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954-1997,50张老照片告诉你紫砂界最真实的黄埔军校

 

■1954 年:成立宜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经多方招聘,紫砂老艺人和老工人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开始营销国内外。紫砂产量增至28 万件,产值7.7 万元。蜀山工厂紫砂生产组成立,组织流散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有陶刻艺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 人。

陈福渊、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蒋蓉在创作

■1954 年:顾景舟、高庄相识是在一九五六年夏天。一九五四年十月,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汤渡生产合作社,承制中国文联美术家协会订购的高档茶具。时中央美院教授高庄经常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前来订货,朱可心与高庄结为知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清华大学教授高庄和顾景舟

顾景舟制作、高庄参与意见的提壁套壶

■1955 年10 月到1956 年:紫砂生产工厂转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招收艺徒二批61 名,包括26 名知识青年进厂学艺,由任淦庭、顾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蒋蓉传授技艺。这批学生绝大多数是现在紫砂界的菁英栋梁。

任淦庭和学生们合影

朱可心在为徒弟们讲解制壶细节

王寅春和学生们合影

吴云根和学生们合影

裴石民悉心教导学生

蒋蓉在为学生们讲解

■1957 年:年产量106 万余件,产值28.1 万元。

■1957 年7 月: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 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

■1958 年4 月:“ 大跃进” 运动开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招收农村青年进厂学艺,并成立紫砂陶瓷中学。1958 年4 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28 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成立“ 宜兴紫砂工艺厂” ,有职工2067 名,含青年艺徒299 名。

宜兴紫砂工艺厂老厂区

■1958 年8 月:紫砂中学成立,1955 年首批招收的艺徒成为小辅导,和老艺人一起培训青年工人。

■1958 年:改烧砂货的外西窑成紫砂(龙)窑,厂房移至蜀山河西新工厂,部分工艺品改采注浆成型,工艺粗糙,每窑产值却从2 万元升到4.1 万元,惟因缺柴草改用煤粉,使质量下降,供多于求而积压。

宜兴古龙窑

装窑的工人们

■1958 年:蜀山制作砂货的宜兴合新陶器厂、上袁、潜络联社28 个紫砂手工业户,合并为宜兴紫砂工艺厂后,一厂商品壶始有“ 中国宜兴” 之落款出现。

“中国宜兴”款

■1958 年:顾景舟积极参予紫砂技术革新,1959 年被任命为宜兴紫砂厂技术研究副主任和技术复古股长,并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布置设计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的茶具及高档花盘。1959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承制大型咖啡茶具,江苏省国画院‘ 亚明’ 等设计“ 迎宾壶” 、“ 亚明四方壶” ,并多次为上海画院唐云等画家定制书画装饰的紫砂茶壶。另“ 牡丹壶” 、“ 卫星壶” 营销运苏联、波兰等50 余国。

顾景舟积极参予紫砂技术革新

■1959 年:紫砂名师任淦庭出席“ 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 ,获评为“ 江苏省先进工作者” 、“ 工业特等劳动模范” ,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

■1960 年:到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有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真空练泥机。

原始练泥之——手工捶打

原始练泥之——手工磨碾

机械化改进之——真空练泥

■1960 年:政府投资45.6 万元改善设备并建二座100 立方米的倒焰窑,解决缺柴草问题。

■1960 年:开始精简职工,至1963 年底,从业人数为578 人。

■1964 年:销往日本的紫砂壶以“ 友泉横把茶具” 与“ 井泉茶具” 为主,以各式六件配套茶具出口其它国家。

■1965 年:紫砂的年产量为109 万件,比1955 年增加45 %,年产值72.2 万元,比1955 年增加5.2 倍。

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生产的部分作品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紫砂行业仅生产茶具和花盆,部分紫砂从业人员转产出口澳大利亚的釉陶啤酒杯及波纹板工业陶。紫砂茶壶被当成要抛弃“ 四旧” ,百货公司工艺专柜每把价格仅为0.2 元。仅以茶器、水平壶销往日本和香港。

■1966 年:成立紫砂中心试验室,负责打样设计,解决技术难关,使主产一级品率从76% 提高到90.25% 。

■1970 年:为广东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设计50 种新壶,为法国承制8.24 万件串钮胆壶。应日本所提,将壶的出水口改成“ 球孔” 。出口港由广州改为上海。

球孔图

■1971 年:日本、香港透过广州订购紫砂花盆、茶具、茶器及水平壶,并转口美国。大量制作微型花盆和日本来样花盆。

水平壶

紫砂厂老花盆

■1972 年:以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 小型竹节茶具” 和“ 可心梨式茶具” 作为馈赠给日本田中角荣首相的国家礼品;紫砂壶恢复为出口紫砂的主产品。

朱可心大师的可心梨

■1974 年: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名艺人专门从事新材质、新造型、新装饰、新品种的开发,发展出镶银丝、纹泥、冰纹开片、镶瓷珠的新工艺,新创“永梅茶具” 、“ 提璧茶具” 、“ 荷藕酒具” 、“ 集玉壶” 、“ 镶金龙团壶” 、“ 扁竹提梁壶” 等壶种。

九头咏梅茶具

莲藕酒具

■1976 年:南京大学考古系会同宜兴陶瓷公司合力发掘丁山羊角山紫砂古窖址,考古证明宜兴紫砂起源在北宋中后期。

顾景舟、徐秀棠、李昌鸿三位大师在松如窑残留山坡发掘

■1979 年: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 三八” 红旗子,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沈遽华大师

■1979 年:徐汉棠制作、鲍仲梅嵌银丝的十五头“ 四方藏圆紫砂咖啡具” 和范盘冲设计制作的“宝塔紫砂台灯” ,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徐汉棠大师和鲍仲梅大师

