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竹林舍」科普:回顾紫砂百年发展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并庄严宣布: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

那一年:

任淦庭61岁吴云根58岁裴石民58岁

王寅春53岁朱可心46岁顾景舟35岁

蒋 蓉31岁王石耕28岁徐汉棠18岁

李昌鸿13岁徐秀棠13岁蒋淦春13岁

李碧芳11岁沈遽华11岁凌锡苟11岁

高海庚11岁许成权11岁葛明仙11岁

潘春芳11岁谭泉海11岁吕尧臣10岁

吴 震10岁何挺初10岁咸仲英10岁

曹婉芬10岁范洪泉9岁范盘冲9岁

蒋淦勤9岁储立之8岁谢曼伦8岁

汪寅仙7岁何道洪7岁周桂珍7岁

张红华6岁程 辉6岁鲍仲梅6岁

毛国强5岁周尊严5岁潘持平5岁

顾绍培5岁沈汉生4岁夏俊伟4岁

鲍志强4岁许四海4岁

你以许还会问:“还有一些我所熟知的工艺师呢?”也许不用我们回答,你也知晓答案:他们的年岁比共和国要小。尽管这样,但百年紫砂却在承上启下的传承中诉说着旧中国和新中国的沧桑变迁。那么,何不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令我们回味以1949年为中心的前后的那些人物和那些故事呢?

解放以前,紫砂匠人被认为是低下的没有前途的职业。民国初年和中国历代时期一样,人们普遍信奉依靠读书走进仕途的理想人生道路,顾景舟的父亲顾炳荣就一直反复告诫他的儿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对女子来说,做紫砂更是没有前途的行当,在那时的人们看来,依靠稳定可靠的婚姻博得人生的幸福才是值得推崇的,对此,蒋蓉大师曾回忆道:“虽然我们家几代都是做紫砂的,但到了我父亲那辈,由于社会状况不好,紫砂特别是花货已经不受欢迎了。蒋家几辈人的努力依然没有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而且,当时潜洛村的陶艺人家,靠手艺过活的也几乎都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所以父亲认为做紫砂是没有前途的,希望我嫁个好人家、过上好生活是有道理的。但我从小是个拗脾气,认准的事就一门心思去做。”不过社会的黑暗并没有摧毁紫砂艺人对待紫砂技艺的乐观心态,蒋蓉接着回忆说:“那时,家里很穷,经常揭不开锅。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是村上来乌篷船的时候。因为乌篷船是从老远的县上来的,它会带来很多东西,包括食物和日用品等。那天乌篷船来了,但是船上没有米,只有一船乌枣。家里已经几天都没生火了,弟弟妹妹们都饿急了。父母亲没有办法,只得用几个月辛苦烧制出来的紫砂器换了这一船的乌枣。满船的乌枣给我和弟妹们带来些许快乐,我们不知吃了多少,饿扁的肚子都吃圆了。有生以来,我头一次感觉到紫砂的珍贵,隐约中也头一次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给人的喜悦。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走进父母的作坊,要求学做坯,以便能换取更多的乌枣。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紫砂之路。”而对于那时还处少年的顾景舟来说,本来还算比较充裕的家境突然中落,读书的道路看来是行不通了,因此,17岁的顾景舟便滞学在家随祖母邵氏学做陶壶,开始了他的紫砂之路。

民国初年,宜兴紫砂壶生产已形成磨泥、制胚、刻字、装烧和包装等专业分工。产品分粗货、细货、上档货三类,每类分正、次两级。其时,“利永陶器公司”技师程寿珍制作的“掇球壶”、“仿古壶”,在“巴拿马国际赛会”获奖。其时,宜兴窑场的紫砂业,先后研制出低火釉的古铜色、天青色、雨过天晴色釉料,制成墨绿色、紫檀色泥,创造了吹釉、挂釉、贴花、印花等加彩技法。采用宝砂磨光技法,使紫砂表面光滑如镜,时称“车光茶壶”,运销东南亚各国。民国14年(1925),宜兴川埠上袁村赵松亭,集资办“复兴窑”,烧制“贡壶”,供应茶坊酒肆。其时,较著名的陶刻匠师有韩泰、路兰芳、邵云如、陈少亭和任淦庭等。

