮熟了的鸡肉里,然后一起吃掉。在客家人的传统中,指这样很补身体,可以帮助产发尽快恢复身体。因此,做月子的时候,家娘(家婆)会天天用客家黄酒煮鸡给产妇吃。大概是因为,旧时的客家人总是喜欢像这样,把酒和食物混在一起吃,所以在客家话中,不说喝酒,而是直接说“吃酒”。
喝起来的时候,客家黄酒给人的感觉是甜甜的,仿佛酒精度不高,就像是喝白开水一样。可是,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客家黄酒的后劲很大,会慢慢发出来。因此,经常会有一些朋友因为没有提防而被它放倒。因为它喝起来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出它是酒,所以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其假像所骗。当然,这主要是针对那些酒量不是太好的人而言,对于真正好酒量的人来说,这客家黄酒再怎么喝也不会有事。
一般人们是在秋冬季节酿造客家黄酒。因为这个时节,天高气爽,气候适宜,酿出来的黄酒比较清醇香甜,可以较长时间保存。如果是盛夏季节,天气炎热,酿出来的黄酒会发馊变酸,很不好喝,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在这个季节酿造黄酒。
酿造客家黄酒的方法是:先将糯米炊(蒸)熟,再将其晾爽透之后,把糯米饭粒搓散,然后把“酒饼(酵母)”与糯米饭粒一起搅和均匀,接着把它们倒进一个陶缸,密封起来,让其发酵。正常来说,三天之后酒就发起来,渐渐有酒出来。这时,倒进去一些“逼酒(蒸馏米酒”,并再度将其封闭起来,一个月后,就可以起酒了。客家黄酒就酿造成功了,可以倒来喝了。在酿造客家黄酒的过程中,往往会倒进一些“逼酒(白酒)”,以提高酒的度数,使其更具酒味。
需要说明的是,客家人说的“逼酒”,是一种米酒(白酒),原料是粘米。而且,它是经过高温蒸馏出来的,所以浓度较高,酒精度数也较高。客家话中的“逼”,意思就是通过密封、高温、蒸馏,将米酒“逼”出来,是一种民间提纯工艺。旧时,陆河许多村子都有一个专用的“逼酒盆”,它用锡锻造而成,外面再套上一圈木板,将其匝成木桶样,并装上导酒管。因为其内套倒扣的锡盆,所以叫“逼酒盆”。使用的时候,把原料放在大铁锅内,然后将其放在大铁锅上,接着持续不断地用柴火加热大铁锅,在高温蒸馏的作用下,酒水的就会附在锡盆的内壁,然后从导酒管流出来。这样的米酒(白酒),纯度比客家黄酒高。
客家黄酒是客家地区一种十分出名的特产,也是客家人的送礼和待客佳品。各位朋友,你如果到了客家地区,一定要喝上几杯客家黄酒,品尝一下这种饱具客家风味的酒。
(文字/幽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