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泡水喝的黄芪,原来有这么多益处!
在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在医生开的中药方常见它的影子
您知道吗
除了泡水喝
黄芪还有很多的益处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
一、蒙古黄芪(药典品)
别名:白皮芪、原生芪、炮台芪
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产地: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挖取后,除去须根,去净泥土,晒干,商品称“原生芪”。挑选质好条壮的,用水润软,用木板搓直,两端切齐,按粗细分档,商品分“正炮台芪”、“副炮台芪”,质量比原生芪佳。
△蒙古黄芪种植园
△蒙古黄芪花枝
性状鉴别:
- 原生芪:根呈圆柱形,顶端带芦头,全长40-90cm,直径0.5-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和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质部黄色,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菊花心”。有豆腥香气,味甜而有较浓的生豆腥味。
- 炮台芪:根条粗细均匀顺直,两端截齐。余同原生芪。
- 冲正芪:表面染成深蓝黑色,摸之手染有蓝黑色。中央空心或呈棕黄色枯朽。余同原生芪。
△蒙古黄芪(炮台芪)
△蒙古黄芪(炮台芪)丛切片
△蒙古黄芪(炮台芪)横切面观,具“菊花心”。
△蒙古黄芪(冲正芪),表面染成深蓝黑色。
△蒙古黄芪(冲正芪)片
二、膜荚黄芪(药典品)
别名:关芪、正芪、正口芪
来源: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n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产地: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或梳林下。主产于东北三省等。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者质佳。东北雪期较长,春采货多于四、五月间入山采挖。挖取后,除去须根,去净泥土,晒干。
△膜荚黄芪花枝
△膜荚黄芪
性状鉴别:本品与蒙古黄芪的根类似,唯表面一般呈棕褐色至黑褐色,未去根头者残留茎基略少,主茎基明显,质地稍坚硬。
△膜荚黄芪
三、说明
⑴ 黄芪特征:
①切面三种色:皮部黄白,形成层环浅棕,木部淡黄(如图2、3)。
②皮部有密集的、长短不齐的放射状裂隙;木部有密集放射状纹理和裂隙,纹理中见多圈年轮状环纹,裂隙较皮部少。
③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嚼到最后嘴里有一团嚼不烂的纤维。若口尝味淡或无豆腥味者不是正品。
⑵黄芪饮片有圆片、瓜子片(斜片)、压片(把细黄芪压扁再斜切)、腰带片(黄芪压扁刨片)等几种片型(如图2-6),以直径1.5cm以上的圆片、瓜子片为好。
△图1黄芪饮片(野生、瓜子片)
△图2黄芪饮片(家种、瓜子片)
△图3黄芪饮片(家种、圆片)
△图4炙黄芪(圆片)
△图5黄芪(压片)
△图6黄芪(腰带片)
四、功效应用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应用于
⑴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
⑵肺气虚弱,咳喘气短。
⑶表虚自汗。
⑷内热消渴。
⑸血虚萎黄,气血两虚。
⑹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
⑺气血亏虚,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生品长于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肿。
蜜炙黄芪甘温而偏润,长于益气补中。
用法用量:煎服,9-30g。
外用有利于消肿祛湿,现代药理证明:黄芪外用可改善皮肤毛细血管网的微循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0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