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今天你又“囤积”了吗?

 

你爱囤积吗?你身边有喜欢囤积某种物件的人吗?

明明已经有很多书了,可还是不停地买书,买了从来不拆封。哪怕是一个空了的茶叶盒或饮料罐都舍不得扔,总觉得留着会有用。家里堆满了各种试用装和酒店的一次性用具。

囤积本来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行为。从蚂蚁、粪金龟、鼠类和人类,很多物种都有囤积食物来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的习惯,这是一种生存本能。然而囤积成癖就有可能是囤积症了。

什么是囤积症?心理学上这样定义:囤积症是一种有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依然选择保留。而当有一天,囤积出现困境或者对身边人造成影响,自我矛盾和外在矛盾出现,会感觉伤心,难过,纠结,痛苦,各种心情交织一起,囤积心情复杂,衍生出各种问题。

比如:一位女士囤积各种衣服,最后柜子塞的满满的,凌乱不堪,有一天丈夫回家发现,让她扔掉不要的衣服,整理下,可是女士不愿意,觉得丈夫在挑剔她的刺,这便造成丈夫与她的矛盾,继而让丈夫对这个妻子有不同的看法,造成妻子伤心难过,觉得丈夫不理解她。

为什么囤积现象会出现呢?

或许是因为爱的能量匮乏,导致严重的安全感不足:当我们缺乏对亲人的安全依恋时,我们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以填补这一空白。也可能是物质匮乏的潜在需求,例如部分老年人,哪怕最后要扔掉,仍喜欢囤各种便宜菜品,这也许是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的体现。亦可能是盲目购物的结局,买的时候感觉都好,新鲜感过后,舍不得扔,园在哪里吧!

如何安置过度囤积的心情?

1、学会辨别自己的囤积行为。

找出自己围积的理由,分析它,了解它带给自己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哪个占比较大。囤积东西不一定是坏事,但一定要有用,有价值,不凌乱,不危及家人朋友生活习惯,能共处。

2、学会取舍和寻求帮助。

针对囤积的物品要进行分类整理,该舍的就要果断舍掉。当自己无法做到时,可以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协助自己梳理,慢慢形成一种勤整理的良好习惯和思维模式,最后走向自我独立。如果觉得自己的囤积行为已经无法控制,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则要正视自己的现状,有必要的话寻求专业支持。

3、建立自身安全感。

长大的我们,其实很多事情可以自给自足,不再有生存的恐惧了,我们自己就是安全感来源。可以尝试今天丢一件东西,看看自己的生存有什么大的变化,明天再丢一件,看看会不会危及自己的生存呢?循环往复,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安全感和囤积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适当囤积本身不是坏事,怎样去归类整理,做到整齐安全有序,干净清爽有度是关键,而让物品为我们所用,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体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