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产猕猴桃如何突破竞争力瓶颈

 

“中猕二号”猕猴桃品种在十堰市生长状态。中国农科院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

全世界每年大约生产水果5亿~6亿吨,猕猴桃产量不到1%。2018年中国水果总产量达2.57亿吨,猕猴桃产量300万吨,占1.2%。

“猕猴桃仍然是个小水果。”在湖北省十堰市近日举行的猕猴桃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方金豹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产猕猴桃多数售价均大大低于进口果,竞争力远不如进口猕猴桃。

猕猴桃的家乡

从全球市场来看,猕猴桃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然而不少国家的产量在持续下降。

实际上,猕猴桃起源于中国。然而我国猕猴桃商业化栽培起步晚,直到1978年才开始种植15亩猕猴桃。

方金豹介绍,1978年,全国猕猴桃科研协作组开始对我国27个省区市进行猕猴桃资源调查。经过十余年时间,从野生群体中筛选了1450多个优良单株。

这成为近代果树品种选育史上,大规模立足本土丰富自然资源,直接从自然分布野生群体中进行品种选育的典型案例。

据查,世界上有54种猕猴桃属植物,中国分布52种,大多种的果实可食,生殖隔离不严格。但目前栽培上仅利用了其中4种。

截至2019年,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25万公顷。

方金豹指出,我国猕猴桃产业起步虽晚,但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猕猴桃栽培区域较为集中,共有20个省区市生产猕猴桃,陕西、四川、河南、湖南、贵州5个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85%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94%以上。

“中国是绝大多数猕猴桃属种质资源起源地,因此在世界猕猴桃产业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方金豹说,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成为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动力。

然而,目前我国猕猴桃产业单产低,新西兰平均单产3吨/亩,我国只有0.75吨/亩,差距明显;外观差、商品一致性较差;相比进口果,价格总体较低,规模果园效益差,进出口严重失衡,知名品牌缺乏。

产业差距从何而来

在联盟组织下,科研人员从北京、郑州、西安、成都、武汉、杭州六大城市抽取国内样品13份、进口样品7份进行调研,涉及品种10个。

结果表明,国产品种在一致性方面与进口品种相比存在差距,而国内多数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口感风味都优于进口品种,国产猕猴桃多数售价均大大低于进口果。

联盟秘书长齐秀娟介绍,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受到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

这包括:自然条件不够理想,建园标准低;缺乏规划,未能做到适地适栽;质量意识不够,生产管理粗放;科研起步晚,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小规模分散经营,果园面积以0.2~0.33公顷为多,投资力度小,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多涣散失效,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专业骨干老龄化严重;果农组织化程度低,没有建立有实质性影响的行业协会,没有品牌;龙头企业数量少,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没有与农民形成紧密合作的共同体,影响了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劳动力成本上涨、机械化水平低。

当然,在生产技术上也存在不足。齐秀娟说,我国猕猴桃品种繁多,各品种之间差异较大;苗木繁育技术体系落后,至今还采用裸根小苗定植,没有专用的砧木品种,繁殖的苗木仍采用高度杂合的实生种子做砧木,容器苗生产技术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造成品质参差不齐;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缺少系统研究,防治技术薄弱,已经影响到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采后环节技术水平低,商品化处理流水线少,运销设备落后,还没有建立起适于国际市场的冷链系统,加工品种过于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缺少猕猴桃发展战略及市场的研究,消费导向研究及消费市场培育基本空缺。

“3+”模式带动地区发展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腹地,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种植适宜区。近年来,联盟在这里试点的“3+”模式,为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有近十年的合作基础。双方在种质资源收集与共享、合作育种与区域试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十堰市农科院挂职担任副院长的齐秀娟,带着一批优秀的基层科研人员到陕西眉县、江西赣州、湖北赤壁、四川成都等地考察学习现代化的猕猴桃果园管理技术,回到十堰市进行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

他们以“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保障”为原则研发了“三优三减三提”(3+)模式,即“优化适栽品种、优化果园选址、优化栽培模式,减施化肥、减喷农药、减少人工,最终实现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园效益、提高果农收入的目标”。

采用上述集成技术,可提早1~2年实现丰产,优质果率提高15%以上,减施化学农药25%以上,减施化肥30%以上,节水40%以上,节省人工40%以上。目前,该模式在不同生态区域建立了共计300多亩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十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秘书长庄严说,猕猴桃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技术模式,为秦巴山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庄严希望,继续发挥十堰市特殊生态区的优势,瞄准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目标,助力十堰生产优质高端果品、创建绿色安全品牌。同时,在联盟内建立实体运营、激励相容的创新机制,完善开放合作、联合推广、利益共享等运行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激发联盟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把目前形成的绿色发展模式打造成秦巴山区产业发展的新样板,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