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主要疫病之副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危害各种年龄鹅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肠道黏膜出血、坏死、有溃疡病灶和纤维素性结痂,以及脾脏肿大、形成坏死灶为特征病变。该病在我国各养鹅主产区均有流行发生,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之一。
(1)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病率为40%~100%,死亡率为30%~100%。不同日龄鹅均有易感性,发病最小的为3日龄,最大的为300余日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2周龄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
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被病鹅的唾液、鼻液及粪便沾污了的饲料、饮水、垫料、用具和孵化器等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病鹅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的飞沫内含有很多病毒,散布在空气中,易感鹅吸入之后就能发生感染,并从一个鹅群传到另一个鹅群。病鹅的肉尸、内脏和下脚及羽毛如处理不当,也会成为重要的传播源。
鹅副黏病毒病也能通过鹅蛋传染,从病鹅的蛋中能分离出病毒。流行地区的鲜蛋和鹅毛等都是传播疫病的媒介。除此之外,许多野生飞禽和哺乳动物也都能携带病毒,例如犬、猫及鼠吃了病鹅尸体后72小时内可以排出病毒传播疫病。
(2)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本病的潜伏期一般3~5天,日龄小的鹅1~2天,日龄大的鹅2~3天。病程一般为2~5天,日龄小的雏鹅为2~3天,日龄大的鹅为4~7天。患鹅发病初期排灰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带暗红色、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鹅精神委顿和衰弱,眼有分泌物,眼睛周围湿润。常蹲地,少食或拒食,体重迅速减轻,但饮水量增加。行动无力,浮在水面,随水漂流。部分患病鹅后期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饮水时更加明显。
(3)病理变化
患鹅脾脏肿大、瘀血,表面和切面布满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有的如粟粒至芝麻大,有的融合成绿豆大小的坏死斑。胰腺肿胀,表面有灰白色坏死斑或融合成大片,色泽比正常苍白,表面光滑,切面均匀。肠道黏膜的病变包括出血、坏死、溃疡、结痂等,从十二指肠开始,往后肠段病变更加明显和严重;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坏死灶和溃疡灶。结肠病变更加严重,黏膜有弥漫性、大小不一,表面覆盖着纤维素性的结痴,盲肠黏膜有出血斑和纤维素性结痂溃疡病灶,直肠和泄殖腔黏膜的弥漫性结痂病灶更加严重,剥离结痂后呈现出血面或溃疡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或有结痂溃疡病灶。有些病例在食管下段黏膜可见有散在性芝麻大、灰白色或灰白色纤维性结痂。部分病例腺胃及肌胃黏膜充血、出血。部分病例肝脏肿大、瘀血、质地较硬。胆囊扩张、充满胆汁,病程较长的病例胆囊黏膜有坏死灶。心肌变性,部分病例心包有淡黄色积液。肾脏稍肿大,色淡。有神经症状病例的脑充血、出血、水肿。皮肤瘀血,部分病例皮下有胶样浸润。
(4)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5)防控措施
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生物安全措施仍然是防控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例如,新引进的鹅必须严格隔离饲养,同时接种灭活疫苗,经过2周确实证明无病时,才能与健康鹅合群饲养;鹅场要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人员进出要进行消毒;养鹅场不得饲养其他家禽。
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用鹅源副黏病毒流行毒株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可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对于种鹅,在留种时应对仔鹅或青年鹅进行一次免疫,产蛋前2周内进行二免,在二免后3个月左右进行第三次免疫,可使种鹅群在产蛋期获得良好的免疫力。种鹅免疫后,如果后代雏鹅体内的母源抗体正常,雏鹅的初次免疫可在15天左右进行,2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免疫。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鹅(种鹅未免疫),可根据本病的流行情况,在2~7日龄或10~1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免疫后2个月左右再进行加强免疫。
做好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制订出科学的免疫程序。通常以HI抗体效价1:16作为临界点,若抗体水平低于该值,应立即进行加强免疫。
严禁用鸡新城疫Ⅰ系活疫苗免疫鹅群。
鹅群一旦发生副黏病毒病,应立即将病鹅隔离或淘汰,对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鹅群中没有症状的鹅用鹅副黏病毒灭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先免疫注射健康鹅,后免疫假定健康鹅。免疫时应勤换注射针头,避免用具污染。同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病、促进肠道病变的康复。
应用抗鹅副黏病毒病血清或卵黄抗体作鹅群紧急注射,有较好的保护率。用鹅副黏病毒抗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注射,对患病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