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贴春联,过大年!

 

春联情思

今日除夕,庚子岁末,牛来鼠去,辞旧迎新。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早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人民过大年的日子。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亲朋好友的拜年微信便像开闸的洪水一样,蓬勃涌出,接踵而至,尚未出门,就已经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年意扑面而来。跟往年一样,随着祝贺新春等吉祥话而来的,多是向我展示新贴在家门上我写的对联,或夸赞字写得好的,或是确认上下联的位置是否贴正确了的。而我,在分享喜庆,表达祝福的同时,也温馨惬意地享受着自己每年为朋友们书写礼赠春联的福报。

一晃儿都有十多年了,每年进入腊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写对联,分送亲戚朋友,还有客户,提早为大家备下一份饱含着自己衷心祈福的新春礼物,加持至诚,事微情重。在我看来,写春联是一件怡人悦己的事,就像女孩子天生喜欢打扮,目的是引人注目,为人褒扬。因为知道有人欣赏,也希望多得赞誉,所以自己每次写对联时,也就跟那些“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妆前佳人一般,对每一笔每一画,每个字的结体等,极为严谨用心。每在一字完成之时,或是一副对联写好之后,都要认真地端详打量,对于那些让自己也喜欢叫绝的作品,自信都会在每年的今天,收到意料之中的赞誉和鼓励,于是心下就总是喜不自胜,美滋滋的,仿佛已经从中对视到了人家满意和钦佩的目光。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因此,一股由内至外的欢喜,顿时化作绵绵不断的劲力,让自己不厌疲倦地立身案前,一副一副地写下去,直到发现腰腿酸麻难堪才悻悻作罢。

记得小的时候,每次看见有人在红纸上,用毛笔蘸着黑墨书写对联,就喜欢羡慕的不得了。尤其是那一股股略带臭味的墨汁味道浸鼻入肺,就仿佛嗅到了自家除夕年夜饭的菜香,一不留神,连口水都会溢出嘴角。这种儿时的记忆,也经常会在自己写春联时,不请自来地翻涌而出,让我不禁擎笔有思,浮想联翩,一幅幅过往的画面映现脑际。画面中,有妈妈满带欢喜地打着泛有年味儿的浆糊,然后我和哥哥在凛冽的寒风中,边呵手边把春联贴在大门框上,事了落得满手发红,业已黏住了手指的浆茧;还有自己站在别人家门前,看着那些让自己心追手摹的美文靓字,如醉如痴一般,直到妈妈喊着回家吃饭,才发现双脚已在不知不觉间被冻得发木了。所以,每在腊月期间写春联的时候,都会让自己沉浸在对从前美好回忆的幸福之中,甚至是可以提前体味着那份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只能是在腊月里才会兴起的年意。

尽管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可以上溯至一千三百多年前,而且不管城市街道,还是乡村农舍,每到今天,形式不一,内容有别的春联比比皆是,迎面入怀,眼熟心详。但是,关于对联的内在讲究,比如,上下联的区分,位置的安排,还是有人不甚明了,自己也常因此在送春联时多上几句说道,或是在看到朋友拍照片过来后给予更正。对联的上下之分是仄上平下,仄是指仄声,现在基本上可以按照普通话的三四声而定;平是平声,就是一声和二声;当然也有按照古诗词中的平仄用字的,不过很少,用时倒也不难区分。张贴的时候,上右下左,就是迎门而立,上联贴在右手对应的一边,下联贴在左手一侧;而横批的内容则是从右至左,但也有人按由左至右的顺序写,无伤大雅,也可以。而对联的内容规格也有不同,分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因需而设,量体而裁,但通常情况下,使用七言的比较普遍。

以自己的年纪,真的是赶上了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分工都专业细化到了极致,人民的生活因此愈加便利。就拿对联来说,以往都是买四尺整张的大红宣纸,自己按需裁剪叠格,费时费力。而今,却市售着各种规格和式样的现成对联,烫金印花,精彩纷呈,而且纸张质量上乘,着色耐久,自己常用的一款“万年红”制式对联,在户外可以坚持半年而不褪色。在自己写的对联中,标准规格是七言内容,尺寸为1040mm X170mm这种,适合现在城市楼房住宅使用。另外,还有1380mm x230mm这种尺寸的,也是七言,适用于城市别墅楼房的室外大门。再有就是一种特大规格,尺寸为1800mm X430mm,内容是九言的,用于农村那种大院门楼。今年,友人自己在网上买到一种尺寸为2400mm x340mm,十一言蜡染的,宽宏大气,给人有一种庙堂的尊威和气势。

俗话说:“贴春联,过大年。”对于已难能听到爆竹贺岁声的现在城市,惟有贴上红红的春联,添得满门喜气,才会让人们在这一副副有着特殊含义的吉辞瑞语中,切实地感受春节,这个对中国人极为特殊的日子,光亮而轻快地临庭入户了。看着这家家户户贴出的对联,我想,任谁都会油然泛起一股幸福和暖意,恍惚间,实实在在地听到,那些贴着春联的门内室中,洋溢着辞旧迎新的笑语欢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9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