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解密:传统钓利器炮竿因何而火?冬季鱼在远处的原因及应对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于钓鱼的远近一直是热度非常高的话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没鱼咬钩时,我们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好解决的就是利用不同的竿长改变做钓的远近。之所以现在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冬季做钓远近对鱼获的影响升级,变得举足轻重,当很多人还在找钓草洞、钓深水、找鱼窝时,殊不知只需一根长竿足以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为何鱼离岸较远和如何应对做详细解读。

冬钓远近影响鱼获

案例分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季格外不同,它的冷是深入骨髓的,有人笑称这里的冷是魔法伤害,北方零下十几度的冷也只能算是物理伤害,这样一对比似乎就明白了。趁着周末,背上装备踏上了钓鱼之路,上午厚厚的云层里还隐约透出一点阳光,到中午就完全消失不见了。来到许久不见的野湖边,密集的钓鱼人还是惊讶到我了,平时湖里不怎么出鱼,反倒是到了冬季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在寒风中拿着"长枪短炮"聚精会神。

武汉的长竿是出了名的,其长度超出了常规认知里的鱼竿,被称为炮竿,正如其名,其长度、粗细就像大炮的炮管一样,长度在15-30米之间,由于竿身过长,重量大,只能用特制的支架支撑起来,这也是只有冬季在武汉各大水域边才看到的独特风景。说起长竿,自然就有人想到长竿短线的传统钓,没错,由于鱼竿长度限制,做钓方式不同于台钓,而是类似于传统钓。一直认为这种"重型武器"钓鱼特别累,不及台钓有趣,就没有提前准备,选择4.5米短竿钓面前6米开外的草边,水深约3米,鱼饵选择腥味重的红蚯蚓,酒米打窝,信心满满的开始做钓。半小时过后,浮漂一直不见有动静,而旁边一位用20米长竿的老大爷接连上了3条大板鲫,都在7两左右,羡慕不已,就这样一长一短两个钓位的鱼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虽然长竿看漂费劲,但老大爷似乎也没有一直盯着浮漂,并且长竿短线情况下浮漂的漂尖刚好在竿稍处,并不难寻。间隔一个小时左右,老大爷还会用打窝器精准补个窝,在这种情况下,直到我收竿,一共收获了12条大板鲫,不得不服长竿的优势。

炮竿是冬钓利器

从鱼类行为分析冬季鱼不靠边的三个原因

鱼在水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栖息、觅食、巡游都有固定的地点或路线,随着季节变化,温度起伏,鱼的身体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冬季是一个特点鲜明的季节,鱼在此时喜欢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栖息,原因有以下三点:

1、 远处水底温度稳定,相对舒适。温度是我们谈到季节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冬季,低温导致鱼的活性差,鱼喜欢趴窝不动或少动,当天气晴好时,昼夜温差大,气温和水温之间是通过热传递完成交换的,也就是说水温在一定时间内会和气温保持一致,而浅水处和空气更接近,水温变化迅速,深水处水底温度需先和上层水温传导,因此变化缓慢。水的深浅和远近通常情况下成正比,正常的理解是越远处的水越深,所以钓深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钓远。

钓深在一定程度上等于钓远

2、 冬季鱼对食物的需求量小。众所周知,水域内80%以上的食物来源都在近岸处,下雨时雨水夹杂着含有虫卵、杂质、昆虫等的泥土流入低洼的水中,沉积在水底,成了很多鱼类夜晚觅食的最佳场所,再加上岸边水草茂盛,很多昆虫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活动,不管是水草还是昆虫对鱼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食物。因此,在食物的诱惑下,很多大个体的鱼类也会在夜深人静时靠岸觅食。冬季由于低温的原因,鱼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消化酶活性低,食欲不强,正是因为没有了食物的需求,鱼靠岸的频率大大减少了。

