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湖南疾控最新提醒:汛期警惕这些传染病

 

目前湖南全省已进入主汛期,如雨量过大可能形成洪涝灾害,灾区居民发生感染性腹泻、痢疾、伤寒和甲肝等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另外,洪水淹没粪池、下水道等,导致动物尸体腐败,蚊蝇等各种媒介生物孳生,血吸虫、钩体病、乙脑等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也可能增加。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汛期要警惕以下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因人体进食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病原体经口腔进入肠道,并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健康损害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甲型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病从口入”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密接接触传播。

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和个人卫生。

1. 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要煮熟煮透,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和海产品;不食用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尽量不食用隔夜饭菜或生冷食物;加工和储存食品时要生熟分开,避免病原体交叉污染。

2. 注意饮水卫生

洪涝灾害易导致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系统破坏,水源易受病原体污染。不要直接饮用生水,应喝开水或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或桶装水。采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作为临时水源时,一定要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先行消毒,煮沸后才能饮用。

3. 注意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垃圾,清除积水,减少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孳生。必要时,可使用杀虫剂规范开展灭蚊、灭蝇、灭蟑、灭鼠工作。

4.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

5.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人体通过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血吸虫幼虫侵入皮肤而感染,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腹水、肝脾肿大等症状,俗称“大肚子病”。

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血吸虫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并不感染人,需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发育、繁殖成为尾蚴,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进入血液而引起感染。

人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有:

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

生活性感染,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血吸虫病 ▼

1. 不接触疫水

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捕鱼、洗衣、洗菜、洗澡、游泳等。

2. 做好个人防护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穿戴防护用具,如防水的胶靴、胶手套、胶裤等。

3. 保证安全用水

避免直接饮用生水,可通过煮沸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以杀灭水中的尾蚴。

4. 及时就诊

接触疫水后,若出现发热、畏寒、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主动告知接诊医生接触疫水情况,以免延误病情。

钩体病

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以鼠和猪为主要宿主。被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动物通过尿液排出病原体污染周围环境,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

早期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等症状,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即可痊愈,而另有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约在起病后3~14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表现为鼻衄、咯血、肺弥漫性出血、肾功能损害、脑膜脑炎等。

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钩体病 ▼

1. 加强家畜的管理

灭鼠,消灭田间鼠类和家舍鼠类;管理好猪,防止家畜尿粪直接流入水沟、池塘、稻田。

2. 避免接触疫水

不要前往不洁水域游泳、洗澡、捕鱼,若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时,需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水的长筒胶靴、胶裤、胶手套等。

3. 预防接种

目前常用的钩体疫苗是一种灭活全菌疫菌。在钩体病常年流行地区,重点人群在每年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菌苗接种,获得的免疫力可维持1年左右。

4.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吸血的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蜱等病媒生物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高温高湿环境使虫媒的活跃度增加,孳生地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蚊子、跳蚤、蜱等昆虫通过直接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体由血液进入人体而引起疾病传播。

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虫媒传染病▼

1. 避免在虫媒活动区域长时间停留

树林、草丛、水体等环境是虫媒常见孳生地,不要长时间在树林中穿梭或直接坐卧在草地上,避免在水体附近长时间停留。

2. 做好个人防护

在野外活动尽量穿长衣长袖,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虫剂,或在衣服上喷洒防虫喷雾,防止虫媒叮咬皮肤。

3. 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保持居家及周围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各类积水,防止蚊媒孳生,可定期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灭蚊;居住房屋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媒进入;睡觉时可使用蚊帐,避免蚊媒叮咬。

4. 及时就医

若被虫媒叮咬后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疹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鼠传疾病

鼠类是多种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可以通过体表的寄生虫(如跳蚤)、鼠的排泄物或者直接抓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以及家畜。常见的鼠传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斑疹伤寒等。

汛期野鼠的被动迁移,增加了野鼠与家鼠之间不同鼠类种群的接触机会,容易引起鼠间病毒的广泛传播。洪水泛滥期间,鼠类因栖息地被淹没而向人类居住地进行种群迁移,增加了与人体接触的机会,导致人体感染鼠传疾病的风险增加。

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鼠传疾病▼

1. 保持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生活垃圾、积水,消除鼠类滋生地,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卫生。

2. 做好灭鼠措施

若发现生活区域有鼠类出没,可采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器械诱捕、毒饵灭杀或者泥浆灌洞等方法杀灭鼠类。

3. 注意食品卫生

食物要妥善保管,餐具要定期消毒,不要食用被鼠类啃咬或污染过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

4. 做好个人防护

野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衣长裤。工作环境中有鼠类滋生、活动(如粮仓)等,进行该类活动时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5.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肤黏膜出血点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转自湖南疾控

来源: 政法频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