民国15年(1926),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多式陶刻茶具获金奖。民国19年(1930),比利时“列日国际博览会”,紫砂壶器获银奖。紫砂名手程寿珍、俞国良、汪宝洲、范福奎,所制“掇球”、“仿古”、“传炉”、“柿壶”和“大东坡提梁壶”,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工艺博览会”上,获优秀奖章。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上海经济繁荣,古玩市场生意奇好,一些商店、公司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便聘请高手仿古做旧,紫砂是其中一个很热门的奇类,由于那时国外很多博览会盛赞紫砂,导致那时的紫砂陶器倍受海内外藏家青睐,因此,那时很多紫砂匠人投奔沪上仿古制壶,例如早期,裴石民于1926至1927年间在江左臣的介绍下到上海为古董商仿制紫砂古代作品,而王寅春则于1935年在上海从事仿古制壶。

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宜兴,紫砂厂房炸毁,龙窑相继破坏,交通阻绝,技工失业流散,生产中断,整个紫砂陶业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期间很多谋取出路的年轻紫砂艺人纷纷效仿前辈走出宜兴赴上海寻求发展。日本投降之后,当时的中国合作事业协会扶持紫砂行业,相继建立了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川沪上袁村壶缸生产合作社。

1947年12月,由宜兴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社制作的紫砂壶在“江苏省第一届合作杜产品展览会”荣获了特等奖。尽管这些局面较抗战时期有发展的迹象,不过由于当时国民政府腐败无能造成的物价飞涨,销路阻滞,紫砂从业人员竟只剩20余人博胚制壶。此后,丁蜀地区仍主要生产“贡壶”、“瓢壶”、“四方”、“六方”等粗货茶器,至1949年紫砂行业面临全面倒闭的危机。

1949年4月23日,宜兴解放。解放后初期,百废待兴,那时也是宜兴紫砂萧条的几年。不过,那时也是一些日渐成熟的紫砂艺人开始零散授艺的岁月。解放前飘零制壶的经验给了他们很多艺途中的精神财富,而返乡后居家的景遇也给了他们提升艺技的孕育之机。随后,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紫砂生产得到恢复。1950年11月,宜兴成立了紫砂产销联营处,并多次组织紫砂产品参加城乡物资交流会、展览会,这令紫砂销路逐渐扩大,扭转了解放前日渐凋敝的格局。

至1951-1953年,紫砂生产逐步得到发展。紫砂壶器在“华东土特产展览会”、“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展出,均受好评。在“华东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品观摩会”上,紫砂名手朱可心作壶艺表演,裴石民“上松段茶具”获优秀奖。

1954年和1955年是宜兴紫砂在解放后关键性的两年。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开始组织建立,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和施福生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承制中国美术家协会订购的高档茶具,有“松鼠葡萄茶具”、“竹春茶具”、“合菱茶具”、“供春茶具”和“二节竹段茶具”等,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相继以各种形式参与和加入。期后,紫砂生产工场转为紫砂工艺合作社;而到了1957年,他们被评为“紫砂七艺人”。同年,紫砂开始恢复出口。

