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可造成百香果大面积死亡,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百香果一旦感染病毒病,很难彻底治愈,被称为植物的癌症,每年许多地块百香果由于缺乏科学的防治方法,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病毒病难治的原因
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病毒是一种具有活性的双螺旋结构蛋白质片段,在植物细胞内大量复制,消耗细胞内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破坏植物细胞,造成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不能得到满足,使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常常表现为叶片、茎、果实等黄化、畸形、扭曲,甚至造成植物枯死。
由于病毒比细胞还小,存在于细胞内部,细胞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受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保护,细胞液浓度和酸碱性很难改变,一旦细胞液酸碱性发生改变,植物细胞就会因死亡,普通药剂也很难将将病毒变性,因此,植株一旦感染病毒病,就很难从植物体内彻底清除并治愈,这就是病毒病难治的原因,目前也是世界级的难题。全世界也没有能彻底治愈病毒病的方法。
病毒传毒途径
病毒病与真菌性病害不同,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毒昆虫危害:传毒昆虫是造成病毒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途径,传毒昆虫主要有蚜虫、飞虱、蓟马、粉虱、叶蝉、盲蝽蟓等刺吸式害虫,这些害虫在刺吸作物汁液的同时,将病毒也传播到植株上。
(2)机械传播:病毒病也可通过摩擦产生的伤口,进入植物体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剪刀、喷雾器、铁锹、锄头等生产工具,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将植物叶片、茎秆等部位损伤,带有病毒的植物汁液,通过伤口就有可能进入健康的植物体内。
(3)种子带毒:种子在生产过程中,植株感染了病毒病,病毒就会进入种子内部,在种子内部存活。当播种带有病毒病的种子时,植株就成为带有病毒的植株。
(4)人为传播:农民朋友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绑蔓、打顶、摘叶、疏花疏果、采收等各种生产操作,不可避免给植株造成大量伤口,带有病毒的植株汁液就会在这些操作管理过程中,进入健康的植株体内。
发病原因
百香果感染了病毒能否发生,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不具备,病毒在百香果体内就不能快速大量复制,百香果就不会发病,一旦环境条件适宜,病毒在百香果体内就会大量繁殖,消耗百香果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百香果就不能正常生长。
百香果病毒发病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时间高温:百香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长时间温度超过35℃以上,百香果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抗逆性降低,并且高温有利于病毒的复制,因此,在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下,病毒病很快就会发病。
(2)长时间干旱:百香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长时间干旱,百香果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合成的有机质降低,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抗病性降低,病毒复制加快,百香果很快就会发病。
(3)抗病性弱:病毒病能否发生,与百香果本身的抗病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品种抗病性强,限制了病毒的复制,病毒病就不能发生;抗病性差的品种,一旦环境条件不适宜生长,病毒病很快就会表现出来。发病早而且严重。
防治措施
病毒病不同于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在防治策略上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为原则,进行防治,改变传统的防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选用抗病品种:最好可以实地考察,了解基地是否设有防虫网、消毒措施是否完善,查看母本园和接穗圃的病毒定期检测报告,观察出圃种苗的情况并快速抽样检测。注意避免新老苗同园,一年一换苗最佳!
(2)防治传毒昆虫:定期灭杀蚜虫、蓟马等刺吸口器类害虫,叶喷5%阿维菌素1500-2000倍+26%氯氟·啶虫脒750-1000倍。注意,发现病虫时,先杀虫再砍树!
(3)化学防治:发病时或病害高发期,定期叶喷5%氨基寡糖素800倍/丁子香酚1500倍+3%硝钠.胺鲜酯2000倍+磷酸二氢钾500倍。
其中,氨基寡糖素、丁子香酚等诱抗剂能钝化病毒病,控制病毒扩散蔓延,提高未染病果树的抗病毒能力。加入硝钠·胺鲜酯、磷酸二氢钾,可进一步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防患于未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