■1980 年:顾景舟建立“ 紫砂特艺班” ,按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先生的供样,复制历史名作,并挑选工艺师和高级工艺师每周为特艺班学员上课,奠定了紫砂艺术的基础。

收藏家罗桂祥先生

■1981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应香港市政局艺术馆邀请,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举办“ 宜兴紫砂陶艺展” ,并专题演讲“ 中国紫砂陶的历史发展与生产过程” 和作工艺示范表演,引起港、台对紫砂茗壶的狂热兴趣。

顾景舟大师

原紫砂厂厂长高海庚先生

徐秀棠大师

■1981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采用“ 方圆牌” 注册商标,并在紫砂隧道窑安装烧成自动控制记录仪,保证烧成质量。

潘春芳教授和他设计的方圆商标

■1981 年: 香港举办亚洲6 届文化艺术节,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其参展作品定调为名人名作,藉以提高紫砂身价。

■1981 年:根据香港锦锋公司的需求,将“ 鱼化龙” 改成大、中、小三个系列品种,制作小合梅、小集玉、小龙团、小樱花等10 个200cc 系列小壶,年产三万件,产值达30 万元,深受东南亚和台湾的欢迎。

■1982 年5 月:中共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陶瓷美术学会在宜兴鼎蜀镇联合召开“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议” ,徐汉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创作设计的紫砂作品,二件获一等奖,九件获二等奖。

■1982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天安门内端门举办“紫砂工艺陶展览会” ,展出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产品和创新产品400 件( 套) ,现场供应的20 万件紫砂工艺产品,不几天全部售光。

■1982 年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 紫砂名人名作展览”。

■1982 年:“ 方园牌高级紫砂茶具” 获国家经委金质奖;八件紫砂陶,获称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六件三友茶具” 获称对外经贸部优质产品。

■1984 年4 月:李昌鸿、沈蘧华制作,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 和顾绍培制作、谭泉海镌刻的“ 百寿紫砂瓶” 荣获德国“ 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金奖。

李昌鸿大师和沈汉生大师

李昌鸿、沈蘧华制作,沈汉生镌刻的“竹简紫砂茶具”

顾绍培大师和谭泉海大师

顾绍培制作、谭泉海镌刻的百寿紫砂对瓶

■1984 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应用“ 黑泥” 和“ 红泥” 等新材质生产茶壶。尤其用红泥制作的水平壶代替了沾浆红泥水平壶( 台湾称为内紫外红标准壶) 。

■1984 年:紫砂名师顾绍培出席江苏省先进表彰大会,获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1985 年5 月1 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颁授紫砂名师顾绍培“ 五一劳动奖章” ,表彰他在紫砂创作上的突出成就。

1985 年9 月18 日:中共国家经济委员会确定高海庚创作的“ 集玉紫砂壶” 为国家礼品。

高海庚厂长和他创作的集玉壶

■1985 年:没有“ 中国宜兴” 印章后的宜兴壶,和台湾壶不易区分,因而销售大幅下滑,遂改落个人“姓名” 章款于壶底,直接促成近代“ 名家壶” 的迅速窜升。

顾景舟大师使用过的印章

■1988 年4 月:顾景舟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是紫砂史上受此殊荣的第一人,自此而后,有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谭泉海、徐汉棠、顾绍培、李昌鸿、周桂珍、鲍志强、曹亚麟等十一人获此荣誉称号。

■1988 年6 月5 日:顾绍培制造烧的“ 金声玉振巨型紫砂壶” ,壶高90 厘米、宽82 厘米,容量88 公斤,在香港展出被誉为“ 世界壶王” 。

■1989 年7 月:紫砂工艺厂生产的方圆牌“紫砂茶具” 获北京首届“ 国际博览会” 金奖。

■1989 年9 月24 日:紫砂名师汪寅仙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华全国国总工会授于她” 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表彰她在紫砂创作上的成就。

汪寅仙大师

■1990 年3 月:紫砂名师鲍志强、吴震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参加“宜兴陶瓷艺术展” ,并作“ 紫砂陶艺讲座“ 。

鲍志强大师

吴震和谢曼伦大师夫妇

■1991 年6 月22 日:“ 中国宜兴紫砂陶艺名家作品展” 在新加坡开幕,展出顾景舟、蒋蓉等紫砂名作300多件(套)。

顾景舟大师和蒋蓉大师

■1992 年11 月:紫砂壶艺魔术师吕尧臣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聘入世界名人录,并开给世界名人证书。他是紫砂史第一个获世界名人称号的壶艺师。

吕尧臣大师在创作

■1993 年6 月:紫砂工艺厂夏俊伟经数年试制,恢复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失传的泥绘装饰;倪顺生解决泥色与造型、烧结难度,获江苏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

倪顺生大师和夏俊伟大师在创作

■1993 年10 月:顾景舟、汪寅仙、鲍志强等人,赴台湾举办『宜兴陶艺艺术展览』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宜兴紫砂到台湾,与相隔几十年的同好面对面交流。

■1993 年:汪寅仙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1994 年5 月5 日:宜兴紫砂陶“ 特种邮票首发式” 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一套四枚。第一枚为明代时大彬“ 三足圆壶” ;第二枚为清代陈鸣远“四足方壶” ;第三枚为清代邵大亨“ 八卦束竹壶” ;第四枚为当代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 提璧壶” 。邮票设计者为邮电部邮票印制局王虎鸣、李印清。

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

■1996 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定:汪寅仙、蒋蓉、吕尧臣、徐秀棠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97 年:北京几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大胆创新,开拓了许多新艺术品拍卖项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5829.html