1958年(也是大跃进运动开始的那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宜兴紫砂工艺厂正式成立,当时有职工2067人,先后创制“牡丹壶”、“卫星壶”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承制咖啡茶具,各类壶器运销苏联和波兰等五十多个国家。可以说,1955年到1958年期间,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紫砂工艺大师都在那时相继进厂跟随老艺人学习制壶。试举几例:1955年,李昌鸿、沈籧华、高海庚进厂随顾景舟学艺,同年李碧芳、许成权、曹婉芬进厂跟随朱可心学艺,而潘春芳则入朱可心、王寅春门下;1956年,汪寅仙、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进厂随吴云根学艺;1958年,谭泉海进厂随任淦庭学艺,同年,吕尧臣、吴震进厂随吴云根学艺,而何道洪则进厂相继随王寅春、裴石民学艺,其年,周桂珍则进厂先后随王寅春、顾景舟学艺。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蜀山地区柴草紧张,龙窑遂以煤粉代柴草,导致烧成质量下降,产品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1960年为改善生产设备,国家投资45.6万元,新建厂房和二座100立方米的倒焰窑,解决柴草来源困难的矛盾。同年,紫砂厂开始精简职工,至1963年底,从业人数为578人。1963年后,宜兴紫砂工艺厂,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始建立半成品的检验机构,确立产品信誉。将外西窑仍旧生产市场紧销的砂货,以维持紫砂陶生产的资金来源,到1965年紫砂生产得以好转,1966年4月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负责产品设计和技术业务指导。在1961年-1964年期间,从宜兴紫砂工艺厂“走”出的茶器有“蛤蟆莲蓬壶”、“荷叶壶”、“寿星壶”、“丰登壶”、“井泉茶具”、“横把友泉茶具”以及各式“水平茶具”等,不少茶器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1966年夏天,文革爆发,紫砂茶壶、花盆生产受到影响,部分紫砂从业人员转产出口澳大利亚的釉陶啤酒杯以及波纹板工业陶,紫砂行业仅产普通花盆和茶具等产品。1970年,为法国承制“串钮壶”八万多件。“小型竹节”和“可心梨式茶具”,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礼品,馈赠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1年起,日本、香港客商通过广州口岸,纷纷订购紫砂花盆、茶具、茶器及水平壶,并转口美国,大量制作微型花盆和日本来样花盆!随着日本田中首相、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其制作出国礼品和展品。全国各大饭店相继用紫砂砂锅、烟罐作宴会餐具,使紫砂知名度日益提高。1973年,高海庚设计的“集玉壶”、“扁竹提梁壶”,被列为出口高档工艺品。1975年8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开门办学,在宜兴鼎山省陶研所举办“全省陶瓷美术培训班”,由杨永善、陈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执教,紫砂工艺厂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一年。1974-1977年,紫砂外销市场扩大到欧洲、美洲、澳洲,茶壶、茶具占紫砂出口的60%。其时,顾景舟所制13件“提璧茶具”、“僧帽壶”、“汉云壶”,由轻工业部定为长期保留作品。徐汉棠,汪寅仙、吕尧臣等制作,鲍仲梅镶嵌银丝15头“四方藏圆咖啡具”和“碧波”、“八方凌云茶具”,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

1979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紫砂陶器,获国家银质奖。1981年,香港“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展出的紫砂壶精品,大多被国内外藏家收藏,其时生产的壶器有“木瓜”、“蜜桃”、“佛手”、“柿花”、“牡丹”等仿花果形和十二生肖等仿动物形壶,合计25个品种。承制香港锦锋公司订购的系列小壶,有“小合梅”、“小集玉”、“小龙团”和“小樱花”等十个品种,三万多件。1982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扩大高档壶生产能力,创制新品83件(套),其中43件(套)参加“全国日用美术设计”评比,有13件(套)获奖。1983年,日本荣华公司认购汪寅仙等七位紫砂女艺人仿制的“供春”、“曼生提梁”、“掇球”和“仿古”等七种高档茶式,单件出口平均值在600元以上。是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方圆牌高级茶具,获国家金质奖。1984、1985年,紫砂制壶工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浅紫、紫红、深紫、米黄、墨绿等色天然矿土为原料,给茗壶铺砂,或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或杂以砂点,使壶身珠粒隐现。创壶艺新品一百多种,名作有“碧波”、“八方凌云”、“云中”和“御玺”等。李昌鹏、沈蘧华合作、沈汉生镌刻的“竹简壶”,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金奖。台湾出现“等金换壶”趣事。

20世纪70年代初,以高海庚、徐秀棠为首的一批受过正规艺术教育的中青年,他们把学院的现代艺术思潮带到宜兴,为艺术院校与宜兴的长久合作架起了桥梁。另外,宜兴与艺术院校的联系加强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其他一些艺术院校相继为宜兴办短期培训班、进修班、接受代培生,使改革开放之年涌入国门的现代艺术思潮、现代设计思想通过院校师生的接受、融化、传播,又在宜兴“登陆”,对现代紫砂在宜兴的兴起,起了关键作用,所以人们称这些具有现代艺术意识的人为“学院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宜兴紫砂从业队伍空前壮大,直到2009年,紫砂业内(健在的)具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有9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有1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有13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的有27人,此外,还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大师50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43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66人、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620人,从业人员达万人之多。在国家级及省级权威机构举办的陶瓷艺术评比、工艺美术展评中,宜兴紫砂技艺人员屡获大奖。千年紫砂陶艺,早已成为宜兴的一块老字号“金字招牌”。在宜兴与其他国内外城市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紫砂艺术的影响力、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紫砂陶艺已成为陶都宜兴的“形象大使”,是宜兴人的骄傲与自豪。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1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