冬季鱼对食物的需求减少

3、 离岸越远越安全,尤其是个体稍大的鱼警惕性高。鱼的头脑在动物界中并不算发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危险的感知不灵敏,相反,鱼的身体结构和趋利避害的本能让它在面对危机时能够迅速感知并做出快速反应,例如我们在岸边走动或打水,都会让鱼不敢靠近。安全性是鱼选择栖息地点的首要因素,通常我们说钓鱼选择钓位要在陡坎下、远离路边的一侧、草边等都是相对安全的位置,除此之外,在不需要食物补充的情况下离岸越远的地方受到岸边人为的干扰越小,自然也是非常安全的。

总结: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冬季鱼在远处的几率非常之大,那是不是选择一根长竿钓远就够了呢?并不是,长竿是前提,并不能决定鱼获的多少,因为鱼的活动量小,喜欢趴窝,长竿只能将饵送到少数鱼的嘴边,至于鱼吃不吃,有多少鱼吃,还要看下面几个技巧的应用情况。

离岸越远越安全

技巧一:提前打窝很有必要

打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食物达到一定的量,形成投食规律时,鱼进窝便成了条件反射,通俗点理解就是只要肚子饿了就会游过来进食。在大型水域做钓时要提前打窝,而且要连续打几天,这就是为了让鱼养成进窝吃饵的习惯。但是在冬季会稍有不同,冬季鱼的活动性差,游动的频率和速度降低,因此鱼进窝需要更长的时间,临时打窝往往效果不佳,这看起来似乎是冬季打窝的弊端,其实,弊端恰好也是冬季钓鱼的优势,鱼虽然进窝慢,同样离窝也慢,也就是说鱼进窝吃完食物后,由于新陈代谢慢,短时间内不会有主动寻食的行为,于是就在窝点内趴着休息,此时做钓相当于将更有诱惑力的食物送到了鱼的嘴边,鱼吃饵的几率非常大,很多钓友有这样的经验,冬季窝点内只要出一条大板鲫,就会接二连三的连续上鱼。

冬钓鱼获

技巧二:多点投放,东边不亮西边亮

这是很多老钓友冬季打窝的"绝招",来到钓点,观察水域情况,选择3-5处用打窝器精准打窝,这里有以下几个重点:

  • 首先选择打窝的位置很有讲究,并不是随意选择,主要是以藏鱼点为主,冬季保暖、隐蔽、食物充足的地方作为首选,可以远近和深浅结合,这样可以覆盖不同区域的鱼群,窝点之间间隔不宜太远。
  • 其次要做好标记避免遗忘,可以用树枝指向窝点的方位,选择对岸的树木作为参照物,这样两点一线可以准确定位。
  • 每间隔1个小时左右,若一个窝点没鱼咬钩,可以换到另一个窝点,逐步尝试,直到寻到有鱼的窝点。

选择多处打窝

技巧三: 窝料的适口性和气味的穿透性非常关键

冬季打窝跟其他季节不同,讲究两点,第一是气味穿透性强烈,因为温度低气味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慢,只有味道穿透力强烈才能更快被鱼捕捉到,腥味、酒味都是穿透力很强的味型。第二是适口性,由于鱼的活性差,动作迟缓,吃饵的动作看起来有气无力,如果窝料的颗粒过大、过硬,鱼就没有了进食的欲望,起不到留鱼的目的,酒米、鸡饲料、红虫颗粒都是冬季适口性很好的窝料类型。

鸡饲料粗细结合是很好的窝料

写在最后

长竿在冬季的优势非常明显,原因在上文中做了总结,可能还有钓友在考虑要选择多长的鱼竿合适,其实大可不必纠结,鱼竿只是做钓工具之一,它和打窝的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互补。对于视力不佳的钓友,长竿可能会导致看漂困难,冬季鱼口虽然很轻,但吃到嘴里基本都是实口,对抓口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浮漂的选择和调钓自然也不用太灵敏。


文:钓鱼领域作者工作之渔原创作品,侵权必删!

图: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