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事:豆腐
Est.2023
文|無去
巷口远又传来“浆豆腐”的叫卖。这喇叭声一入侵到耳膜鼓动的范围,我便要慌忙穿过隔壁的隔壁家的大院子,旋开他们上锁的沉重铁大门。这是他绕卖一圈回家去的必经之路。
有时我刚打开那个门,他刚好过来,大部分时间是他的声音传来,我再趿拉着拖鞋穿过长长的院子,他已经走远了,于是,附近几乎所有街坊邻居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身着宽大袖袍,追着卖豆腐(人)的声音跑的女人……
别看卖豆腐的老人近六十岁了,耳朵却灵得很。任何一个方向喊一声:卖豆腐的!他便听见了。捏住车把,轻点刹车,将三轮车缓慢停在路边,等买豆腐的人走到他身边。
我以前不知道豆腐是用卤水点的。点不好,豆腐吃起来苦又老。
不知从哪里看到一则关于豆腐的文字,说是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这是豆腐吗?
我常吃的这家豆腐点得比较嫩,据说还是地锅豆腐。通常市场上卖的豆腐都借助机器的作用,省略掉许多步骤,提高了效率。量上面提高,质的方面就忽略了。地锅豆腐和普通豆腐在制作方式和口感上有区别。地锅豆腐采用地锅煮浆的传统方式,用柴火熬制的豆浆受热比较均匀,豆香味浓郁。
比豆腐点得稍嫩的是豆腐脑儿,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我以为就是千页豆腐那样的东西。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叫千张或百页。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用筷子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油皮。我的家乡方言叫作人造肉。泡发凉拌或烧青菜,是很不错的。前几天一位朋友还送了我一些,我不会做现在还剩一些。在永革的大饭店里,也有烧豆皮这道菜,看样子亦是登得上大雅的。
说回豆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上锅略蒸,去豆腥气。不可久热,久蒸豆腐易收缩发硬。小葱拌豆腐是最经典的菜肴,歇后语说“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家喻户晓,可见户户人家都吃的小菜。
拌豆腐特宜小葱,嫩而香。建军回回来,都指明要吃地锅豆腐。拌豆腐有切成小骰子块的,有直接用勺子碾碎拌的。原先农村不讲究,直接下手拌,称其为“鸡刨豆腐”。有人戏说,还是直接用手抓抓,要的是那个原滋原味儿。
印象里吃过皮蛋拌豆腐,不记得在何处吃过。应该有这道菜吧?
烧豆腐分为两类:用油煎过再加料烧的;不过油煎的。
老豆腐切成厚约一厘米的长方块,热锅温油双面煎。豆腐下锅前撒薄薄的几粒盐,防粘锅。不要煎得太老,稍结金黄薄壳,即可铲出,是名“虎皮”。虎皮豆腐太老发苦,现伟的朋友做了一回煎虎皮豆腐,我吃了一次,再也不愿吃,就是因为口感不好,且嫩豆腐偏要煎老了来吃,实在是暴殄天物。
用已备好的青菜,下锅略煸,加葱姜蒜、酱油、白糖、蚝油,兑入清水,将豆腐推入,加盖猛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炖,约四五分钟后大火收汤,即可装盘。汤汁过多时可以淋入以少许面粉勾芡,汤浓锁住鲜味。
烧豆腐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川菜里的麻婆豆腐,主料为:豆腐,辅料为:蒜苗、牛肉沫(其他肉也可以),调料为:豆瓣、辣椒面和花椒面、酱油、生抽、老抽、糖、淀粉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面,此菜成菜麻、辣、鲜、香、烫、整、嫩、酥,将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现在这道菜一跃成为国际名吃。
我在武汉最喜欢吃的是砂锅豆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上汤娃娃菜。用的是骨头汤或肉汤,小火炖,至豆腐起蜂窝方好。吃完后娃娃菜和豆腐后,还可以涮其他时蔬来吃。这道菜里面还放的有菌菇、枸杞之类的食材,毋论是看起来还是吃起来都很养生。
还有鱼头豆腐,汤乳白色,清而味厚,甚佳。
我到河南之前从不吃豆腐脑,更不知道还有所谓鸡汁豆腐脑儿。鸡汤熬成的卤,里面还有鸡肉渣,先盛半碗豆腐脑打底,再浇咸鸡汤,加油。
第一次吃豆腐脑是在西关的老菜市场的马路牙子边。不敢学别人喝咸汤,点了一碗甜豆腐脑,加入白砂糖。即便如此仍是有点苦,但这样吃很能清火。
关于豆腐还有许多做法,比较有名的当属绣球豆腐。横八十刀竖八十刀,将豆腐切成6400根均匀的细丝,而且根根分明,很考验刀功。我只是听说,没有吃过。
此外还有臭豆腐、豆腐乳、干丝等吃食。臭豆腐当属湖南闻名遐迩;豆腐乳可当火锅料碗,还可以下饭、蘸馒头吃;干丝,是淮扬名菜,我在扬州第一次吃,里面加了细姜丝,是嫩姜。
另外豆腐过油炸成金黄色,再捞出放在大料汤中卤,我也很喜欢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